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乐清 > 方志·年鉴 > 市志年鉴 > 乐清年鉴 > 2016 > 特辑
  • 成文日期:

2015年乐清市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情况分析

发布日期: 2017- 08- 29 10 : 23 浏览次数: 字体:[ ]

2015年,根据20个调查小区、170多户的数据,乐清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90.84元,比上年增长9.8%。

一、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主要特点

2015年,乐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90.84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为17056.38元、4253.69元、1369.54元和2211.23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0.4%、7.4%、8.6%和10.4%,四项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分别为68.5%、17.1%、5.5%和8.9%。具体各项收入情况如下:

(一)工资性收入是主要动力。2015年,乐清市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7056.38元,比上年增长10.4%,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8.5%,成为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近几年用工方对劳动报酬普遍上调,政府部门对“五险一金”作了强制性的规定,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居民从业的积极性,同时许多企业单位在招工过程中放宽了对年龄、文化水平、性别等方面的要求,促进了就业。

(二)经营性收入有所放缓。2015年,乐清市农村居民人均经营性收入4253.69元,比上年增长7.4%,增幅较上年下降7.5个百分点,滑落明显。从原因上来看,第一产业方面主要是市面上原材料的上涨,包括农资、农肥等大幅度上涨,压缩了经营利润,导致经营者在日常经营中的支出明显减少,进一步导致收入的递减。第二、三产业受宏观经济环境低迷、增长乏力的影响,农村居民家庭从事二三产业经营的收入来源渠道狭窄,缺乏增收的必要基础和条件,增长势头有所下降,同时农户从事二、三产业的经营生产方式规模不大,经济效益偏低和面向市场扩大生产障碍较多,以及资金和其他条件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农村居民增收将面临更大的困难。

( 三 )非经营性收入增长呈现多样化。2015年,乐清市农村居民人均非经营性收入3570.77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人均财产性收入1369.54元,增长8.6%,主要是农村居民在利息、红利、房租等方面收入不断提高,其他投资项目愈加丰富。人均转移性收入2211.23元,增长10.4%。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纯收入的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农村领取养老金的人数不断增加,保障水平也不断提高,社会救济和补助的力度也有所加大。同时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愈加健全,报销比例逐步提高,最大限度地减轻个人医疗费用负担,间接增加了农村居民转移性纯收入。

二、制约收入增长的因素

( 一 )多种因素推高工资收入。一是多年来地方最低保障工资标准的提高,2013年提高到1310元/月,2014年上升到1470元/月。二是整体用工成本上升,2014年乐清市年平均工资从43408元/人上升到54948元/人,增长26.6%,而一些稀缺的熟练工、技术工更是改变了以往的买方市场局面,已具备和雇主商定酬劳的资本。三是通货膨胀促使工资上涨,物价上涨压力带来的生活成本攀升带动基本生活成本上升,最后影响工人对工资待遇要求的提高。

(二)外部因素制约经营收入。近年以来,乐清市经济发展进入中速增长的“新常态”,面对全球通缩压力国内经济上行压力巨大,经营性收入增长堪忧。…

(三)综合原因导致结构不协调。一是农村居民高收入户在积累了一定资金以后会搬迁到城区,导致农村居民整体收入上升不快。二是留守农村居民创收方式,住房较少,较之城镇区域的房屋、门店等都缺乏较高的出租价值。三是农村居民缺乏农产品销售渠道,存在被中间商剥削的情况。

三、居民增收面临的挑战

(一)经济发展大环境不稳定。受经济下行压力和发展大环境的影响,居民增收压力加大。一是部分企业效益不佳。工资性收入是本市城乡居民增收的主动力,但在当前经济增速换挡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态势下,企业工资增速缺乏持续向好的动力,且近两年劳动力市场工资待遇的补涨已使用工成本上升不少,工资性收入增长遭遇企业经营压力增加的瓶颈。二是增收渠道有待拓宽。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作为居民家庭增收新亮点,所占比重依然较低,尤其是对农村居民家庭来说,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仅为5.54%和8.9%,对收入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居民家庭的增收渠道依然有待拓宽。

(二)居民常住人口增收途径少。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的对象,无论户口性质和户口登记地,均以住户为单位,在常住地参加调查,即“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乐清市部分农村地区缺少城镇第二、第三产业,此类农村外出人口较多,且高素质人口不断往城区集中,留守农村人口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增收能力偏弱,对农村居民收入核算有较大影响。

