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乐清 > 方志·年鉴 > 市志年鉴 > 乐清年鉴 > 2017 > 特辑
  • 成文日期:

2016年乐清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日期: 2018- 03- 12 15 : 08 浏览次数: 字体:[ ]

2016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乐清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总体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有效推进各项工作,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一、主要指标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经初步核算,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8.4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8.9%,增幅分别高出全省和温州平均1.4和0.5个百分点,居温州全市第2位。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46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404.24亿元,增长7.4%,其中工业增加值372.91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412.71亿元,增长10.9%。三次产业结构从2015年的2.7:50.5:46.8(年报调整数)调整为2.6:48.2:49.2,成功实现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转变。

(一)农业生产平稳发展。2016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32.97亿元,增长3.6%。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14.25亿元,增长5.9%;政策补助加大、机械化技术推广等多重因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3.55万亩,增长0.9%;粮食总产量达14.20万吨,增长2.6%;以铁皮石斛为代表的中草药材播种面积1.04万亩,增长3.3%;总产量2302吨,增长5.6%,其中铁皮石斛1520吨,增长2.9%。畜牧业生产总体低迷,年末生猪存栏10.60万头,下降6.8%;全年生猪出栏17.72万头,下降13.0%;猪肉产量13878吨,下降13.5%。

(二)工业经济运行稳定。2016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842.56亿元,比上年增长6.8%,增幅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产值1371.49亿元,增长7.2%;规上工业增加值292.83亿元,增长8.6%,增幅高出温州平均值0.7个百分点,居温州“四区两市”第1位。从内部发展看,支柱产业继续保持平稳,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61.3%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实现产值840.35亿元,增长6.6%,拉动规上工业产值增长4.0个百分点。

(三)消费市场继续活跃。2016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5.69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增幅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高出温州平均值0.7个百分点。从限上商贸企业来看,实现限上消费品零售额133.01亿元,增长15.2%;限上批零住餐销售额224.38亿元,增长20.3%。从内部行业发展来看,批发和零售业仍然保持较快增长,对全市贡献较大,实现限上批发业销售额112.14亿元,增长20.3%;限上零售业销售额101.37亿元,增长21.7%。具体看,受新房入住需求的刺激,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较快增长,实现销售额12.43亿元,增长17.5%;汽车类消费温和增长,实现销售额54.01亿元,增长5.2%,增幅比上年提高6.0个百分点。

(四)有效投资增幅回落。2016年,全市完成限上固定资产投资631.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增幅较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高出温州平均值0.8个百分点,完成温州任务的101.5%,增幅和完成率均居温州首位。从内部结构看,工业投资保持平稳,民间投资增幅回落。全年完成工业投资255.62亿元,增长15.1%,占限上投资比重从上年的40.0%提升到40.5%。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等工作继续推进,完成技改投资209.53亿元,增长15.3%;民间投资增幅放缓,完成民间投资444.00亿元,增长5.5%,增幅比上年回落12.4个百分点,占限上投资比重达70.3%,居温州第2位。房地产投资和销售均出现好转,完成房地产投资94.11亿元,增长16.9%,全年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同时房地产销售市场相对活跃,累计商品房销售面积131.38万平方米,增长54.5%,增幅高出温州平均值7.3个百分点。

(五)财政收入增速放缓。2016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28.19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2.23亿元,增长4.2%,增幅分别比上年回落4.4和3.3个百分点,均低于温州平均水平3.1和3.5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增长缓慢,增长仅1.9%。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三大税种中,增值税增长1.6%,营业税(包括改征后增值税)下降0.3%,企业所得税下降2.9%。财政支出增长快速,民生支出保障有力。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6.21亿元,增长22.7%,增幅比上年提高9.2个百分点。民生类支出合计66.56亿元,增长21.8%;其中教育支出增长9.5%;医疗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21.0%。

(六)外贸进出口持续低迷。2016年,全市外贸进出口(含一达通)总额132.16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进口总值4.21亿元,下降14.0%,降幅比上年扩大13.8个百分点;出口总额127.96亿元,增长2.1%,全年基本维持在低位运行。从出口方式来看,一般贸易出口120.50亿元,增长0.6%,占出口总额比重达到94.2%,比上年下降2.7个百分点。从出口市场来看,占比前三分别是向欧盟出口22.76亿元,增长3.3%;向东盟出口17.62亿元,增长8.3%;向美国出口13.02亿元,增长9.2%。

