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新经济增长点待挖掘——“十二五”乐清市服务业发展回眸 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新经济增长点待挖掘——“十二五”乐清市服务业发展回眸 |
|||||||||||||||||||||||||||||||||||||||||||||||||||||||||||||||||||||||||||||||||||||||||||||||||||||||||||||||||||||||
“十二五”时期,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乐清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全市经济增速比“十一五”时期有所放缓,但总体在波动中逐步向好发展,产业结构更趋于合理。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上升,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历史最高。 一、“十二五”以来全市服务业总体发展情况 (一)规模继续扩大 占比稳步提高 “十二五”以来,乐清市服务业稳定发展,服务业增加值从2010年184.82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55.46亿元。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占比逐年提高,2011-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9.1%、42.5%、43.1%、43.6%和46.4%,摆脱了自1997年以来服务业占比在30%以上徘徊、无法超过40%的困境。五年内服务业占比提高了7.3个百分点,提升幅度高于温州市2.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的总量与占比均已超过“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即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达到320亿,三产比重达到40%)。 “十二五”乐清市服务业发展情况图 (二)投资增速加快 发展后劲增强 2015年,乐清市服务业投资达到320.91亿元,总量位列温州全市首位,比上年增长12.0%。与2010年相比,五年年均增长36.3%,增幅比同期的限上固定资产投资高出0.7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占限上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7.8%,比“十一五”期末提高1.6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比重的提高进一步优化整体投资结构。与此同时,服务业投资的内部结构得到改善,房地产投资泡沫逐渐挤出,房地产投资占服务业投资的比重从2010年的39.9%下降到2015年的25.1%。其他服务业投资(剔除房地产)增长迅猛,2015年达到240.43亿元,五年年均增长64.8%,占限上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43.3%,比“十一五”期末提高了27个百分点。 (三)拉动经济明显 从业人员增加 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乐清市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工业实体经济增速趋缓,服务业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推手。2015年,乐清市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7%,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56.9%。与2010年相比,五年年均增长11.4%,增幅分别高出同期的GDP和工业经济3.1个和4.9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54.3%。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从业人员的增加,2014年,乐清市服务业吸纳从业人员32.02万人,服务业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3.2%,比2010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2015年数据未核定)。 (四)行业结构变化 发展喜中有忧 经过五年的发展,服务业中部分行业占比发生变化。目前比重居前两位的仍然是以公共管理、教育为主的非营利性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两大行业增加值约占服务业的47%,五年年均分别增长11.9%和13.5%,分别高出同期服务业增速0.5和2.1个百分点。而2010年在服务业中占比居第三位的金融业,因受金融风波影响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2011-2014年年均下降3.8%, 2015年受证券市场的火热交易的拉动,金融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3%,但从五年年均看,仍然下降1.4%,占比从2010年的16.5%下滑至2015年的10.5%。因此,服务业中第三大行业被营利性服务业取代。随着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等新兴服务业的大力发展,全市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0.63亿元,比上年增长22.0%,五年年均增长16.6%,占比达到17.1%,比2010年提高3.3个百分点。其他行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相对稳定,住宿餐饮业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和消费观念的改变,需求也在稳步提高,占比比2010年提高0.7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受国家政策影响明显,五年来在冷热交替中发展,近年受“乐十条”房产新政的激发,市场交易持续活跃,五年年均增长10.2%。 二、乐清市服务业发展的横向比较 服务业横向比较及评价的方法很多,现根据省对市服务业发展目标考评体系,主要从服务业增加值(权重50分)、服务业占GDP比重(权重20分)、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权重30分)等指标方面进行分析。 (一) 乐清市服务业与温州及各县市比较 服务业增速并列前四位。2015年乐清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55.4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1.7%,服务业增加值总量低于鹿城区和瑞安市,居温州第三位,增幅高出温州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在11个县市中与泰顺县并列第4位。 服务业占GDP 的比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虽然“十二五”期间乐清市服务业得到长足发展,占比五年间提高了7.3个百分点,达到46.4%,但仍低于温州全市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在11个县市中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仅高于龙湾(35.9%)、瓯海(43.5%)和永嘉(45.1%),居倒数第四位。 服务业投资增速居中位水平。2015年乐清市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320.9亿元,比上年增长14%,服务业投资额位列温州首位,增速居第6位,低于温州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 (二)乐清市服务业与省内部分强县市的比较 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居中后水平。在省内17个强县市中,乐清市的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规模偏小,居第10位,远远小于居第一位的萧山区,仅为居第三位义乌市的一半左右。这主要与乐清市服务业企业实力总体较弱有关。以贸易业为例,乐清市贸易业零售额主要是以小企业拉动为主,限额以上贸易业零售额比重仅占37.8%,位居温州第五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7.3个百分点。 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与占比均居第6位。2015年,省内17强县市中有10个县市(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保持2位数增长,乐清市居第6位。乐清市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46.4%,居第6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但与居前2位的县市相差较大,分别低于义乌市和余杭区15.5和13个百分点。 服务业投资增速居中等偏下水平。2015年,乐清市服务业投资320.91亿元,比上年增长12.0%,总量在17个县市(区)中居第8位,增速居第13位。 2015年省内部分强县市(区)服务业发展情况
三、服务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十二五”期间,虽然乐清市服务业取得一定发展,服务业占GDP比重有较大的提高,但是服务业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房地产业受制于宏观经济环境和需求不足、供地等因素影响,2015年金融业的高增长很大程度得益于证券市场不可长期持续的高增长,同时,乐清市服务业以批零、房地产等传统行业为主,缺乏明确的新增长点和动力。在产业结构方面,与温州、全省及其他先进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所以需要根据乐清市实际,借助优势产业和电子商务发展促进服务业发展。 (一)借助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近年来,乐清市有力推进“一六五”产业发展计划,不断提升发展电气这一大支柱产业,大力培育发展信息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集群,2015年乐清市已实现电气产业产值1110亿元。为此乐清市可以借助这些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基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研发设计服务,探索建设网上设计师交流平台、网上设计交易服务平台,提升企业设计能力。大力支持时尚会展产业发展,提升中国电器文化节的品质、档次和知名度;大力发展检验检测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节能环保服务、专业咨询中介服务、培训教育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二)借助“互联网+”,大力发展网络经济 紧密结合电子商务与工业4.0、精细农业、物流业、金融业、旅游业、健康产业。在现有人才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全方位支持符合条件的电子商务领军型人才和创新科研团队;有关部门牵头与院校及阿里巴巴等著名电商合作,采取定向分配、委托代培等方式,培养客服、营销、电子信息技术等不同层次的电子商务人才,为中小电商企业提供人才支撑。构建特色产业体系,重点依托农业八大特色产业(水果、蔬菜、茶叶、畜牧、水产、林竹、花卉苗木、中药材)及工业特色产业集群(电气、钻头、水产品加工、电子信息、汽车配件、石斛加工),梳理出适合电商发展的产业,并从这些特色产业集群中选择骨干企业加以重点扶持,形成乐清特色电商产业。 (三)借助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活型服务业 借助雁荡山等优质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优势,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带,同时在开发自然旅游资源基础上,谋划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游乐场所、展览场馆等旅游设施项目,以大旅游项目带动旅游业大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的带动作用。借助特色农业和传统会市,打造农业观光园、乡村旅游、“三月初十”会市游等休闲项目。借助人口资源和民间资金资源,创新产品、服务供给,大力发展信息消费,培育新型消费业态。促进中高收入群体在教育、娱乐、旅游、保健及个人投资理财咨询和家庭服务业等方面的消费。扩大消费信贷,开发高档耐用消费品、教育、旅游等信用消费产品。(施旭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