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债不还 一逃了之 27名“老赖”难逃法网
|
近日,记者获悉,市公安部门对“治赖追逃”对象进行了全面梳理,将责任落实到具体民警身上,对重点案件建立专门追逃组。 民警们进村入户,与村干部、治安积极分子主动沟通,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并及时开展综合研判,从茫茫人海中将在逃人员“挖”出来。 根据公安部的“猎狐2014”专项行动的统一部署,市公安部门积极开展缉捕境外在逃经济犯罪嫌疑人。民警经过大量的前期调查,查明在逃犯罪嫌疑人石某逃往柬埔寨的准确落脚点,并及时传递给公安部派往柬埔寨的追捕小组。今年8月19日,公安部派往柬埔寨的追捕小组根据我市公安局提供的线索,成功抓获石某,此后,我市公安人员专程赴柬埔寨金边与公安部其他追捕组成员一起将石某押解回国。这也是“猎狐2014”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温州逃亡境外首个被抓获的经济犯罪嫌疑人。 在严厉打击的同时,公安部门还开展企业资金链风险的防范工作,对出险企业的企业主实施边控、临控措施,并收缴其护照以防其出逃国外。 市公安部门有关负责人说,打击恶意“逃废债”是当前公安机关重中之重工作,对任何恶意“逃废债”的行为,公安机关必将严厉打击,不管逃得多远都要把他抓回来,资产不管藏得多深都追回来。同时,警方还提醒任何出险企业,要努力开展生产自救或诚实破产,企业倒闭企业主一逃了之并不是出路。 公安部门 重拳出击抓“老赖” 深挖细查牵出洗钱案 三名犯罪嫌疑人均被判刑 去年,虹桥人周某、胡某夫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均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六个月,通过深挖细查,还牵出了隐匿赃款、洗钱的犯罪活动,周某的姐夫吴某也被判刑。 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份,周某和胡某以投资公司建设、还银行贷款为由,通过高息借款、非法向23人变相吸收存款4.8亿多元,后因多头投资、企业经营失败导致资金链断裂,到期债务不能偿还,虽然政府全力帮扶,但由于负债过多最终造成企业倒闭。 企业出现风险,周某夫妇不仅没有想方设法偿还债务,还将钱转移到别处投资,企图通过洗钱的方式,隐匿资产,给追赃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2012年7月14日,周某夫妇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周某被刑拘,其夫胡某被取保候审。 在审查中,侦查民警了解到,周某夫妇一方面无法偿还债务,一方面又在贵州六盘水杨家寨煤矿投资了巨额资金。“这不仅是‘逃废债’,还是洗钱的犯罪行为。”侦查民警说,煤矿的总负责人正是周某的姐夫吴某。 得此线索,侦查民警提审了周某和询问了胡某,两人均承认曾投资六盘水杨家寨煤矿,但后来已经撤资了。 对此,侦查民警存在疑虑,根据市领导指示,处置办、虹桥镇政府、公安局经济侦查大队等人员组成专案组,赴贵州六盘水查明情况。 “三赴六盘水,才将事情查了个水落石出。”参与侦查的黄警官说。 第一次到六盘水,专案组通知吴某谈话,但他否认了周某夫妇在杨家寨煤矿占有股份,追赃工作到了一筹莫展的地步。但专案组人员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对前期的追赃工作进行分析,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口,决定查一查犯罪嫌疑人的资金流向、股权工商登记、有关股份合同等。 通过调查杨家寨煤矿的银行账户,发现犯罪嫌疑人胡某在2009年至2011年期间,多次通过吴某的账户或直接汇款到杨家寨煤矿的账户资金达4000多万元,作为购买杨家寨煤矿的股份和矿道建设资金,还提供了两辆车放在煤矿使用。 掌握了证据之后,专案组人员再次讯问周某夫妇,在铁的证据面前,他们不得不承认在杨家寨煤矿占有30%的股份,市值达7000多万元。