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文件 > 市政府文件
乐清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乐清市数字经济发展五年倍增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
  • 索引号:
  • 001008003013001/2018-07025
  • 主题分类:
  • 政府工作
  • 文号:
  • 乐政发〔2018〕63号
  • 发布机构:
  • 市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2018-12-31 09:53:04
  • 有效性:
  • 有效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乐清市数字经济发展五年倍增行动计划(2018-2022年)》已经十六届市政府第十四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乐清市人民政府

2018年12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乐清市数字经济发展五年倍增行动计划(2018-2022年)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和争创国家数字经济示范省的要求,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实现我市数字经济五年倍增,根据《温州市数字经济五年倍增实施方案》(温政发〔2018〕23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网络强国”战略,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坚持以供给优化为主题,以创新发展为主动力,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把数字经济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通过理念转换、动能转换、结构转换、效率转换和环境转换,发挥我市工业强市的产业优势,明确“五年倍增”发展目标,持续推动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一批在全省引领示范的项目,抢占未来产业数字化发展制高点,力争在全省数字经济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为我市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发展新辉煌,奠定扎实基础。

二、发展目标

力争经过5年的努力,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在新动能产业培育、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和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走出乐清特色发展路径。到2022年,全市数字经济总量达到66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较2017年实现翻番,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左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2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54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28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日益完备,数字经济人才集聚效应明显,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居温州市前列,产业数字化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基本建成电气行业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市、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综合性示范区、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特色基地等两个示范区、一个基地,成为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先行区。

全市数字经济发展主要指标表

类别

指标

2017

2020

2022

总体

规模

数字经济总量(亿元)

330

500

660

数字经济总量占GDP的比重(%

34.8

42

50

主要

指标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亿元)

100

150

200

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282.37

431.4

600

网络零售额(亿元)

149.93

228

300

数字

产业化

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269.93

410

540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亿元)

12.44

20.4

28.5

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年)

12.6

16.5

20

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新产品产值率(%

41.7

48

53

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6.7

8.3

10

数字经济上市企业(家)

3

4

5

产业

数字化

重点工业企业装备数控化率(%

 56

 60

 65

重点工业企业机器联网率(%

 27

 35

 40

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年)

15.72

21

25

企业上云数(家)

3131

10000

15000

通信

基础

设施

互联网普及率(%

74

80

82

光纤接入用户数(万户)

34

36

38

固定宽带端口平均速度(Mbps

90

100

120

城域网出口带宽(Tbps

1.13

1.8

2.5

三、空间布局

结合我市城市规划、资源禀赋以及现有产业空间布局、发展现状,优化形成“一港两带两城”的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布局。

“一港”即乐清湾港区,是乐清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增量所在之一,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集聚区。按照我市打造港产城联动发展大市要求,完善港产城联动机制,推进乐清湾港区开发建设,加快港区综合性港口物流园区建设,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着力打造浙江省内亿吨级综合性大港、千亿级临港产业集群,重点发展临港智慧物流、汽车电子、智能电气等产业。

“两带”即北翼整合提升带和南翼转移提升带,是乐清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北翼整合提升带是数字经济核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以中国电子元器件产业基地虹桥镇、乐清湾港区为核心,有序推进芙蓉镇工业区、清江镇工业区改造提升,引导无污染工业发展;积极推进整合浙江乐清工业园区、信岙工业园、镇东电子信息产业园、南塘小东塘工业园区等平台,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物联网等产业。南翼转移提升带是数字产业化(物联网、软件)和产业数字化(智能电气、电子信息)发展的重点区域,着力推进樟湾、白塔王、桥下、金炉、智广、长虹、上池等工业区块向乐清经济开发区、乐清湾港区等新增用地富余地转移,鼓励其向高端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升级,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园和乐清湾临港产业园建设步伐。柳市电工电器产业园重点整合东风、后街、苏吕、新光、湖头等工业区块,建设以现代工业电气产业集群为主导的产业平台,引导低端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北白象智能电器和新材料产业园加快整合磐石服装工业区,重点发展工业电气、电子信息和新材料等产业。

