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 索引号:
  • 001008003013028/2018-151885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成文日期:
  • 2018-03-0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乐清市市政公用建设局2017年工作总结2018年工作思路

乐清市市政公用建设局2017年工作总结2018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18- 03- 01 15 : 43 浏览次数: 字体:[ ]

2017年工作总结

2017年是乐清市政公用建设局机构改革后正常运行的第一年,是全市市政工程建设推向纵深之年,也是市政工程建设任务最重、压力最大、困难最多、成效最为明显的一年。今年,市政公用建设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开启市政工程建设新篇章,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重要战略部署,在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实现了我市市政公用事业的一次大跨步、大发展、大奋进。

2017年市政公用建设系统建设项目共14项,其中市重点工程10项,面上项目4项,计划投资额6.885亿元,其中市重点项目投资5.935亿元,面上项目0.95亿元。截至12月底完成总投资12.4619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81.00%,其中市重点工程完成11.4477亿元,面上项目完成1.0142亿元。

(一)全面推进污水工程建设。

今年以来,市政公用建设局全力打好剿灭劣Ⅴ类水攻坚战,完成新建管网1223.58公里,完成投资8.33亿元,总量居温州首位。

1、注重“建”的措施,全速推进管网建设。一是精简流程“快速建”。通过打破原有委托设计、工程咨询、招标代理各环节之间的固有程序,将招投标的公示期和设计、咨询时间相结合,缩短项目前期时间。简化污水管网招标程序,将乡镇(街道)招投标平台的截污纳管工程投资额度从200万提升到1000万,合理利用全市各乡镇(街道)的招投标平台资源,缓解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压力。截至目前,已完成招投标109项工程、涉及资金4亿余元。二是加强监理 “优质建”。采取直接委托监理的方式,不断强化工程质量监督。乡镇(街道)根据自身工程项目数量,直接委托一家或多家具有资质的监理单位进场监理。同时乡镇(街道)牵头组织与工程利益无关的社会力量,建立工程质量监督小组,参与工程质量监督,以高标准质量的要求推进污水工程建设进度,促进截污纳管工作提速提效。2017-2018两年计划投资11亿元,建设污水管网1200公里(不含农办纳入的自建式农村污水项目),2018年上半年基本实现城乡污水管网全覆盖。截至2017年底,全市建成区村庄、进厂式村庄551个,污水管网已覆盖515个。三是提升能力“高效建”。全力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做到与管网收集能力相匹配。以乐清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翁垟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为着力点,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目前,已实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翁垟污水处理厂已进场施工;市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工程和大荆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工程建成。截至年底,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已投入资金2亿元。

2、突出“查”的方法,全力实施管网整改。一是城乡结合“彻底查”。成立4个污水管网排查工作小组,委托专业的检测单位,并与污水管网所在地村双委、村老协等力量进行联合排查,排查范围以4座污水处理厂的纳污范围为中心,覆盖551个村。对管网新建片区中污水管网存在的463处结构性缺陷,委托专业公司对其中60处重大的破裂、渗漏处采用局部内衬法进行修复;对管网老旧片区方面,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清掏和废除渗漏严重的化粪池。目前,已完成排查2000余公里。二是人机结合“科学查”。通过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采用CCTV管道内窥探测机器人、内窥镜技术检测和人工实地排查走访等方式,发挥科技和人工各自优势,精细、准确地对污水管网已覆盖的区域开展排查,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实行派单落实,相关部门和镇街针对涉及问题进行跟踪解决。特别是对全市村庄道路进行暗沟暗河排查,采用隔离网、种植水生植物等方式抓好源头整治。截至目前,共发现暗沟暗河40条。三是新旧结合“重点查”。将沿河及老旧城区污水三级管网、沿河重点污染商业网点、新建城区管网质量等问题列为排查重点,通过设计、施工一体化方式开展“旧管新接”作业,理清污水和雨水管道的接管井位、管径、标高和流向,提升污水入网率。如排查前市控公利闸断面周边的截污纳管工程多数已完工,但水质仍不达标,经排查发现断面上游截污纳管接户不到位和下游土地造成管网破裂,为此及时进行整改。目前已完成“旧管新接” 118处、约220公里。

