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乐清 > 方志·年鉴 > 市志年鉴 > 乐清年鉴 > 2017 > 中共乐清市委
  • 成文日期:

综述

发布日期: 2018- 03- 12 16 : 43 浏览次数: 字体:[ ]

201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38.4亿元,同比增长9.3%;财政总收入128.19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和12.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5.69亿元,同比增长3.0%;限上固定资产投资631.56亿元,同比增长13.7%。规上工业总产值1371.49亿元,同比增长7.2%;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50290元和27005元,同比分别增长8.5%和8.5%,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领先领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深化省级工业强市建设,综合评价居全省工业强县(市、区)第5位,获评省工业强县(市、区)建设先进单位,其中结构调整指标居全省第一,被列为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市、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特色基地。推进“四换三名”“三转一市”,上市企业、新三板企业总量均居温州市第一。加快15个重点小微园建设,小微园建设考核连续两年居温州市第一。防范化解企业金融风险,构筑“政银企法”四方联动机制,金融风险总体平稳可控。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建成一批重大现代服务业项目,打造温州市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旅游业快速发展,实现旅游总收入137.56亿元,雁荡山入选“最美中国景区”,中雁荡山获评“国家水利风景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商品住宅库存去化周期缩减;网络经济发展迅速,建成4个电子商务园区。发展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持续推进农业“两区”建设,铁皮石斛产业成为温台地区首个产值超18亿元的农业全产业链集群。

改革创新成效显著    突出创新引领,规划建设6个特色小镇,雁荡山月光小镇列入省级培育名单,建成一批国家、省级科创平台。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农房抵押贷款列入全国首批试点,农房抵押贷款余额51.22亿元,居全国第一;柳市镇列入国家首批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连续5年被评为省小城市培育试点考核优秀单位;省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扎实推进,全面建立了工业企业“亩产效益”评价体系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机制;推进“五张清单一张网”建设,在温州市率先开展“第五张清单”改革,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度、授权率均居全省前列;完成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确立了14镇3乡8街道的行政区划格局。推进有效投资,强化重点项目征地拆迁“清零”行动,先后集中开工四批百亿重大投资项目,疏港公路、大门大桥二期等工程实现贯通,甬台温高速复线、港区铁路支线等工程加快建设,奥特莱斯商业广场等一批重大项目有力推进。切实做好招商引资、乐商回归工作,浙(乐)商回归资金78.18亿元,同比增长3.4%。

环境面貌切实改善     在全省率先启动并获批市域总规修编,重点规划建设了135平方公里、集聚人口超百万的“一心两翼”现代化中心城市。城市中心区新文化中心等标志性项目加快建设,“八纵十横”城市道路网初步形成,文化商业精品休闲区和宜居宜业滨水休闲区两大时尚慢生活区基本形成。拉开南翼柳白新城框架,推进中国电工电器城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北翼港口新城完成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启动建设,乐清湾港区一期南区开港运营。统筹打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环境综合治理组合拳,完成“五水共治”投资31.61亿元,建成各类污水收集管网531.4公里,成为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市)创建单位;累计完成违法建筑处置308万平方米,完成“三改”285万平方米 ,其中城中村改造147.1万平方米,盐盆街道、淡溪镇创成温州市“无违建创建先进乡镇(街道)”。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省级暗访考核,成功拿到创国卫“入场券”,创成省级园林城市。美丽乡村加快建设,淡溪镇获评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乡镇。

民生社会不断进步     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和十件为民办实事项目,推动创业就业富民,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全面消除家庭年人均纯收入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五险”参保人数和住房公积金建制人数不断增加。加快省教育现代化市创建,创成国家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宋湖里坊文化创意街区列为省文化创意街区创建试点,获评中国硬笔书法名城。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公共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能力,市人民医院扩建和市三医迁扩建等工程加快推进,创成省级卫生强县(市);深化计生强基创优工程,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人口计生重点指标大幅改善。群众体育蓬勃发展,体育产业迅速兴起。广电事业加快发展,市域平原地带无线数字广播电视信号实现全覆盖。加强法治乐清建设,开展法治乡镇(街道)、法治基层站所等创建工作,社会各领域法治水平得到提升。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统筹抓好食药品监管、安全生产、消防、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安全工作,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均下降;抓好信访维稳,圆满完成G20杭州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重大活动维稳安保任务,实现省平安县(市、区)“七连创”。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高度重视市委自身建设,精心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严抓好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乡镇换届选举。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从制度上规范干部选拔任用,不断提升班子整体功能。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推行“三法一公约”运行机制,狠抓“除恶治霸”,基层党建展现新气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抓好省委巡视整改落实;加强作风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推进正风肃纪,整治“四风”突出问题,“万人双评议”和农村基层作风巡察、重点项目巡察等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三公”经费得到下降;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共立案 510件,其中大要案11起,党政纪处分491人次,移送司法机关12人,有效净化了政治生态。坚持正面引导、有效管控,打好意识形态领域主动仗,建成村民中心64个、农村文化礼堂26家。深化“同心同行·共建和谐”活动,提高宗教工作水平。同时,市委坚持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注重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大、政府、政协依法履行职能,巩固发展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党管武装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形成了上下同欲促发展、齐心协力干事业的大好局面。


(本文有删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