“两城”即乐成中心城区和柳白新区,是乐清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高地,驱动数字经济提升发展。乐成中心城区重点发展金融、商务、企业总部、教育等生产服务功能,打造乐清最主要的生产性服务功能集聚区。柳白新区重点发展国际会展、金融商务、技术研发、企业总部、营销中心、物流服务、产品检测和标准化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打造电工电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四、主要任务

锚定数字经济发展核心技术,围绕数字产业化,扩增量,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围绕产业数字化,促融合,实现智能制造升级,促进数字文创、智慧物流、智慧农业、数字贸易、数字金融等产业发展;围绕基础服务体系,优保障,推进数字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安全保障等。

(一)攻坚一批核心技术,突破发展瓶颈

打造优质创新空间。加快电气电子数字化创新设计基地、乐清智能装备科技加速器、中国电器之都智能电气创新发展中心、乐清-南翔科创合作基地等一批空间载体的建设力度,招引一批科研创新能力强的高校、科研院所、科创型企业和人才团队,以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入驻,提供完善的硬件设施和优质的配套服务,不断提升我市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数字化水平。

推进政校企合作。加快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乐清智能电气与产业创新研究院、浙大-乐清智能电气研究基地、乐清智能电气制造业创新中心等一批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强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温州大学等高校的密切合作,深入开展智能电气、电子信息、物联网等产业相关领域的产学研活动,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开发一批战略性新产品。到2022年,累计创建数字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6个。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积极引导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加强高层次人才招引,加强国家级、省级企业研发中心、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和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的建设提升,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到2022年,累计拥有数字产业领域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80家,年度使用创新券达2000万元,R&D占GDP比重达3.5%以上。

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应用,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到2022年,累计建成数字产业知识产权联盟5家以上,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0件,年度美日欧的授权发明专利数10件,年度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72个,年度技术合同交易额10亿元。

(二)推动数字产业化,夯实发展基础

做强新兴产业,壮大基础产业,强化市场主体培育,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规模和能级,综合竞争力稳居全省前列,成为引领我市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1.做强新兴产业

发展物联智能电器,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快智能电器及成套设备前沿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积极占领智能电器技术高地,形成完备的物联智能电器产品群。发展物联智能电网,以远程智能电力终端为突破口,形成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双向信息通信、远程监控、信息存储,实现智能电网中的远程读取、双向交互功能。发展智慧家居产品,以能源管理系统和智能家居制造为基础,进一步加大无线智能燃气表和无线燃气抄表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GPRS/CDMA远程燃气智能控制系统、智能家居系统等国内领先智能家庭产品,拉动智慧家庭终端产品制造产业发展。在抓好物联网产业重点领域的基础上,加强资源聚集和产业培育,进一步构建完善产业体制,抓好产业载体建设,着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打造一个特色鲜明、示范和带动作用明显的物联网产业园区,发挥物联网骨干企业在技术、产品、市场、网络等方面的优势,走产业高端化道路。到2022年,培育超10亿元的物联网龙头企业2家。

2.壮大基础产业

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积极引进集成电路生产线、新型显示、通信配件、电子制造等重大投资项目,补齐产业链条、完善地区产业配套。积极参与研发自主可控的国产芯片,降低智能电气产品元器件的进口依赖,增强核心竞争力。积极推动集成电路、通信配件、元器材及材料等基础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实现基础产业做大做强。

积极培育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充分结合我市电气、电子制造业的特色和优势,打造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工业技术软件和行业软件,提升产品嵌入式软件研发水平,驱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全面推进我市省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特色基地建设。到2022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业务收入突破24亿元,每年新增软著80个,综合实力稳居温州市前列。