3、讲究“管”的模式,全面保障日常运维。一是“常态化”督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不定期开展督查;市分管领导每半月开展督查、约谈;市人大、市政协定期组织代表、委员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市治水办和各专项行动责任部门采取“不定时间、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现场、直接检查、直接曝光”的方式,实行“每月一督查一通报”。同时强化日常巡查,每日对城区污水管网进行一次巡查,其他区域每周巡查1-2次。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督查26次、发通报8次;开展日常巡查217次。二是“智能化”检测。对全市污水管网进行智能监测布局,通过在污水管网窨井盖上安装超声波反射装置,将管道内污水流量实时传输到远程监控点,实现对污水管网的智能监管。按照管网疏通计划,定期对污水管网进行疏通养护,二级主干管主要由疏通车辆进行疏通,三级管网用人工方式进行疏通,发现管道漏水、破损等现象时立即予以修复。截至目前,通过智能检测已发现47个问题、已整改落实43个。

(二)大力补齐环卫工程短板。

2017年环卫工程计划建成市区蛎灰窑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污染治理及终场处置工程,完成乐清市有机物处理厂工程和乐清市餐厨垃圾收运及处置一体化工程的土建工程,乐清市第一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二期工程(飞灰填埋专区)完成场地清整、坝体工程,市区中型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工程和虹桥中型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工程开工并完成基础。

1、市区蛎灰窑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污染治理及终场处置工程。2017年5月,市里专门派驻城东街道工作组和重点工程专项巡察组帮忙解决蛎灰窑村历史遗留问题,至2017年8月2日,施工单位重新进场施工。目前该工程已完成彭润土垫、PE膜、土工布的铺设,完成了种植土、营养土的覆盖,完成绿化种植,完成投资1500万元,工程基本完工。

2、乐清市第一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二期工程(飞灰填埋专区)。项目最终选址雁荡田东。目前已启动前期工作,已完成预红线图、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

3、乐清市区中型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乐清市区中型生活垃圾转运站已完成工可及项目建议书的评审和批复、设备采购、施工图设计、环评等,2018年1月4日已完成土建招标,预计1月15日进场施工。

4、大荆垃圾填埋场整治与改造工程。已完成场地平整、老垃圾清运平整、地下水导排、防渗系统铺设、渗滤液导排管安装等内容,目前该工程已完工。

(三)全力加快道路工程进度。

1、市区城西大道一期工程。已完成35.62亩供地,0.267亩正在办理供地手续。已完成全程1200米砂碎石回填和塑料排水板施工;完成全程路基填方及路基矿渣堆载预压;完成潘湖溪桥、盖竹溪桥下部结构施工,完成两座桥的桥板预制;已完成全线路基贯通。

2、三环路延伸工程。已完成18.85亩供地,19.12亩正在办理供地手续。箱涵已建成,路基填方工程基本完成;顺利完成45次山体爆破,动态爆破石方约1.15万方,挖土方外运约2.5万方,机械凿石方约1.5万方,静态爆破约1万方。完成盖竹村、宋湖村共106穴坟墓迁移,拆除山园背神庙;完成盖竹村共19户33间房屋拆迁安置;完成电力线路改造和通讯综合管线迁移;完成盖竹溪桥315kva变压器安装工程;完成山脚处的防洪改行工程。

2018年工作思路

2018年市政公用建设局将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乐清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部署,大力加快市政工程建设进度,全力开创乐清市政公用建设工作新局面。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项目建设工作:

污水厂区项目:完成翁洋污水处理厂厂区建设,完成翁洋污水处理厂进水总管及尾水排放管建设;完成市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及扩容工程调试运行;完成虹桥污水处理厂三期、大荆污水处理厂二期及清江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前期工作。

污水管网项目:1、截污纳管工程计划投资3亿元,建成污水管网230公里。建成区村庄、进厂式村庄基本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平原地区部分自建式村庄有条件的,纳入市政污水管网系统。继续推进污水管网工程普查工作,实施改造补遗作业。2、编制屋面雨水、阳台雨水分流改造方案,逐步推广实施。3、建立基于乐清市地理信息平台上的污水设施管理系统,实现污水设施的可视化、空间化管理,对信息、数据进行有效的监测、模拟、分析和评价,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管理层次,节约管理成本,使规划和管理决策更为科学、快捷和准确。

道路项目:城西大道一期(三环路延伸至潘湖溪桥)工程建成,三环路延伸工程基本贯通。

环卫项目:建成乐清市区中型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开工建设乐清市第一生活(蛎灰窑)垃圾无害化填埋场生态修复工程;做好乐清市飞灰填埋场前期工作并争取2018年年底开工建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