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统计数据 > 统计公报
  • 索引号:
  • 001008003013023/2013-143014
  • 组配分类:
  • 统计公报
  • 发布机构:
  • 市统计局
  • 成文日期:
  • 2013-04-0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2012年 乐清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 乐清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 2013- 08- 19 14 : 14 浏览次数: 字体:[ ]

  2012年,在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减弱,外需持续下降、国内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采取“扶工兴贸”等各项措施,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出“前低后高,逐步回升”的态势。节能减排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民生工作进一步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经济 

  据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为599.08亿元,比上年增长5.5%,增幅比上年下降了4.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34亿元,增长1.0%;第二产业增加值348.97亿元,增长3.1%;第三产业增加值230.77亿元,增长10.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47323 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7497美元,比上年增长4.2%。国民经济结构继续得到优化。三产结构由上年的3.2:60.7:36.1调整为3.2:58.3:38.5,第三产业在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4.6%。 

  
 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及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2.2万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 3725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097 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518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2.96%。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7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0.8%。农林牧渔业内部结构呈现“农林升、牧渔降”的特点,农业和林业的产值分别为11.79亿元和0.1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7%、33.8%;牧业和渔业的产值分别为6.57亿元和9.95亿元,分别比上年下降 14.2%和2.4%。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54.75万亩,比上年下降2.7%,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38.41万亩,下降2.0%。粮食总产量为16.09万吨,下降0.7%。经济作物中,除花卉受我市绿化需要推动有所增长外,其他作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全年生猪出栏18.29万头,年末存栏14.81万头,分别比上年下降10.5%和3.5%。牛、兔养殖均出现存栏降、出栏升的现象,家禽生产势头也有所减弱。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7.22万吨,比上年增长1.7%,其中海水产品总产量达6.70万吨,增长2.1%;淡水产品0.52万吨,比上年下降3.4%。 

  全市现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70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646家,比上年增加86家。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骨干龙头企业1家、温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9家、乐清市级农业龙头企业84家。 

  扎实推进以“三分三改”为核心的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全市已建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893个、土地合作社818个,分别完成98.0%和 98.2%。全年农房改造、保障房、安置房“三房”完成投资41.58亿元,增速比上年大幅提高。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19.74亿元,比上年增长1.9%,增幅比上年回落7.7个百分点。实现工业总产值1434.2亿元,比上年下降2.9%。 

  2006-2012年工业总产值及规上总产值图 

   

  全市90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034.55亿元,比上年下降4.0%;实现利润总额62.58亿元,比上年下降1.8%。亏损企业亏损额为3.8亿元。 

  2012年规上工业企业累计产值与利润走势图 

   

  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规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比上年增长16.9%,高于主营业务成本增速24.2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为14.3%,占比比上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81.50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5.9%,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新增浙江名牌产品2个,累计45个;新增温州名牌产品11个,累计93个。全市拥有注册商标30152枚,驰名商标7枚,省著名商标55枚,温州市知名商标81枚,乐清市名牌商标152枚。 

  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9.23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全市拥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41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75.06亿元,增长34.4%;实现利润总额2.54亿元,增长16.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62.0亿元,比上年增长40.7%,其中工业性投资100.42亿元,增长58.5%,增幅居全省工业强县(市、区)首位,投资总额、工业性投资额、列入温州市重点建设项目进度三项指标均居温州各县(市、区)首位。限额以上投资率达到60.4%,创历史新高。 


2006-2012年限上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技改投资项目明显增多,项目个数接近于上年的2倍;技术改造投资额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43.1%,增幅提高了 157.9个百分点。全市限额以上工业性投资100.42亿元,比上年增长58.5%,高出限额以上投资增速18.5个百分点,工业性投资占限额以上投资的比重为27.7%,较上年提高了3.1个百分点,对限额以上投资的贡献达到35.4%。 

  全年房地产投资121.98亿元,比上年下降5.1%,房地产投资占限上投资的比重为33.7%,占比比上年下降了16.3个百分点。 

  全年限额以上基础设施投资完成85.33亿元,比上年增长70.3%,占比也由上年的19.5%上升到23.6%。政府性投资额完成75.31亿元,占整个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为88.3%。 

  五、交通、邮电和电力 

  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4.08亿元,新增公路里程4.49公里,完成改建公路里程36.2公里,公路总里程达1439.6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70.87公里,一级公路里程5.62公里,二级公路137.70公里。完成公路客运量6375万人次、周转量342513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1070万吨、周转量333250万吨公里。公路养护工程顺利推进,完成36公里的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60.13公里的县乡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及4座104国道危桥改造工程。继续推进城市公交改革和城乡客运改造,优化公交线网,投放新车50辆,启用城市公交市民IC卡。城乡客运一体化率达73.6%,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88.29%。 

