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乐清教育局 > 教育信息 > 媒体关注
浙江教育报:陈晓雯用爱的“旋律”打开山乡学生心扉
时间: 2018- 10- 12 信息来源: 信息中心 字体:[ ]

距离乐清市区50公里的乐清市大荆镇第六小学,是一所地处偏远山区的农村小学。那里有330多名学生,半数以上是留守儿童。走进这所校园,每个人都会被学生演奏的竖笛声吸引。他们的指导教师是省教坛新秀音乐教师陈晓雯。

因为没有专职音乐教师,一开始,这里的学生们连一首完整的歌都唱不全,更不要提演奏乐器了。不过,3年前陈晓雯的到来,让这一切悄悄发生了变化。

2015年8月,陈晓雯调入大荆第六小学,成为该校唯一一位专职音乐教师。一切从零开始。陈晓雯向校长申请,将学校的传统铃声全部换成自己剪辑的音乐铃声,午休、放学后也安排专门的时间播放,让学生在校至少有1小时浸润在音乐中。氛围带出兴趣。短短一年时间,在她的带领和指导下,校鼓号队、舞蹈团、合唱团、竖笛乐团相继成立,悠扬的乐声回荡在校园各处。全校学生从无乐器演奏经历到至少会一样乐器。

学生们的音乐兴趣被激发后,师资力量却开始显得力不从心。陈晓雯又开始尝试让高年级的学生们成为“小帮手”,让他们以大带小开展乐器教学。现在,这些高年级的学生竟然还会自编练习曲,指导低年级同学演奏。如今,每天午饭后,校园里到处是学生们练习乐器的身影。“笛声悠扬·每日一刻”已经成为学校的特色活动,山乡学生得以每天亲近有趣、美妙的音乐世界。

“农村的学生不仅有对知识的渴望,更需要关爱,这就要求乡村教师对他们倾注更多的爱心。”在陈晓雯看来,“爱”是让学生们感受温暖的最好方式。三年级有个男生叫小睿(化名),从他上一年级开始,陈晓雯就每周日把他接到自己家中生活。“父母外出打工后,小睿的情绪明显低落了,眼神里没了光芒。”陈晓雯为他辅导功课,给他洗衣做饭,让他和自己的儿子一起学习成长。渐渐地,小睿越来越开朗,在她的影响下,也学会了演奏多样乐器。

就是这样,扎根乡村20年,陈晓雯努力用爱的“旋律”打开山乡学生的心扉。“从我的爷爷开始,我们一家三代人都是乡村教师。为农村学生奉献,是我的梦想。”陈晓雯说。这些年里,陈晓雯有许多次调入城中优质学校的机会,但她都放弃了。

现在,每天天刚亮,陈晓雯就要从家里出发,并往返10公里上下班。遇到排练晚了,她还会一一送学生回家。因为山区学校,学区覆盖面大,学生来自于10多个行政村,机耕路纵横交错,常常一送就是1个多小时,回到自己家时已经夜深了。

陈晓雯多年的努力和坚持,换来不断被刷新的获奖纪录:指导农村合唱团在乐清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合唱比赛共获五届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乐清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声乐比赛连续获两年冠军,获温州市艺术节声乐比赛2014年一等奖……她也成为从山区学校里走出的省教坛新秀、温州市学科骨干教师、乐清名师。她发明的“一种可自主高音的可拆卸长笛”还获得国家专利。(通讯员 周琳子)

http://www.zjjyb.cn/html/2018-10/10/content_16165.htm?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