(三)农村居民收入可持续增长乏力。近年来,乐清市农村居民收入增幅持续高于城镇居民收入,但是农村居民收入总量依然有限。伴随基数的扩大,各种利好政策产生的有利因素逐步被消化,农村居民缺少更加有力的政策引导和支持,收入快速增长的推动力正逐渐减弱,农村居民增收呈现放缓态势。

四、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生产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1.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深化现代农业建设。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资源收益型农业到生产服务型农业的转变,以工业化理念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依托产业叠加文化、旅游、休闲养生等功能,按照生产、生态、生活和宜业、宜居、宜游“三生三宜”相融的要求,科学布局农业生产、休闲旅游等功能区块,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相融合,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2.着力转型升级,提高产业层次。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决定了劳动力报酬总体上低于资本回报,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分配中的比重,关键在于提高产业层次,提高劳动力的技术成分。一是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整合财政、政策资源,做好农业招商引资,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集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品牌培育和基地建设。培育引导农业行业领军企业,支持引导龙头企业上市。二是进一步促进产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三是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当前产业发展突出的问题集中在船舶、航运、水产加工等产业,要运用行政和市场两种手段,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鼓励企业加强资源整合,提高技术水平,提升综合竞争力。

3.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就业率。一是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是吸纳就业和扩大消费需求的主渠道,要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从体制机制、政策法规、资金投入和改善环境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二是发展旅游业。旅游业是富民产业,对居民收入增长有重要促进作用,要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培育民宿、农家乐等旅游消费热点,同时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度。

4.切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健全企业担保体系。近年来,乐清市城乡居民经营净收入增长不快,占比下降主要是受宏观环境影响企业经营效益不佳。政府部门需要以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贷款援助等方式给予中小企业以资金上的扶持。一是继续加大税收优惠。在目前经济下行的情况下,政府仍需继续增加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规模,提高增值税起征点,扩大享受优惠所得税率的中小企业范围等,减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二是财政补贴,即政府通过鼓励中小企业吸纳社会就业、促进科技创新和鼓励对外出口等方式给予财政援助;三是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以便向符合条件但缺乏抵押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保证,为金融机构分担贷款风险,并共同做好中小企业贷款后资金运用和还贷的监管工作。如2015年12月,乐清创新银行与保险机构的合作,探索保单质押贷款,开创“保险+信贷”合作模式。利用保险工具的增信作用,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信用能力。

(二)加大收入分配改革,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1.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一是整合各方资源,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帮助居民转产转业。二是加强职业教育,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三是发展高等教育,深化与大院名校的合作,出台相关政策吸引外地高素质人才来乐清创业。

2.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一是加强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以提高低收入者工资收入为重点,引导企业公平合理分配,对年人均收入水平和增长水平进行动态监控,及时调整工资政策。二是强化工资支付保障机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完善工资支付制度,企业要按照相关规定依法实施工资支付制度,并按制度要求如期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三是强化部门职责,加强工资增长指导和监督。

3.促进就业。一是进一步鼓励和扶持吸纳就业能力最强的民营经济繁荣和中小微企业发展,以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就业形势长期稳定。二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服务业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三是搭建就业信息交流平台,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传媒手段,介绍用工企业的需求情况和推荐可靠的、培训力量较强的培训机构等信息。

(三)增加居民财产收入,促进城乡收入构成多元化

1.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依法明确居民的土地处置权、发展权、收益权,坐实居民土地财产权益。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激励机制和流转信息服务体系,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高居民土地流转收益。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户宅基地退出补偿激励机制。加快形成城乡统一联动的土地市场和公平合理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确保居民公平合理分享土地增值收益。2015年11月,乐清市出台了《我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为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提供政策依据。该办法从贷款流程、抵押登记、风险保障等九方面对其作了具体规定,让居民有权贷,让金融机构放心贷。

2.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放宽居民投资领域,降低投资门槛,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鼓励、支持民间资本通过参股、联合、并购、独资等多元化投资方式参与投资建设,引导居民通过债券、股票、基金、保险和不动产进行投资,将资金、技术和管理等要素转化为经营性产权,开展股权、债权、知识产权质押和抵押融资,依法增加红利、租金和利息等财产性收入。

3.盘活居民存量资产。推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拓展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业务,引导居民参与投资和交易。发展信托、融资租赁、财务公司和消费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支持融资性担保公司加快发展,合理引导其开展居民财产质押担保理财业务,盘活居民存量资产。支持居民经营性产权自由流动、交易,让更多居民拥有财产性收入,使之成为居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