  全年邮电通信行业业务收入18.93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40.03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159.55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数109.37万户。 

  全年电网建设投资11.98亿元,建成投运了500千伏乐清输变电工程、220千伏茗山输变电扩建工程等工程;开工建设了3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续建工程500千伏玉环电厂二期送出;扎实推进220千伏乐成输变电及扩建工程。全年用电量 45.64亿千瓦时,仅比上年增长1.0%,其中工业用电27.4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5.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2.19亿千瓦时,增长12.4%。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75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6.98亿元,增长8.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3.78亿元,下降1.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23亿元,住宿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23.5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4%和7.8%。 

  全年限额以上汽车类销售额39.62 亿元,比上年下降12.5%。食品类生活必需品销售则保持刚性增长,全年食品类生活必需品销售额比上年增长86.8%;建筑类因投资的拉动销售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比上年增长56.8%。 

  年末共有商品交易市场78个,实现年成交额122亿元,其中年成交额超亿元市场17个,年成交额92亿元。 

  全年接待旅游人数达857.7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77.9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9%和21.7%。全市现有星级农家乐104家,其中一星级25家,二星级47家,三星级30家,四星级2家。正泰集团、雁荡山啤酒厂被评为首批浙江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海美鲜集团、雁荡山啤酒厂申报创建温州市特色旅游消费场所。全市现有旅行社27家,星级饭店14家,其中三星级6家,四星级2家,五星级1家。 

  2006-2012年旅游接待人数及收入表 

年份 

旅游接待人数(万人次) 

旅游收入(亿元) 

2006 

309.82 

19.95 

2007 

378.87 

24.29 

2008 

440.43 

35.71 

2009 

507.26 

42.17 

2010 

600.35 

54.65 

2011 

709.73 

64.6 

2012 

857.75 

77.95 

  七、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3.2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0%,其中进口总额2.97亿美元,增长11.5%,出口总额20.3亿美元,下降8.4%。 

  从出口市场看,全年对北美洲的出口为2.17亿元,比上年增长5.9%,除此之外,其他市场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占比较大的亚洲和欧洲市场均下降8.4%。从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13.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占出口总额的64.7%;船舶额0.93亿元,比上年减少2.06亿元,下降69.0%。 

  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家,合同外资1788万美元(其中新批合同外资657万美元,增资1496万美元,减资44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96万美元。全年新批境外机构2家,中方投资额为221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6%,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达1700万美元。 

  八、财政、金融 

  全年财政总收入9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5.72亿元,增长9.8%;全年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6.48亿元,增长1.5%,其中民生类项目支出36.07亿元,增长2.6%,高于财政支出平均增幅1.1个百分点,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重为77.6%,占比比上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而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20亿元,下降0.5%。 

  年末,我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967.2亿元,比上年增长17.8%;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016.26亿元,比上年增长3.2%。金融业机构不断壮大,现有银行机构20家,小额贷款公司4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1家,乐清市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1家。 

  全年各项保费收入14.50亿元,比上年增长7.9%;赔款给付支出4.27亿元,增长30.6%。财险保费收入6.89亿元,增长14.2%,赔款给付支出3.34亿元,增长32.1%;人身保险保费总收入7.61亿元,增长2.9%,赔款给付支出0.93亿元,增长25.6%。 

  年末,全市沪深两市累计证券交易量616.38亿元,比上年下降35.6%;托管市值51.87亿元,共有资金账户7.58万户。 

  九、教育和科技 

  全年财政教育投入 16.35亿元,比上年增长 4.33 %。至年末,普通高中 17 所,在校生 2.12万人,专任教师1599人;中等职业学校10所,在校生0.94万人,普通高考上线率达82.3%。初中65所,在校生4.02万人,12—14周岁初级中等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99.56%,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比例为97.48%,专任教师3621人;小学 88所,在校生10.06万人,小学入学率 99.99%,小学专任教师5523人。幼儿园 220所,在园幼儿6.14万人,3—5周岁幼儿入园率93%。新居民子女4.76万人,入学率达100%。全年投入教育基建资金5.14亿元,完成建设项目23个,新建校舍面积10.89万平方米,改造校舍总面积6.93万平方米。 

  全年科技投入为17.09亿元,比上年增长16.5%,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2.8 %。研究和发展(R&D)经费支出 9.92 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家,累计84家;列入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3项、重点新产品2项、火炬计划15项、星火计划25项,列入省重大科技计划专项1项、省新产品294项。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5367件和3900件,分别比上年增长41.2%和45.6%。投资1.10亿元建设科技创新园,引入高端智力资源,成立乐清首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市科技孵化创业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我市被认定为浙江省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市。 