(七)居民收入稳步增加。2016年,乐清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263元,比上年增长8.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43元,增长8.2%,增幅比上年分别下降0.4和1.6个百分点。从收入结构上来看,工资性收入占比提高、增幅最快,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比重分别达到49.9%和68.7%,分别比上年提高0.6和0.2个百分点,增幅也分别高出总收入增幅1.0和1.8个百分点;受宏观经济低迷影响,经营性收入增幅偏慢,分别仅增长6.6%和7.3%,比上年回落0.8和0.1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现成效。“去库存”效果显著,全市商品住宅中房开项目(不包括村安置留用地项目)住宅库存量为4310套,建筑面积66.74万平方米,去化周期已从2015年底的17个月,下降至2016年底的13.18个月,处于合理区间内。“去杠杆”稳妥推进,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48.4%,比上年下降4.1个百分点。“降成本”成效初显,2016年,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财务费用为1.42元,比上年减少0.44元。

(二)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稳步推进。科技投入加大,全市规上工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达20.32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增幅比上年高出5.3个百分点,快于主营业务收入增幅7.2个百分点。加大企业新产品研发力度,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369.15亿元,增长11.7%,新产品产值率26.9%,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转型升级的成效有所显现,全年规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7.7万元/人,比上年提高0.9万元/人。领军和高成长型企业拉动明显,全市29家领军型企业实现产值359.48亿元,增长8.8%;38家高成长型企业实现产值60.16亿元,增长26.8%,增幅分别高出规上工业平均值1.6和19.6个百分点。

(三)产业结构调整持续优化。随着近几年推进服务业发展步伐,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提高,服务业经济对总体经济的拉动作用越发增强。2016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9%,增幅高出温州平均值0.5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49.2%,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服务业拉动经济增长5.1个百分点,贡献率达57.1%,均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从行业发展来看,房地产业和营利性服务业的快速增长成为拉动服务业提速的主要动力,2016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全市房地产业增长11.0%,直接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互联网+”和信息经济的引领作用显现,带动全市国家重点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88%,使得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9.1%,直接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

  三、经济运行仍面临较多困难

(一)企业经营状况仍较为困难。2016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出口一直处于低位运行。剔除1、2月份,其余月份出口增速在0.2%—4.7%间徘徊,均低于工业总产值增速,全年仅增长0.2%,低于上年1.4个百分点,低于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7.0个百分点,工业出口对产值增长拉动明显降低;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6.86亿元,下降3.4%,降幅比上年扩大0.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69家,比上年增加6家;亏损企业亏损额达3.36亿元,比上年增长130.9%。劳动者报酬增长7.6%,月平均报酬比上年提高340元,用工成本的增加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

(二)有效投资后劲仍然不足。投资增速持续下行,全年限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速较上年回落3.1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仅增长5.5%,比上年回落12.4个百分点,占限上投资比重从上年的75.8%回落到70.3%,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比上年下降62个百分点。大项目的支撑力度不断减弱,全年5000万元及以上新开工项目个数比上年下降17.7%,完成投资额比上年下降15.5%。

(三)服务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2016年,全市规模上国家重点服务业企业86家,仅占温州全市的10.9%,营业收入26.55亿元,占温州全市的6.3%。总体上看,服务业企业规模明显偏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尤其是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其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还有信息化时代带来的信息软件业需求不断扩大,但这些行业发展规模还需要进一步壮大。

 四、建议

(一)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合理降低企业杠杆率,着力化解房地产库存,多举措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快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统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关键性举措,为保持全市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提供强有力的工作保障。

(二)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提升发展电气产业,推动从中低压产品为主向高压、特高压、智能电气产品方向发展,从加工制造为主的低端制造环节向高端品牌营销环节攀升;加快正泰传感科技产业园、德力西智能电气产业园、人民集团高新产业园、海洋经济产业园和医岛小镇等项目建设,推动高端制造、信息经济、临港产业、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强领军型和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深入实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持续深化驻企服务工作,全面落实各项助企扶工政策;有效防范化解企业“两链”风险,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提高应急转贷资金利用效率。

(三)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业态。加快推动要素资源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引导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转型,深入推进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努力培育服务于先进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快“电商换市”步伐,开展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市和示范村创建,强化电商人才引进和培育。发展现代物流业,以“两园五中心”物流业空间集聚平台建设为抓手,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物流业经营主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