3.强化市场主体培育

实施数字经济领军企业引培计划。依托乐清经济开发区、乐清湾港区、乐清工业园区、乐清智能电气小镇和总部经济园等重点产业平台,大力实施“乐商回归创业工程”和“乐商回归领头雁工程”,招引一批数字经济知名企业和重大产业化项目。到2022年,争取引进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3个,数字经济重大产业项目10个和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带动力强的乐商回归项目。实施科技企业新“双倍增”三年(2018-2020年)行动计划,量质并举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构建科技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梯次培育机制。到2022年,累计拥有数字产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600家,累计拥有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200家,累计拥有省农业科技企业60家。

(三)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促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强化数字化转型支撑能力,全面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培育融合型新业态新模式,深入实施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综合性示范区建设。

1.推动制造业数字化升级

千亿电气产业数字化升级。以乐清电气行业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市建设为契机,引导电气企业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升级。一是深化电气产业与高校在企业创新、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对接合作,发挥好浙大-乐清智能电气研究基地的作用,建设物联网智能硬件创新平台、乐清电气数字化设计基地等,为电气产业提供全方位数字化服务生态链。二是组织推进正泰电器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以及人民电器、天正电气、德力西电气等省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助推产业智能制造升级。三是发展以智能型、节能型、网络型为特征的第四代低压电器、高压及特高压电器、智能电网设备,推动产品由以中低压为主向高压、成套、智能电气方向发展,促进产品结构升级。力争到2022年,电气产业工业总产值达1600亿元,年均增长9%左右,建设10个“数字化车间”,其中数字化融合发展贡献率达到55%以上,培育1-2家世界电气装备前20强企业。

电子信息产业数字化升级。以浙江电子元器件产业集聚区虹桥镇为载体,以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精密接插件为重点,实现区域创新资源的集聚,形成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和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带动当地数字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当地经济整体竞争力。到2022年,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特色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基于乐清市五金工具、汽摩配、气动行业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组织实施“一业一策”行动,引导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推进产品数字化升级和制造数字化升级,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企业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深度集成应用。

发展工业互联网和推动企业上云。按照全省打造工业互联网supET“1+N”体系要求,结合我市工业互联网发展基础,共建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行业级、区域级、企业级等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工业技术软件化,深入实施“企业上云”行动,推进云计算广泛覆盖,推广设备联网上云、推广工业互联网应用、数据集成上云等深度用云,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到2022年,发展1-2个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成特色行业“云服务平台”10个以上,培育15家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1.5万家企业上云,培育10家上云标杆企业。

推进“互联网+制造”新模式。支持建设制造资源网络化协同平台,发展协同设计、协同制造、云制造、虚拟制造等新模式,促进设计、生产、物流、仓储等环节高效协同。以工业电气和电子信息行业为重点,鼓励和支持优质制造企业、产业集群与互联网企业深度合作,大力发展个性化定制和柔性化生产。支持企业基于智能产品和智能装备,提供故障预警、远程维护、质量诊断、远程过程优化等在线增值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向提供系统集成总包服务、整体解决方案转变,实现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型升级。到2022年,培育网络协同制造示范企业、个性化定制示范企业、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共30家。

发展融合型智能化装备和新产品。加强新型传感器、工业软件、智能控制、机器视觉等技术在装备中的集成应用,大力发展自动化、智能化、成台(套)化装备和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加快推进高端装备进口替代。重点发展以智能型、节能型、网络型为特征的第四代低压电器、高压及特高压电器、智能电网设备,推动产品由以中低压为主向高压、成套、智能电气方向发展,实现从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变,促进产品结构升级。到2022年,研发并推广10项首台(套)智能技术装备,传统专用设备、产品的智能化率分别达到40%和20%以上,数字化贡献率达到50%以上。

推动产业园区数字化。重点推进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建设。开发应用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等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实现软硬件一体化部署,提升园区智慧管控和服务水平,促进企业分享研发和生产能力,实现协同创新、协同制造、协同发展。将数字化转型服务纳入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内容,支撑集群数字化发展。到2022年,实现全市园区数字化功能服务全覆盖,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数字化服务功能全覆盖,打造形成4个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

