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建设
|
概况 2008年,全市有幼儿园专任教师2589人,学历合格率达97.72%;小学专任教师4236人,学历合格率达99.8 %,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专科及以上学历比例占76.03%,比上年提高7.3个百分点;初中专任教师3738人,学历合格率达99.31 %,比上年提高1.35个百分点,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占67.42%,比上年提高8.69个百分点;普通高中专任教师1017人,学历合格率为91.04%;职业高中专任教师387人,学历合格率为85.24%,比上年提高4.84个百分点。
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完善校长考核制度,市教育部门组织考核小组对全市中小学正副校长任职期间的德、能、勤、绩、廉以及现岗位胜任度进行了全面的考核评价。建立校长考核奖励机制,对2007学年考评获一、二、三等奖的78位校长进行了表彰、奖励。启动新一轮校级后备干部的选拔推荐工作,不断充实教育管理人才资源库,为全市教育深入改革与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促进教师素质提升 建立健全教师培训机制,安排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加强教师全员培训及岗位培训,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2期,培训教师2233人次。深入开展“教师素质年”活动,计划利用4年时间,通过8个方面的工作,提升全市教师整体素质。组织开展了第二届“三坛”评比活动,共评选出乐清市级教坛新秀82名、教坛中坚48名、教坛宿将3名,其中,推荐评选出温州市级教坛新秀28名、教坛中坚24名、教坛宿将3名。关注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启动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计划利用3年时间,培训1267名农村中小学骨干校长和教师。深入开展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服务活动,进一步发挥城镇优秀教师在农村薄弱学校的拉动作用,全年共安排了28所城镇的温州市级以上示范学校及部分三星级学校与28所农村学校开展相对固定的“紧密型”对口支援活动,并选派102名城镇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继续开展教师的优质课、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说课稿评比,组织举行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教师知识技能比赛等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使一大批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2008年全市有1位教师获全国初中数学优质课评比二等奖,1项课题获省第六届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课题获省教科规划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课题获省优秀教研课题三等奖。
把好教师入口关 改革毕业生就业政策,按照《浙江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暂行办法》要求,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根据全市教师编制和学科岗位需求情况,首次实行了师范类毕业生就业考录制度,对79所学校需求的14个学科共272个就业岗位采取公开考试的方式,择优录用。积极鼓励引导毕业生到农村缺编学校任教,2008年到农村缺编学校任教的大专学校毕业生256人,其中到山老区学校任教60人。
严格师资队伍管理 严格教师请销假制度,加强教师借用管理。以《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规范学校临时用工行为,学校确需聘用临时人员的,要求在核定编制内,严格按需设岗,择优录用,并明确用人单位与聘用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严格管理。给予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组织开展教职工集体舞比赛,动员教职工积极参与“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我为奥运作贡献”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文体活动,促进教职工身心和谐发展。建立了困难教师帮扶中心,出台了《乐清市困难教师帮扶中心管理暂行办法》,并切实为特困教师解决了一些经济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