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乐清 > 方志·年鉴 > 市志年鉴 > 乐清年鉴 > 2017 > 特辑
  • 成文日期:

2016年乐清市城镇居民收入情况分析

发布日期: 2018- 03- 12 16 : 10 浏览次数: 字体:[ ]

 乐清市20个城镇居民调查小组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乐清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0263元,比上年增长8.4%,增速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

 一、收入结构分析

 1.工资性收入领涨,总体占比最大。在《劳动保障法》和社会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通货膨胀等多种因素下,职工工资上涨。2016年,乐清市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5062元,比上年增加2201元,增长9.6%,增长速度远高于其他细项收入,占居民可支配总收入的49.9%,对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最大,是拉动整体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2.经营净收入增长放缓,持续乏力。在国外金融环境萧条、国内需求不足、材料成本上升、劳动用工成本不断攀升,而产品价格得不到相应提高的情况下,以及企业利润空间有限的大环境下,城镇居民经营性收入增长持续乏力。2016年,乐清市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6100元,增速为6.6%,与上年的7.4%相比放缓。乐清市小微企业经营利润空间2016年不断被压缩,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小微企业甚至以倒闭告终,致使本年度经营净收入提高缓慢。

 3.财产性收入增长放缓。2016年,乐清市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10792元,比上年增加726元,增长7.2%,占可支配收入的21.5%。近年来,乐清市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增长速度放缓,两方面因素对作为财产性收入的大头——房租收入影响较大,一是由于近年来互联网购物的兴起,对实体门店打击较大,商铺租金直线下降;二是较大的房租基数制约了上涨空间。而商务办公套房市场的兴起和“大拆大整”行动推高厂房租金价格,成为推动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4.转移性收入平稳增长。2016年,乐清市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8309元,比上年增加610元,增长7.9%,占可支配收入的16.5%。2016年全国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增长减速,乐清本地企业职工退休待遇平均增长6.5%左右,是12年来养老金调整比例首次低于10%。另一方面,经济大环境的萧条和竞争压力逐年加大的情况下,外出经商人员寄带回家收入不甚理想。

二、促进城镇居民增收的对策

(一)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动城镇居民整体收入增长。1.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促进劳动者报酬与政府、企业所得协调增长。一是要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在不损害市场效率的前提下,确定合理收入分配比例,建立居民收入与政府、企业所得协调增长机制,改变占有资本、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政府和企业在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得的增速长期高于劳动者报酬增速的现状。二是将居民收入合理分配指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刚性、长期约束性指标、纳入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的目标考核体系。同时,将考核结果定期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以推动职工工资水平的提高。2.加大调控力度,促进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一是要强化税收调解措施。一方面,从提高居民收入的角度,清理政府针对企业的各种不必要收费,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另一方面,落实各种退税、减税政策,并在地方政府有权调整的范围内,通过减免税费等手段减轻企业的税费负担,使企业在维持自身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有能力保证职工工资的增加。二是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在公共财政框架内优先安排百姓关心的医疗、就业、社会保障、扶贫帮困等方面支出,并将民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列为刚性约束指标,实现城镇居民收入的较快增长。三是加强对物价的宏观调控和监测预警分析,根据价格变动情况及时出台相关补贴政策,确保城镇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和基本生活不因物价上涨而受到影响。

(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促进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增长。1.建立健全社会保险体系,提高社会保险水平。适时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逐步形成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要着力提高城镇医疗保障水平,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地方补贴标准,提高医疗费用基金支付比例,逐步取消最高支付限额。稳步提高失业人员失业待遇水平,探索建立事业保险金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最低工资标准相挂钩的机制。2.财政民生支出,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

 要适时提高城市生活最低生活保障,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根据乐清市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及时调整城市低保补助标准。同时,要完善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与城乡困难群众生活补贴机制。建立针对教育费用负担沉重的家庭,通过采取社会捐赠、银行助学贷款等方式,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防止贫困的代际传递。3.发展社会互助组织,多方面开拓投资低收入群体增收渠道。设立爱心救助基金,在各大型公共场所设立捐助点、吸引统筹社会资源。发挥市慈善基金会、市红十字会、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慈善组织的典型示范作用,以此救助低收入家庭。号召高收入群体承担社会责任,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增强社会救助责任感,带动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帮扶低收入群体增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