2.推动服务业数字化转型

发展数字文化创意服务。加快推进数字技术与各类文化产业平台和文化产品融合发展,挖掘文化产品和平台自身潜力,促进文化产品服务水平提升。通过重点领域的建设,提升设计服务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时尚化水平。重点围绕现代制造业发展,加大工业研发设计投入,培植自主品牌。提升工业级电气机械及器材产品科技含量;将时尚文化元素融入消费级电器产品设计,提升文化创意附加值;拓展文具、礼品、电子产品、时尚家居、动漫衍生品等大时尚领域,带动轻工产品时尚设计行业;将文化创意设计元素同计算机软件开发、互联网经济服务等内容相结合,提升科技产品艺术性、创新性。到2022年,形成1-2个省内领先的生产性服务业设计基地。

发展数字化生产性服务。推进研发设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供应链管理、商务咨询、节能环保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支持生产性服务企业利用互联网搭建智能设计、智慧物流、智慧供应链、智慧能源等面向特定环节、特定场景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数字化服务新业态。到2022年,形成1-2个省内领先的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服务平台。

3.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  

以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大数据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三农”为载体,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全力推动“三农”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

夯实乡村信息服务基础。全面推进村级益农信息社建设,借助信息化手段、数字化技术,开展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体验等服务。到2022年,建成益农信息社733个,乐清市域行政村基本覆盖。同时深化推进市智慧农业云平台功能模块建设,加快推进各类农业资源要素、生产经营、产销信息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化分析、智能化应用,提高农业综合信息服务水平。

加快智慧农业技术应用。大力加强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应用,实施智能节水灌溉、农产品溯源跟踪等各项措施,提升农产品质量、品质和安全。到2022年,建成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3000亩,建成农业物联网通用平台,创成农业物联网示范市;培育农业物联网基地10个以上,创建数字化育种工厂2个;强化农产品追溯和质量监管,建设农产品全过程追溯基地4个。

加快农村电商发展。到2022年,建设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3个,推广农业品电商旗舰店10家。

4.优化数字化贸易服务

切实加强数字贸易顶层设计,打造数字贸易产业链和生态链,形成数据驱动贸易新模式。力争到2022年,电商零售总额达到300亿元,每年同比增长11%以上。

推进新零售发展。一是发展新型业态。鼓励连锁化、品牌化企业进入社区、村镇设立便利店,引入一批24小时便利店、无人便利店和自动售货机。发挥便利店终端网点优势,拓展快餐、缴费、目录销售、网订店取等便民增值服务。支持发展折扣店、保税展示交易平台、进口商品直营中心、跨境电商体验店等新型业态。二是实施“互联网+”行动。鼓励企业引入互联网技术,自建电商平台或利用第三方电商平台,创新线下体验、线上派单、在线支付等融合发展模式,拓展网购网销渠道。支持零售企业进行门店数字化改造,开展全渠道营销。鼓励零售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化配置资源,发展分享经济、协同经济、体验经济新模式。力争到2022年,建成新零售综合服务平台1家以上。

推进数字电商平台发展。依托阿里巴巴、京东等主流平台,鼓励制造企业、贸易企业积极参与B2B、B2C、C2C电商贸易。重点发展本土平台型电商企业,培育电商生态圈,加快八米网、华京建材专业电商园等一批重点电商产业发展平台和电商产业基地建设。力争到2022年,培育网络销售额超1亿级电商平台企业2家以上,建成规模电商产业基地5个,其中温州市级以上电商产业基地3个。