  十、文化、卫生、体育 

  全年送戏下乡258场以上,送书下乡27.63万册。建成农家书屋236个,实现社区农家书屋全覆盖。完成农村公益性数字电影放映“2131”工程任务,全年放映农村数字电影8376场,覆盖率100%。市图书馆、博物馆已顺利完成结构封顶,开工以来累计完成总投资额1.38亿元。市图书馆新增 2.84万册(片),总藏量 75.57万册(片);总流通 23.66 万人次。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 99.3 %,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5 %。乐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成功入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基地,成为宣传展示乐清人文风情的新窗口。4项非遗项目成功入选省级非遗名录,16人成功入选温州市级非遗传承人,乐成二小成功申报为浙江省非遗传承教学基地。 

  年末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074个,医院、卫生院51家,其中大荆镇中心卫生院、北白象中心卫生院顺利通过温州市二级乙等医院评审;年末医疗床位2963张,其中医院2418张,卫生院545张。顺利创建15个温州市示范化农村新社区卫生服务站, 4家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顺利通过省级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管理示范县考核和省级卫生城市复评。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5746人,其中医生3049人,注册护士 1718 人。妇幼保健工作进一步提升,孕产妇死亡率为9.51/10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3.68‰和4.4‰。 

  积极开展体育创强创特工作,石帆、白石两街道通过了省体育强镇(街道)创建工作,现共有省体育强镇(街道)12 个。总注册运动员人数为608人,市体育中心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已完成工程投资额 2.52 亿元。新建篮球场30个,更新改造健身苑50个。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市政设施进一步完善。市污水收集管网工程建成管网85.35km,其中一级1.22km,二级24.43km,三级59.7km。城市给水管网改扩建工程(2012年)建成管线129.4KM,楠溪江引供水工程正式通水;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累计(2010~2012年)完成垃圾中转站20座,公厕128座,垃圾收集坞39座;大力开展公园绿地建设,建成区公园绿地达67.7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达8.50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59平方米。 

  节能降耗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末拥有环境监测站1个。全市建成烟尘控制区1个,面积达10.18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1个,面积达10.18平方公里。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以上级别的天数达到301天,占全年有效监测天数的比重为97.7%。全年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6.2%。大力开展生态镇(街道)创建活动,已建成国家级生态镇1个,省级生态镇(街道)5个,温州市级生态镇(街道)2 个,温州市级生态村164 个。新建设森林公园4个,新增森林公园面积4502公顷,人均新增森林公园面积35.40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为53.9%。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年末户籍总户数36.98万户,户籍总人口127.1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76万人。登记的新居民人数达70.65万人。据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年报,出生人口1.78万人(其中,当年人口出生为1.71万人),死亡人口7802人,出生率为14.07‰,死亡率为6.16‰,自然增长率为7.91‰。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920元,比上年增长10.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454元,增长11.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6342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人均食品支出8676元,增长13.0%,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9%。农民人均消费支出11139元,比上年增长7.9%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2.6%。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汽车36辆、彩色电视机198台,家用电脑97台。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汽车16辆、彩色电视机170台、家用电脑63台。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47.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3.6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加了0.6和1.83平方米。 

2012年乐清市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百户拥有量 

品 名 

单位 

数量 

品 名 

单位 

数量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家用汽车 

洗衣机 

电冰箱 

彩 电 

家用电脑 

辆 

台 

台 

台 

台 

36 

101 

101 

198 

97 

16 

94 

99 

170 

63 

摄像机 

微波炉 

照相机 

移动电话 

空调器 

台 

台 

架 

台 

台 

54 

91 

67 

229 

189 

58 

17 

215 

126 

  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3.83万人,其中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数为30.8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数达 3.03万人。全市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5.9万人;全市参加工伤、失业、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 35.1万人、13.8 万人、10.6万人。新型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工作扎实推进,出台实施城乡居民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全市总参合人数87.57万人,参合率为98.3%。深入推进残疾人保障工程,现有3365名残疾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助。 

  全市共有各类社会福利机构 26 所,拥有床位数1839 张,每万人拥有床位数14.5张。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的集中供养率达100%。着重推行居家养老服务,建成39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示范点,在城区安装700部居家养老电话。医疗救助资金年人均筹集标准达到10元,实际救助 1719人次。合理调整全市城乡新社区96个,全年共办理结婚登记 13301对,离婚登记1718对,办理收养登记 15 件。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乐清统计年鉴》为准。 

  2、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的初步核算数,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中,其他服务业包括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行业。 

  4、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