乐教〔2009〕66号
乐清市教育局
关于印发2009年工作总结的通知
各教育学区辅导中心,各中小学、幼儿园:
现将《乐清市教育局2009年工作总结》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回顾总结2009年工作,并结合实际研究制订2010年工作计划。
二○○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乐清市教育局2009年工作总结
2009年,全市教育系统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教育创新,规范教育管理,增强教育行政能力,全市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升,各类教育事业得到科学和谐发展。
一、事业发展与目标完成情况
(一)学前教育:幼儿园389所,在园幼儿50327人,3—5周岁幼儿入园率97.33%。
(二)义务教育:小学148所,比上年减少6所,在校生89138人,6—11周岁初等教育阶段学龄儿童入学率、在校生巩固率、升初中比例均为100%;初中67所,比上年增加3所,在校生47448人,12—14周岁初级中等教育入学率99.97 %,在校生巩固率99.99%;“三残”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我市就读44731人(其中小学37113人,初中7618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率100%。
(三)高中教育:初中毕业生19104人,高中段招生18569人(包括外地职技校招生),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比例为97.20%。普通高中19所,在校生22897人,普通高中校均规模1205人;中等职业学校13所,在校生11203人,职业学校校均规模861人。
(四)成人教育: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950人,招收成人高中段学历教育学员200人。
(五)教师队伍建设:幼儿园专任教师5192人,学历合格率97.5%;小学专任教师4468人,学历合格率99.8%,专科及以上学历比例84.18%,比上年提高8.15个百分点;初中专任教师4174人,学历合格率99.31%,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67.13 %;普通高中专任教师1250人,学历合格率91.28%,比上年提高0.24个百分点,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比例2.88%;职业高中专任教师519人,学历合格率88.6%,比上年提高3.36个百分点,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比例2.11%。
(六)示范(重点)学校建设:创建省二级幼儿园1所,省三级幼儿园15所;创建温州市示范小学1所,温州市重点中学1所;创建温州市现代化学校2所,温州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3所,温州市农村合格学校1所。
(七)教育信息化建设:全年教育装备总投入达2319.3万元,增长7%。添置小媒体479套、电子白板12套、学生电脑1864台、教师电脑511台、智能广播系统23套、校园网络25套。
(八)教育基本建设:完成校建项目15个,新建校舍平方米。
二、基本措施和主要工作成绩
(一)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各类教育事业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按照中央、省、市委要求,围绕局党委的中心工作,在全市教育系统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结合本系统工作实际,围绕“服务转型升级、提高育人质量”实践载体,狠抓重点环节,认真做好各项“规定动作”,扎实完成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阶段各项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全市教育系统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谋划、服务和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
学前教育办学行为得到规范。推进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做好建制镇公办幼儿园的发展规划,并通过督导评估、专题调研等形式,督促各乡镇将幼儿园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狠抓幼儿园内部规范管理,开展幼儿园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抓好园舍、教育教学设施、消防、接送车、食品卫生等安全管理工作。按照扶大扶优、并小撤差原则,对全市民办幼儿园进行检查评估和清理整顿。通过清理整顿和重新审核,对172所幼儿园重新发证,对200多所幼儿园要求继续整改,对36所幼儿园已下发停办通知书进行取缔。
义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继续重视。在完成初中阶段教学常规管理检查考核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第二轮初中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并提出整改建议。启动小学阶段教学常规管理全员考核工作,在学校自评的基础上,各学区对所辖各小学进行了全面的复查,市教育局对各学区认定的34所优秀学校进行了复核。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管理,出台《乐清市公办初中学校寄宿制管理暂行办法》,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各项管理更加规范。