推进电商服务业发展。一是加快电子商务创新,培育和引进一批服务业电商平台,发展体验经济、智能经济、社群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型电商业态。依托软件业发展,培育网店建设与营销推广、视频美工与售后服务等电商技术产业服务业。二是依托重点社区推进社区商业线上线下一体化建设,开展网上送餐、生鲜配送、代收快递、社区维修网上预约等业务,大力发展生活类电商服务业。三是加速农村电商生态中心建设,引导电子商务进万村,推动农村电商服务业发展。力争到2022年,培育市级重点电商技术服务企业5家以上,普及实体零售业、生活服务业电商应用商家2000家以上,培育新零售示范企业1家。

5.推进数字金融创新

推动传统金融数字化发展。深化金融综合改革,支持传统金融数字化创新。完善适用于数字经济发展的金融配套服务,推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建设,进一步推进“惠农贷”“浙里贷”等互联网平台改革试点工作,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平台、云计算等技术优化金融服务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线上金融产品。进一步推进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省级试点改革,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深化科技金融改革,推动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创新科技信贷产品和模式,探索适合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模式。深化地方金融数字化改革,持续推进小额贷款公司创新发展,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地方金融领域的融合创新。

强化金融风险监管创新。创新数字化金融风险监管手段,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扎实推进地方金融风险网格化管理工作,完善工作机制,推行地方金融监管风险预警分析机制和非现场监管模式,在信息采集和处理方面,根据不同事件类型明确处置责任的层级,实现信息处理扁平化,提高网格化管理的工作成效。根据各乡镇(街道)地方金融组织分布数和风险底数不同的情况,完善“区域网格分布图”;对重点乡镇(街道)强化培训指导,提高基层网格员的民间金融基础知识和信息采集处理能力;借助乡镇(街道)基层网格,持续深入开展地方金融风险排查、民间金融普法和投资者风险教育,维护区域金融稳定。

强化金融股改支持。积极贯彻落实省“凤凰行动”计划。引导数字经济成长优秀企业对接资本市场,优先支持股改、挂牌和上市。支持上市公司开展并购重组、直接融资等资本运作,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全力打造数字城市,优化宜居宜业环境

以提升民生服务、经济运行和城市治理能力为宗旨,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坚持全市“一盘棋”“一体化”建设原则,强力推动数字城市建设,开拓乐清智慧城市实践路径。

1.推进数字化政府建设。一是统筹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乐清”城域网升级改造,全面提高网络传输带宽、整体性能和安全性;改造现有移动办公网络,增加远程VPN加密接入信道,满足日益增长的移动及异地办公需求。强化统一支撑的城市大数据中心,促进政府、社会数据有效融合和共享,形成全市集中共享的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全市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完善城市大数据决策支撑平台,推动全市统一的云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二是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延伸和提升,建立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的“一门集中、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模式,建设覆盖多渠道、多层级的公共服务终端体系,统一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政务服务。升级现有数字化办公平台,推进各单位业务办公系统整合集成,提高信息流转效率和政府工作效能。按照省政府着力打造“掌上办事、掌上办公”两个目标,组织实施基础条件较为成熟、实际成效明显的数字化政府应用项目,有效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治理精准化、服务便捷化水平。推动IPv6与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应用,探索基于IPv6的政府数字化应用。

2.提升数字化城市管理能力。重点推动数字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数字交通、数字环保等建设,提升交通运行效率,显著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城市更加宜居。

建设数字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到2022年,以数字城管中心为依托,推进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建设,主要包括城市运行态势展现、跨域业务协同和决策支撑服务。加快推进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和公共服务机构、互联网、企业、通信运营商等信息资源,并进行深度挖掘、综合应用,实现对城市的全面感知(智能化)、态势监测(可视化)、事件预警(可控化),实现一张图实时掌控城市运行态势;同时与各乡镇(街道)、部门互联互通,形成协调联动机制。提升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处置能力,以及突发事件响应速度和处置效率,推动从被动式、应急式向主动式、预警式城市管理模式转变。加强与公安指挥中心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加强数据安全保障和监管,形成数据共享使用、互为备份的双中心运行联动格局,更好支撑政府运行管理和公安指挥业务,共同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构建数字交通运行体系。开展交通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加强自适应交通信号灯、路边停车感知、电子屏、视频资源等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打造综合交通一体化管控中心,推动交通、公安、气象等数据汇聚融合和共享应用,提升交通综合指挥调度能力;在非限行区域,大力推广有电子围栏固定停车位置的互联网共享单车;整合全市停车场信息,推进普及全市数字停车,增加停车位综合利用率。

