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表兄金信培烈士
|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周丕振、邱清华等同志在岭底领导组织地下革命斗争,之后陈忠同志奉命到东田村,宣传革命道理,东田村一批热血青年被引导发动起来,走上革命道路,我的表兄金信培便是其中一员。1942年,金信培等五、六位先进青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东田村党支部,金信培担任书记。东田村的抗丁、抗税、减租减息,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反封建统治的地下革命工作从此蓬勃发展起来。 金信培家的房子座落在山脚下,位置比较隐蔽,因此,被党组织定为地下交通站,上级来村指导革命工作的同志都住在这里,并经常在这里召开会议,组织学习等。当时最常来的有陈忠、卢振华、立莎(即陈少东同志爱人周雪梅)等同志。每当家里来了党组织的人,金信培的母亲、妻子就轮流站岗放哨,同时在生活上给予热情照顾,有时米缸里只有半升米,就只好煮粥给他们吃,为了保护党组织的人的安全,全家人夜里都要先后起床几次,在屋外巡逻放哨,听听村外面的动静。 当时周丕振、邱清华等同志领导的游击队在岭底一带活动,经常以各种方式到虹桥一带筹粮。金信培随后组织村里群众把筹集到的粮食挑过来,送到游击队的营地。有一次筹集的稻谷来不及送完,暂时储藏在他的谷仓里。第二天敌人挨户来搜查,发现仓里有许多谷,怀疑是“军谷”。 金信培机智地说:“我家有十几口人,这一点谷仅供上半年吃,下半年应如何解决,现在还没有考虑。”就这样将敌人骗过去了。 那时游击队频繁出击,打击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军队,金信培因此常常奉命组织担架队运送伤员。黑夜里不能点灯,靠着山区人民路熟,惯于爬山越岭的本领,把伤员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参加担架队的同志,夜里抬伤员,第二天就隐藏在山上,困倦了就睡在柴草丛中,等到夜色来临时再回到家中。 那时,国民党反动派经常来村里抽壮丁,金信培组织青年,隐匿后山,住在山洞里,使国民党反动派抽壮丁屡次落空。同时开展减租减息斗争,宣传男女平等的革命道理。按照封建时代遗留的规矩,清明祭祖,只准男人参加,不许妇女进入祭坛。金信培就提出:男女平等,妇女也一样,当然可以参加。祭祖后分铜币,他又说应该先分给青年妇女,她们以后出嫁了,就不会再来了。这些妇女破天荒地参加了祭祖活动,并高高兴兴地分到了铜币。 1948年,郑伦同志牺牲了,党组织的名册落到敌人手中。当时岭底乡几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名单,都被敌人掌握。农历五月廿五日上午,国民党浙保四团三营营长丁昌周带领军队到了东田村,包围了金信培的家,金信培因病在家,结果被捕。敌人为获得党组织秘密,先在芙蓉良园对金信培施行坐老虎凳、龙吃水、十指刺签、用烧开的老酒注入鼻孔、烧红的铜板贴在胸口等酷刑。在敌人的严刑拷问下,金信培坚贞不屈,英勇顽强,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始终没有泄露一丝一毫党的秘密。敌人问 “领导是谁”?回答 “是郑伦”。“还有谁?”“没有。”“还有谁是党员?”“只知自己,别人不知道。”敌人又问:“东田有几个‘培’?” “只有我一个培。”…… 第二天,金信培被转移到大荆朴头村。在朴头村,继续受到各种残酷的刑罚,被折磨得血肉模糊,遍体鳞伤,但敌人始终没有从他口里获得半点有用的东西。至农历六月初一,金信培在大荆镇庶湖村被杀害。闻到噩耗时,亲属们即去运遗体,当地一位卖烧饼的妇女见证了金信培悲壮的一幕。她含泪说:“这烈士到我摊位旁边时,即吩咐我,大嫂,‘我死了后,烦你把我身上的绳子解开!’敌人把他押上刑场,要他跪下,他说:你们要杀就杀吧!我是不跪的。他在高喊‘共产党万岁’的声中,敌人即开枪了。烈士扑倒在地,但没有死,从地上站起来;敌人打第二枪,烈士又扑倒,鲜血从头上喷涌而出,飞溅刽子手的身上,烈士带着鲜血又站起来,这个郐子手吓抖了,叹道!真英雄!不敢再放枪。第二个郐子手接着开枪,终于英勇牺牲,为革命洒尽最后一滴血”! 金信培牺牲时刚刚30岁,在他牺牲的第二天傍晚,他的遗腹子即呱呱坠地。建国后,他的儿子金道泉,在党的培养下,成了我市教育战线上的一名干部,任虹桥二中教导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