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明显提升。继续扩大普通高中优质资源覆盖率,积极引导和鼓励各学校增加投入,改善管理,强化队伍,争创等级学校。精益中学顺利通过了温州市级重点中学评估,全市优质普高覆盖率达到61.2%。认真贯彻“面向全体、分类推进、分层指导”的普高发展策略,抓住新课程新高考选拔模式改革的机遇,探索基于新课程高考背景下的学校教学管理、教学组织、师资调配的新方法,努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普高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升。2009年我市在高考报名人数较上一年减少2000余人的情况下,上线录取人数增加了807人,上线率达74.4%,比上年增加10.3个百分点,其中文理科重点批上线达592人,比上年增加90人,增幅为20%(温州全市文理第一批上线人数与上年相比增加71人),创历史新高,与温州市各兄弟县(市、区)横向比较,位置前移,差距缩少。
中等职业教育有了新发展。努力协调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扩大中职招生规模。想方设法统筹资金、排除困难,加快市职业中专、雁荡山旅游学校、虹桥职业学校和柳市职业学校等4所重点职业学校的建设步伐。现雁荡山旅游学校迁扩建一期工程已完成,学校已实现整体搬迁;市职业中专迁扩建工程占地面积220亩,总投资1.9亿元,属省级重点建设工程,现已完成填方,即将开工;柳市职业学校迁扩建工程征地已得到省相关部门批准,现正在办理手续;虹桥职业学校购买虹南中学校舍事宜正在协商之中。下大力气压缩普高招生规模,停止了建桥附中和英华学校的普高招生计划,高中事业计划首次按普职比1:1正式下达。启动职业学校自主提前招生工作,确定省二级重点职业学校——市总工会职业技术学校进行自主提前招生试点,该校在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应用、机械模具等3个专业方面自主提前招生各50名。支持民办职业学校发展,对民办职业学校首次按毕业生人数人均补助600元进行学校建设补助,共补助97万元。通过努力,中等职业教育有了新发展,2009年我市单考单招高职上线737人,居温州市首位,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也得到稳步提高。
弱势群体教育工作更加关注。继续做好扶贫助学和爱心营养餐工作,全年发放扶贫助学资金 601.8万元,受惠学生3832人次,发放爱心营养餐资金287.8万元,受惠学生16095人次;对职高学生进行国家奖学金、助学金补助,补助资金1052.4万元;与共青团乐清市委、市慈善总会等联合做好结对助学活动,资助大学新生420人,金额210万元,资助中小学生370人,金额43.65万元。确保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免费就近入学,先后下发《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有关事项的通知》(乐教〔2009〕3号)、《关于引进人才子女就学有关事项的通知》(乐教〔2009〕33号),从制度上进一步保障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重视对特殊教育学校的调研,重新定位该校聋教育部撤并后的发展,努力向学前、高中教育两端延伸。
(二)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管理力度,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深入实施。深入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年化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债务1432万元,圆满完成了省政府确定的2年化解义务教育学校债务的目标任务。继续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日常公用经费保障水平,确保农村学校办学经费,2009年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到550元,达到省定标准;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提高到420元,超过省定标准。
学校资金(资产)使用效率不断提高。实施了“校财县管”体制,成立了市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费全部纳入该中心统一核算。制定乐清市学校(单位)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了乐清市教育系统物品采购管理办法,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开展闲置校舍调查工作,调查发现全市有闲置校舍297所,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根据调查结果向市政府提交了关于闲置校舍的处置办法。
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启动大荆中学、淡溪中心校、磐石中心校、北白象五小迁扩建工程,该四项工程即将进行招投标;完成柳市一中、柳市三小、智仁寄宿学校、虹桥一小、虹桥实验中学、七里港三小、乐成八小、乐成二中、柳市中学等学校的塑胶跑道改造工程。做好省新四项工程工作,完成了省小规模学校改造工程、翁垟三中等5所学校教师宿舍改造工程、温州市百所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确定了市中心幼儿园等6所幼儿园为省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积极开展标准化学校创建活动,2009年全市有12所学校通过了评估验收,标准化学校总数达118所,覆盖率达56.2%。全面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初步制定了该工程实施方案,完成了全市242所中小学(校舍面积)的校舍排查和鉴定工作,根据排查鉴定结果,建立了校舍安全档案,制定了全市三年校舍安全改造规划。2009年已完成校安工程30%的整改工作量,完成投资2.65亿元。
(三)强化培养培训工作,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师德师风教育工作切实加强。深入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修订),组织举行乐清市中小学教师师德演讲比赛等活动,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根据我市实际,制定出台了我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的具体办法,努力健全师德考核长效机制。制定《关于开展以“爱”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实施方案》,通过开展暑期师德教育学习周、新教师宣誓、“师生结对”、使用文明语言等活动,促进广大教师树立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精神。