推进数字环保建设。建立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对重点污染源、空气质量、噪声、重点餐饮企业油烟排放等的全面监测;加强水、气、声、固废、生态资源等环境资源数据汇集;完善环境保护决策支撑平台和应急指挥平台。

3.优化智慧民生服务。

构建数字卫生服务模式。建设以市人民医院为中心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加快建立完善县域医共体之间上下联动、协同发展机制,实现远程门诊、远程视频会诊、远程病例会诊、远程影像、病理、心电及远程实时超声诊断、转诊等远程诊疗功能,并以“远程”为手段,支撑分级诊疗、医共体试点,创新“互联网+医疗服务”。构建区域卫生健康信息平台和数据中心,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人口健康、药品管理及综合管理等系统,实现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之间的业务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建设数字教育服务体系。开发利用数字课堂云平台,面向学校和社会提供全方位教育云分享服务。通过平台空间及资源管理系统,开发教学全过程动态评价应用,探索建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云超市,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教研效率。推进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促进智慧校园示范学校创新发展、特色发展、持续发展。到2022年,打造智慧校园示范学校20所,建设智慧课堂100个,推动“名师空中课堂”“学校空中结对”“教师空中教研”深度应用。

建立数字社区服务平台。建立社区养老助残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提供办证、领取补助等公共服务。建设社区医养一体化系统,将社区医疗和养老相结合,为老年人、残疾人等提供移动医疗、养老信息管理、生命体征监测等服务,有效解决老年人及残疾人的就医及养老问题。

(五)提升数字经济基础设施能级,强化网络安全保障

进一步健全信息基础设施“云-网-端”架构体系,提升骨干网支撑服务能力;大力推进NB-IoT窄带物联网、5G等新型移动通信技术建设,夯实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1.打造信息网络“高速公路”

围绕“云-网-端”协同发展的网络架构,加快实施信息基础设施“六大行动计划”,打造宽带、泛在、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优化城域网网络结构,加快城市互联网出口扩容,力争城域出口带宽达到2.5T。以支撑5G、窄带物联网等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为出发点,按照“一塔多站、资源共享、均衡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快通信铁塔全市“一张网”建设,力争五年内新建、改造通信铁塔1500个以上,4G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窄带物联网实现全市覆盖,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实现基础性覆盖。加强对农村、山区和海岛等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宽带网络“除盲补点”,优化农村光纤网络水平和深度覆盖。力争到2022年,农村宽带用户实现100Mbps以上接入能力。推进信息基础网络的IPv6升级,鼓励制造企业、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外网系统、重点商业网站系统应用IPv6,带动社会各领域网络系统的全面升级。

2.深化无线城市建设

继续以全省WiFi联盟为载体,对照县级以上公共场所全覆盖的目标,加快推进公共场所免费无线网络的扫盲补漏和质量优化,进一步健全无线网络服务体系,力争规模总量达到3000个。实施4G网络深度覆盖工程,促进4G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和质量的双提升。加快发展物联网技术应用,推进重点地下管线、建筑设施、景观景点、环卫、交通、大气质量等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广泛部署物联网传感终端,形成物联网网络,推进移动通信网络的技术演进和升级换代。 

3. 强化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提升网络安全风险防范和数据流动监管水平,加强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监督检查,全面提升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保障能力。打造基于主动防御理念的数字经济安全体系架构,面向互联网、工业、金融、能源、基础设施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加强安全态势感知和持续防御能力。建立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评估机制,健全安全保密管理措施。积极参与全市网络安全攻防演练大赛和网络安全比赛,加强技术交流,提升全市网络安全对抗水平。

