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公园成“垂钓圣地” 一地垃圾大煞风景 好好的公园,可别随手毁了
|
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 董露露 文/摄 市民张先生向乐清日报新闻热线61116222反映,他在清和公园散步时发现很多市民喜欢到公园内垂钓,可垂钓后垃圾遍地大煞风景。 在公园湖畔,一马扎一鱼竿一小桶,垂钓者往往一坐就是一整天。这些“公园垂钓族”中有的满载而归,有的只是收获一两条小鲫鱼,其中不少人也会对公园环境造成破坏。 一边是市民垂钓之乐,一边是公园管理之痛,究竟如何权衡? 钓走鱼儿留下垃圾 1月22日10时许,清和公园景观湖边,微风轻拂,树影和凉亭倒映水中,景色怡人。在右侧一角,有个年轻人手持鱼竿,静静地等鱼儿上钩。身旁的鱼桶里,已装有十七八条小鲫鱼,地上还有不少的烟头、纸屑和食物包装纸。相隔3米左右的位置,还有一个正在垂钓的中年人隐坐在一丛绿草中。 这个年轻人告诉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自己迷上钓鱼已经有一年多了,一大早骑着电瓶车过来一直钓到下午,中饭一般都是方便面或者饼干。如果风不大,他有时还会来夜钓。 沿河行走,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发现岸边有10来名垂钓者。有的边钓鱼边抽烟,脚下有不少烟头和零食包装袋。还有些钓鱼者直接坐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岸边钓鱼,脚下就是湖水。而一旁“禁止垂钓”的牌子,形同虚设。 据几名垂钓者介绍,在清和公园,像他们这样的垂钓者,一般每天都有百来个,夜钓者也不少。 再往前走到渔人码头附近,你会看到令人惊讶的一幕:一条还没有治理的河流,竟也有三四人在垂钓,河水污浊发黄夹杂着淤泥,河岸上到处是垃圾。 一旁的公园清洁人员正拎着红色水桶在钓鱼者附近捡拾垃圾,她介绍,每天都要捡10来桶垃圾。“一起值班的还有7名清洁人员,每人差不多也要捡10来桶。” 践踏草坪破坏生态 住在清和公园附近的王女士每天都到清和公园锻炼身体。对于公园内的钓鱼现象,她已经见怪不怪。“几乎每天都有人钓鱼,他们把鱼钓走不说,还扔垃圾在湖边。”王女士说。 张先生经常会沿河散步,以前他觉得钓鱼很正常,但1个月前发生的一件事让他改变了看法:“不少钓鱼者骑着电瓶车直接碾压草坪,或者停在草坪上,还有的折断树枝或把花草当诱饵钓鱼;另一些垂钓者直接将车辆停在公园内的车道或草坪内,阻碍交通,破坏生态环境。” 市清和公园管理者胡卓仁说,对垂钓者乱扔垃圾和踩踏草坪以及车辆占道等现象,管理难度较大,他们也很苦恼。“一般来说,管理方只会对公园里的垂钓者进行规劝,但很多人还是不听劝。没办法,对于屡劝不听的,保安就给他们的电瓶车上锁了。” 管理人员说,在一旁设置“禁止垂钓”的牌子,也是无奈之举。他希望垂钓者的素质能有提升,也希望市民提高环保意识,相关执法部门能加大管理力度。 将对公园加强管理 据了解,2017年,市综合执法局联合交警部门曾多次对清和公园破坏绿地的机动车进行整治,查处8辆机动车。接下来,他们将加大力度查处公园内破坏绿地行为的电瓶车和机动车。 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提醒,公园内钓鱼除了可能影响公园环境,带来安全隐患外,还会打破湖泊的生态平衡,钓鱼的饵料也会影响湖泊水质。“特别是有些钓友喜欢投一大盆饵料‘打窝子’,导致湖中的氮磷含量增加,对水质破坏较大。” 有10年钓龄的陈先生认为,公园湖泊并非钓鱼的最佳选择。“公园湖泊中,鱼的种类和数量较少。在这里钓鱼,不但影响环境,也无法体会到钓鱼的乐趣。钓鱼,还是应该走到野外、郊区,选择正规的鱼塘、水库或者江域。这样才能真正体验垂钓之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