教师岗位考核培训工作多层次开展。重视校长岗位培训,做好校长考核工作,组织考核小组,对全市公办中小学(含幼儿园)正副校长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努力提高校长的公开信任度。注重校级后备干部的培养,举办了校级后备干部培训班,对新确定的196位校级后备干部进行了培训。加强骨干教师培养考核工作,出台了骨干教师学年度目标考核办法,对骨干教师分三个层次进行考核,努力营造骨干教师成长的良好环境。关注普通教师的专业成长,深入开展教师素质年活动,印发了《关于深化教师素质年活动有关方案》,从10个方面开展具体的活动。更加注重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培养,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并确定了9所学校为“领雁工程”培训实践基地学校,59名教师为“领雁工程”培训指导师。
教师队伍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完善毕业生考试录用制度,对师范类和非师范类毕业生通过考试录用,并按总成绩高低在指定的缺编中小学进行自主择校。加强人事编制管理,认真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实施意见》,严格定编定岗,2009年共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28人;规范临时人员管理,全年共清退临时人员 132人。
教师根本利益得到有效保障。给予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努力提高教师经济待遇,实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改革,一步到位,大幅度提高了教师收入水平,确保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大力实施送温暖工程,建立了困难教职工与老弱病残教职工档案,开展为困难教师献爱心捐资周等活动,筹措100万元以上资金,着力为教职工排忧解难办实事。积极开展有益于教职工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比如,成立教师合唱团,举办教育系统庆“三八”联欢活动,组队参加温州市教育系统教师羽毛球比赛、乐清市环城健身跑、乐清市首届“农村合作银行杯”羽毛球比赛等。
(四)推进教育改革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学校安全工作高度重视。以人为本,强化措施,继续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市教育局成立了安全工作办公室,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都建立了安全工作岗位责任制,健全了安全预警制度。强化学生应急避险意识和逃生技能培养,举行了“全省万校师生应急避险大演练”乐清市启动仪式暨乐清中学安全应急避险大演练活动,相关单位、学校、幼儿园负责人和学生代表参加观摩活动。加大学校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力度,建立健全了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有效防范校园不安全事件发生。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排查存在安全隐患的学校138所,有效净化了校园及周边环境。
德育工作机制不断创新。抓好课堂教育主渠道,注重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特别是抓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这一契机,加强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重视家庭教育,印发《乐清市家长学校工作规程》,规范家长学校创建;联合市妇联开展第二届“家庭教育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引导广大家庭科学教子。充分发挥老教育工作者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让更多的老教师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目前,凡是建有退休教师小组的公办中小学,都建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2009年老教师共结对关爱未成年人106人。启动学生校外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等活动,初步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级”德育网络,形成德育合力。
招生制度改革工作深入推进。进一步完善保送生招生制度,积极探索学生“高质轻负”的新办法。2009年乐清中学招收保送生(含自主招生)391人,占当年公费生招生比例的73.5%(省定最低要求为40%);市二中等4所省二、三级重点中学在不改变定向生招生计划的基础上,首次进行了保送生招生试点。
新课程改革积极实施。坚持对普高、初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定期调研,指导全市普高做好研究性学习、Ib选修等的实施;要求全市各初中小学“确保开齐课程,努力开足课时,提升课堂实效”。重视学生特长,促进个性发展,将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三节”及特长生的培养列入学校教学常规检查的重要内容,督促学校搞好大课间、读书节等活动,确保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个性特长得到拓展。正视新高考专科层次招生数量大、乐清艺术体育教学氛围较浓厚的现实,引导学校加强对新课程后四领域的教学。一年来,乐成公立寄宿学校的高中学科竞赛在我省异军突起;白象中学的作文特长生培养已初露锋芒;北大、清华等名校对我市高中学校自主招生的名额正迅速扩大。