4. 加快推进“乐清云计算”

加快建设规模化、高可扩展性、分布式、高效节能的浙江云谷(磐石)数据中心,为全市智慧城市和两化融合应用提供云平台支撑。加快推进云计算中心、云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引导云计算推广应用,推动乐清云计算创新产业健康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理顺工作机制

加强对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组织领导,建立乐清市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宣传部长和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数字经济发展相关单位参与,并在市经信局设办公室,负责数字经济发展日常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制造业数字化发展、服务业数字化发展、贸易数字化发展、金融数字化发展、农业数字化发展等5个推进小组。各推进小组负责制定出台相关领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具体实施方案,围绕重点任务,做好工作部署和推进;市统计局要牵头建立健全数字经济统计监测体系,密切关注重点统计指标和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开展定期跟踪监测;市委宣传部要深入挖掘典型案例和优秀模式,落实宣传职责;相关单位要协同配合,共同推进数字经济发展。

(二)加大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

研究制定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及配套政策,整合财税、金融、人才、土地、要素等政策力量,全力推动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实施。强化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统筹,建立专项激励措施,加强对数字经济领域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及试点示范支持。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小微企业各项税收扶持政策,完善和落实政府采购首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政策,加大软件和集成电路税收支持。推动政府产业基金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数字经济发展相关投资子基金;推动资本市场服务数字经济发展,纳入专项信贷优先支持范围,充分发挥私募基金等新投资主体作用,强化金融支持。

(三)实施重大项目,提升产业能级

围绕重大项目及重点前沿技术布局,探索建立数字经济重大项目招商机制。紧盯新兴产业项目、产业区域转移项目和市场机遇项目,制定招商地图,精准招商、敲门招商、定点招商,招引一批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的新型通讯产业、传感器等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促进我市产业升级。依托乐清经济开发区、乐清港湾区招引一批市场前景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实现换道超车。

(四)开展试点示范,树立发展标杆

围绕数字技术创新突破、数字产业培育壮大、产业数字化转型、融合型新业态新模式培育等,分行业、分领域开展试点示范,积极创建示范项目、示范企业、示范基地、示范区域。集聚创新资源,加大政策支持,及时总结典型案例,提炼成功经验,形成一批示范引领、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与路径。

(五)兑现人才政策,强化智力支撑

精准兑现人才政策,加快数字经济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育和引进,帮助解决人才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问题。大力引进培养信息技术研发人才、应用人才和营运人才,重点引进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龙头企业加大数字经济人才引进力度,设立“首席信息官”制度,完善企业两化融合推动体制。成立数字经济相关行业协会,加强政府、企业、协会等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构筑服务全市数字经济发展的技术、人才、评价、标准等平台,全面加速数字经济发展进程。

(六)完善统计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发展成果

加强统计评价体系的顶层设计,统筹现有信息化发展指数、两化融合发展指数和信息经济发展指数,探索建立适合我市的数字经济指标体系、统计体系、评价体系,引导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依据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及动态跟踪督查,开展日常评定和年终考核,将重点工作任务纳入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体系。


附件:1.数字经济重点培育提升平台

2.数字经济重点培育提升企业

3.数字经济重点项目



附件1

数字经济重点培育提升平台

序号

平台名称

基本情况

类型

1

乐清智能电气小镇

小镇位于乐清市柳白新区的核心区,打造电工电气产业智造、贸易、信息、创新的服务枢纽和世界级先进电气产业集群

特色小镇

2

中国工业电器物联网云服务平台

面向工业设备生产企业,结合物联网应用特征以及平台+模块模式,构建工业电器物联网应用总体架构

云平台

3

金卡智能物联网燃气云平台

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燃气表、燃气公司、用户三者之间端到端服务平台实现平台智能化的管理