但当民警要求吴某将犯罪嫌疑人周某夫妇的股份交给政府处置时,吴某拒不交出,反而矢口否认犯罪嫌疑人在杨家寨煤矿占有股份,而是周某夫妇偿还自己的债务。 专案组撤回乐清数天后,再次赶到六盘水。 这次,专案组已查清胡、吴之间的债务关系,赶往六盘水调查有关证人,将煤矿所有的资金来往查得一清二楚,经过深入细致的核对分析,在获取更充分的证据后,吴某还是否认周某夫妇占有股份的事实。 针对吴某故意隐匿、掩饰犯罪嫌疑人周某夫妇的资产行为,市领导高度重视。公安机关立即采取措施,逮捕犯罪嫌疑人胡某,对涉嫌洗钱罪的吴某予以立案侦查。 为了不打草惊蛇,两组警力密切配合,一组警力在乐清逮捕收押犯罪嫌疑人胡某,另一组警力则正在六盘水“盯”着吴某。 “当时我们在吴某办公地点对面的一棵树下,蹲守了两天两夜,到第三天早上9点多,吴某才出现。”黄警官说。 看到吴某出现,侦查人员立即跑上去,将他带往当地的公安部门。此时,正在乐清的胡某也被警方控制了。 吴某被抓后彻底交代了犯罪事实,并愿意将犯罪嫌疑人周某夫妇的股权交给政府处理。至此,通过法律程序,被隐匿的7000多万元股权终于转移到债权人的手中。 在法庭上,吴某终于道出了实情,他说,隐匿周某夫妇的股权,是想将这部分钱留给胡某的一对子女。 经法庭宣判,2013年底,吴某因涉嫌洗钱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260万元。 胡某夫妇均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六个月,分别处罚金30万元,并被责令共同向债权人退回赃款数亿元。 追捕一个余月 昔日女企业家在山区落网 昔日她的身份是柳市某集团的董事长,因“逃债”东躲西藏,警方追击一个多月,在磐安一个山区被民警揪出来——陈某最终以骗取贷款罪锒铛入狱。 2013年7月,陈某的公司经营不善,资不抵债,后来企业倒闭,银行贷款3亿余元无力偿还,为其互保的多家企业受到牵连,互保企业主和相关债权人认为其有转移资产用于炒房的重大嫌疑,要求公安机关彻查。 警方查证,陈某确实存在挪用公司的钱购买别墅的行为,后因资不抵债,别墅被法院拍卖。2013年11月,警方又发现陈某有涉嫌骗取贷款行为,立案侦查。 经查明,从2010年起,陈某以公司的厂房等作为抵押,先后向银行贷款数千万元,此后,还向银行提供虚假财务报表骗取授信额度,制造虚假购销合同、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骗取银行贷款7000万元。贷款到期后无力偿还,给银行造成了重大损失。 欠下巨款的陈某,逃避债务,选择逃之夭夭。 今年上半年,警方经多方查访,得知陈某住在杭州一豪宅,于是组队前往抓捕。警方在陈某家附近侦查多日,并对其小区进行布控,在杭州警方的配合下实施抓捕。 当天夜里10时许,民警确定陈某在家,冲入其家门,但是搜查了一番,奇怪的是没有发现陈某的身影。 此后,陈某东躲西藏,警方并没有放松追击。过了几天,警方再次得到线索,陈某藏身在磐安山区一农家乐。 这次,侦查民警将附近的地形了解得更加仔细,确保万无一失。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追查,陈某终于落网了。 经法院审理,半个月前,陈某以骗取贷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办企业时风光无限,企业出险一逃了之,不仅卷走了巨额非法吸收的公众存款、贷款,给债权人、银行等造成损失,一些犯罪嫌疑人甚至企图通过洗钱隐匿赃款,“老赖”们一定程度上给社会造成不安定因素。 当前,我市公安部门将“治赖追逃”、严厉打击经济领域的“逃废债”犯罪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对有影响的重大案件逃犯不惜代价追捕归案。市公安与有关部门联合成立“治赖追逃”小组,追回“治赖追逃”对象27名,8月15日至21日一周内就抓获5名,特别是依托公安部“猎狐2014”专项行动成功抓获1名潜逃境外的对象,追回赃款、房产、股权等共计价值10亿余元,“治赖追逃”成效列温州全市考核第一名,有力震慑了不法分子,维护我市金融领域的稳定。 ■记者 何乐敏 通讯员 赵章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