信息化建设达标和劳动基地建设工作有效推进。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达标工作,确定了乐清中学等30所中小学为我市首批Ⅰ、Ⅱ类建设达标创建学校,现乐清中学等22所学校和虹桥六中等6所学校已被温州市教育局分别评为Ⅰ类和Ⅱ类达标学校。积极开展星级劳动教育基地创建活动,对全市39个劳动教育基地进行全面检查考核,并拨出15万元专项补助经费,以调动学校发展劳动基地的积极性。
各类学生文体活动蓬勃开展。在做好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三节”活动的基础上,围绕“改革开放30年”和“建国60周年”主题,开展了征文、讲故事、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比如,开展乐清市乡土古诗文朗诵音乐会节目征集活动,举办第二届全市中小学“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大赛、“我和我的祖国”大型朗诵会、“龙华杯”庆国庆中小学生摄影比赛等。
(五)加强依法行政,增强行政管理能力
党风廉政建设继续加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对市属学校(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把执行责任制的情况作为各学区、各校(幼儿园)领导班子业绩和领导干部奖惩、任用的重要依据。加大办案力度,严肃查处教师违法违纪案件。全年查处教师违反计划生育案件2起(3人),违反劳动纪律案件2起(3人),赌博案件1起(4人),滥带寄读生案件1起。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北白象一小举行了“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并评选出育英学校、乐成一小、乐成八小、温教院附校、北白象一小、柳市七小、清江一小等7所学校为“清风校园”活动示范校。组织举办了全市教育系统“讲廉洁、弘师德”演讲比赛,并协同有关部门以橱窗陈列、网站宣传等形式,着力营造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校园廉政文化氛围。
教育乱收费治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不断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坚决执行高中学校收费“三限”政策,义务教育学校免收学杂费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免收借读费。加大收费检查及办案力度,全年共查处学校乱收费案件2起,清退金额258.65万元。此外,通过完善制度、内部审计、校长离任审计等措施,使学校乱收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教育收费投诉有所减少。
教育督导作用充分发挥。努力做好督政工作,继续强化督学工作,对大荆、虹桥、白象等督学责任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加强督学责任区队伍建设,对全市各责任区督学进行了全员培训,努力提高责任区督学的整体素质。规范三星级学校的办学,出台了三星级初中复查文件,对全市三星级初中进行全面复查,并首次提出学校复查提供常态管理下有关材料的做法。启动中小学办学水平发展性评估,出台了《乐清市中小学办学水平发展性评估方案》,将在温州市示范学校、重点高中以上的中小学启动办学水平发展性评估工作。开展中小学课堂教学与课间活动现状随访督查,组织各督学责任区人员,对全市三星级学校、省市级示范学校进行了督查。
三、存在问题
2009年,通过全市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市教育事业呈现良好发展的态势。但是,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我市教育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面临诸多挑战:一是教育投入仍显不足,部分需要迁扩建的学校未能及时建设,校舍维护改造投入不够,一些学校的校舍陈旧,存在安全隐患;生均公用经费仍偏低,致使教师培训、信息化建设、技术装备等得不到经费保障,影响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二是素质教育实施不够扎实。部分学校未能认真贯彻“减负”规定,假期办班、补课收费现象仍时有发生。“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现象仍然存在。 三是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部分教师在教育观念、知识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还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较突出;有偿家教、补课收费、在编不在岗、宗教信仰等有悖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依然存在。四是教育发展不均衡。城乡学校在教育管理、教师素质、办学条件、实践资源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学前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仍相对滞后。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新的一年里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整改,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发展。
主题词:教育 工作总结 通知
抄送:温州市教育局,乐清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
市发展和改革局,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市统计局。
乐清市教育局办公室 月31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