云平台

4

乐清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集聚区

位于虹桥镇,占地56.8平方公里,集聚区内共有工业企业1500多家,规上企业达104家,产值超亿元企业20

战略性产业园区

5

正泰(乐清)物联网传感器产业园

占地382亩,具有孵化器,加速器,中试及天使、风投、PE等基金综合配套功能,将打造成物联网传感技术与应用特色小镇

战略性产业园区

6

浙江云谷(磐石)数据中心

规划用地约50亩,由中国电信、浙能集团以及第三方天润尼雅(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发展大数据产业

战略性产业园区

7

虹桥电子信息产业园

总用地495亩,总建筑面积82.5万平方米,总投资10亿元

战略性产业园区

8

乐清市农业物联网平台

建成物联网统一监管平台、物联网企业应用平台、阳光农场应用平台

云平台

附件2 

数字经济重点培育提升企业

序号

企业名称

行业分类

主要代表产品

1

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仪器仪表制造业

电能表、燃气表

2

合兴集团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

3

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接插件、接插件端子、模具

4

环宇集团浙江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小型断路器

5

浙江致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电子元器件、汽车配件

6

新亚电子有限公司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信号传输线、工业类控制线材、高速数据传输线

7

金卡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仪器仪表制造业

物联网智能燃气表

8

国威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制造业

汽车配件(不含发动机)、摩托车配件

附件3

数字经济重点项目

序号

企业名称

项目内容

投资额

(万元)

1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国内外光伏电站项目、国内居民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以及智能制造应用项目

202000

2

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

年产1万套智能电网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装置终端应用产业化建设项目

186000

3

人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年产300万台新型永磁无刷无铁芯宽频智能节能电机系列产品建设项目

148000

4

合兴集团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智能工厂及信息化建设技术改造项目

2000

5

合兴集团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年产100万套汽车变速箱上的压力传感器部件技术改造项目

17010

6

台邦电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台邦机器人核心部件项目

31900

7

浙江美硕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年新增6亿元电气产品智能制造系统技术改造项目

21870

8

浙江正泰建筑电器有限公司

年新增1500万只墙壁开关插座及智能产品制造技术改造项目

2723.7

9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与能效管理的用户端电器设备数字化车间的研制和应用

26000

10

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

年新增50万只MINI SAS HD 高速存储连接器系列技术改造项目

2011

11

浙江科博电器有限公司

浙江科博电器有限公司生产及辅助非生产用房基建项目

18668

12

浙江佳奔电子有限公司

浙江佳奔电子有限公司生产及辅助非生产用房建设项目

10589

13

华仪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乐清华展光伏发电有限公司9MWp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7209

14

东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东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及辅助非生产用房基建项目

24805

15

中南仪表有限公司

中南仪表有限公司生产及辅助非生产用房建设项目

6400

16

浙江津达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津达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用房及辅助非生产用房建设项目

20000

17

大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高低压电器、电力设备、电力金具智能生产技改项目

4583

18

温州健坤接插件有限公司

年产8000万只LED连接端子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

1325

19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年新增2000万台(套)智能低压电器产品技术改造项目

2126

20

浙江联和电子有限公司

年产12亿只精密连接器生产技术改造项目

1100

21

浙江达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年新增1000万套器具开关技术改造项目

1100

22

国威科技有限公司

年产350万台汽车电动窗开关产品技术

改造项目

2900

23

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年产30万台智能仪表技术改造项目

2033

24

欣大电气有限公司

年新增1000万套小型继电器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

1700

25

乐清市人民政府

创建农业物联网示范市

2300

26

乐清市人民政府乐成街道办事处

中国移动4G全覆盖智慧乐清建设项目

16000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政协,市人武部,市法院,市检察院,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                   

乐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12月29日印发

乐政发〔2018〕63号 乐清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乐清市数字经济发展五年倍增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aip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