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乐清 > 人文乐清 > 名人广角
  • 成文日期:

雁山七贤

发布日期: 2013- 06- 07 17 : 19 浏览次数: 字体:[ ]

胡彦卿  居雁山东外谷(今芙蓉),宋政和初,赐进士出身文林郎,尝读书灵峰寺侧岩下,后为兵部右侍郎,驸马陈德芳名其曰侍郎岩。被后人尊为“雁山七贤”之一。

 

王十朋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乐清(今属浙江)人。著名政治家和诗人。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第一。孝宗时历知饶、湖、泉诸州。布上恩,恤民隐,所至人绘像祠之。累官太子詹事,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卒谥忠文。有《梅溪集》、《春秋尚书论语解》、《会稽三赋》、《东坡诗集注》等。为“雁山七贤”之一,他为官刚正不阿,勤政爱民。一生热爱家乡的山和水。前后八次游雁荡,题咏的诗有三十多首。雁荡山的山水精华铸造了王十朋的刚直不阿的高风亮节,而王十朋则以其杰出的才华热情讴歌了雁荡的山水。其中《赴试道经雁山》云:“故乡从此去,借问几时还?先自思兄弟,那堪宿雁山。”

 

李孝光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字季和,号五峰,乐清雁荡山麓(今属浙江)人。爱好山水,写下不少山水诗。1343年(至正三年),应召到京授著作郎,后升任秘书监。著有《春秋述始》、《太极图说》、《李五峰诗集》、《五峰词》等。后人将其遗著合编成《五峰集》。他一生大部分岁月是在雁荡五峰山下度过的。灵秀山水孕育了他的才思,正因如此,他写雁荡山的诗文也特别多,有《雁山十记》和诗作30多首。其中《雁山十记》的内容,涉及雁荡山的命名、开山史、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曾被后人称为一部记叙雁荡山的小史。

朱希晦 

  朱希晦 (1309-1386)  文学家。名复翁,号云松。浙江乐清瑶岙人。明洪武初,召授朝列大夫,不拜。既归,日游雁山中。为“雁山七贤”之一。与赵新、吴志淳相唱和。人称“雁山三老”。有《小龙湫》、《石罗汉》、《飞泉寺》、《罗汉洞》、《瑞鹿寺》、《能仁寺》、《灵峰寺》、《大龙湫》、《宝冠寺》、《灵岩》、《净名寺》、《凌云寺》、《长鼻水》等诗十五首传世。其《小龙湫》云:“湫小犹通海,蛟龙此处蟠。千年泉自涌,六月地长寒。霜气凋红叶,霞光湿翠峦。我来看不足,长啸独凭阑。”《飞泉寺》云:“青鞋布袜只穷年,物外寻幽信有缘。叠嶂攒青摩日月,长松结翠舞云烟。老禅头白栖岩屋,诗客心清饮石泉。结社已输陶靖节,何时来赏远公莲。”

章纶  

  章纶(1413?1483)字大经,号葵心,晚号戆夫。乐清南?x(今属浙江)人。正统四年(1439)进士。任南京礼部主事,曾为帝位继承一事触怒当朝景帝而下狱,囚禁三年。1457年英宗复位,下旨释放,授礼部右侍郎。卒后追赠南京礼部尚书,谥恭毅。为“雁山七贤”之一。著有《章恭毅公集》、《困志集》、《进思录》等。有《仙人桥》、《展旗峰》、《天聪洞》、《剪刀峰》、《天柱峰》、《过丹芳岭》、《过雁山宿僧舍》、《大龙湫》、《玉女峰》、《双鸾峰》等诗十七首。

谢省 

  谢省(1420?1493)字世修,号愚得,晚号逸老。黄岩(今属浙江)人。景泰五年进士。授兵部员外郎,出知宝庆。政尚仁恕,尝书真德秀四事十害为僚属戒,上言民隐十事。在官三年,致仕归。卒谥贞肃。系“雁山七贤”之一。有《游雁山》和《天柱峰》诗。

谢铎 

  谢铎(1435?1510)字鸣治,号方山,温岭(今属浙江)人。天顺八年(1464)进士,授编修,进侍讲,直经筵。弘治初擢南京国子祭酒,礼部右侍郎管祭酒事。谥文肃。工诗文、善书法。系雁山“七贤”之一。著有《赤诚论谏录》、《伊洛渊源续录》、《赤诚新志》、《桃溪净稿》。有《雁湖》诗,云:“雁湖高处不胜舟,见说诸天在上头。定有琼台非世界,更无花木亦春秋。谈空漫忆三生在,飞锡终谁一到休。不识阆宫蓬岛外,几人曾伴赤松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