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乐清 > 生活资讯
  • 成文日期:

4名学霸分享独门秘诀 学数学要死缠烂打,不轻言放弃

发布日期: 2017- 11- 29 09 : 01 浏览次数: 字体:[ ]

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 董露露

近日,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MO)决赛成绩、国家集训队、金银铜名单发布,乐清有8人获全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等奖。乐清学生韩新淼在决赛中获亚军,共有4人进入国家集训队,分别是来自乐成寄宿中学的韩新淼、叶奇、徐中炜、邵约翰。四名数学“学霸”,除韩新淼是高一新生,其他三人都是高三学生,还是同班同学。据高三班主任李红梅介绍,虽然他们已一脚踏入名校门槛,但每天仍出现在校园,安静地看书、做题。

难题错题记了6本  叶奇

叶奇是该校数学团队的核心人物。虽然高二就被清华大学预录取,但放假时,大家仍经常看到他在教室或老师办公室做习题、看书。

叶奇从小就对数字很敏感,跟父母买菜或者逛超市时他总抢着当“理财家”。问价格、付钱、找钱,这些过程让他不仅体验了生活的乐趣,也建立了算数的概念。

说到如何学好数学,他的秘籍就是多做题、多思考,不能一味看答案,做笔记也很重要。从高一开始,他一碰到不会做的题目和常错的题目,就记在本子上,到现在已经记了6本。这些笔记本里有每道题的解答过程、思路、经验总结。

这些摘录的题目都很有亮点,所以叶奇考前总要翻几遍笔记本,还曾有老师拿着他的笔记本去复印。有空时,叶奇喜欢看书,他说多阅读是学习数学的基础。

花数小时解难题   徐中炜

在教室后墙上贴着一张徐中炜写的行书作品,字如其人,如本人一样干净秀气。

徐中炜一旦认定要做的事,就会坚定不移地去执行,就像他对数学的痴迷。每当完成学校其他学科作业后,他把学习时间都留给了数学。

有些数学竞赛的题目比较难,他却乐享其中,常常边吃饭边做题,好几次等题目解答好,发现离午饭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小时了。夜里当大家都已入睡,他却时常因为未解完的数学题目而睡不着。有次,他想到了凌晨1时才算出答案,赶紧起床,拿起笔记录下来。

徐中炜说,一道数学题有时需要花好几个小时才能解答出来。遇到难题,他可能要花费四五个小时。

他学数学的秘诀在于不轻易看答案、归纳相同的题型、不轻易放弃。

做题如打游戏    邵约翰

邵约翰的数学成绩在高一时并不突出,但他肯拼,拼到现在名列前茅。

邵约翰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爱上了数学这门课程,常常嚷着父母给他买数学方面的书籍。做题,在他看来就像在玩游戏。

他说,初一时,班级里有十余个同学要参加数学竞赛,学习氛围特别好,邵约翰的学习热情也被带动起来。一下课,大家就聚在一起解答、探讨,互相借笔记。

到了高中,邵约翰遇到了很多数学学霸,他觉得自己的水平有点“菜”,于是开始“笨鸟先飞”计划。

他自嘲道,实行计划最初是在寝室里,每天多花一两个小时学数学。别的同学去玩时,他都在做习题,半个学期后数学成绩就赶上来了。

在他的眼里,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没有捷径。他也和所有男生一样,爱打篮球和臂力运动,一有时间就要去篮球场上厮杀一番。他说,运动是一种很好的解压方式。

心静并持之以恒     韩新淼

作为一名高一学生,韩新淼从小拿奖拿到手抽筋。

小学三年级的一次数学竞赛,让他走进了数学王国。“当时得了一等奖,对数学的热情也顿时被激发出来。从那以后越是难题,越能激发我的兴趣。每解开一道难题,就很有成就感。”韩新淼说,此次竞赛分为两场,共6道题目,考试时间合计9小时,每道题的解题时间是一个半小时。除了第一天那份试卷的第三题没答出来,其他全部做出来了,最快的一道题用了半小时,时间还是充裕的。做不出的那道题让他耿耿于怀。考完后他和其他选手交流,发现那道题几乎无人解出来,而能够做出五道题的人也非常少。但这未能让他释怀,回学校后,他一直在思考这道题的答案。

在韩新淼看来,学习数学的窍门就是心要静,要持之以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