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乐清 > 方志·年鉴 > 市志年鉴 > 乐清年鉴 > 2017 > 乐清市政府
  • 成文日期:

综述

发布日期: 2018- 03- 14 10 : 54 浏览次数: 字体:[ ]

  坚持经济转型不动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大多数位居温州市前列,继续保持着顶梁柱和排头兵的地位。201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38.4亿元,年均增长7.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2亿元,年均增长11.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7%;限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9.7%。制造业加快转型。省级工业强市综合评价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五,成为全省两化深度融合综合性示范区和信息经济发展示范区,位居全国工业百强县市第28位。电气产业成为温台地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新增上市企业3家、新三板企业15家、“个转企”5905家、“小升规”671家、“企转股”43家,拥有规上工业企业1111家、超亿元企业218家,3家企业入选省“三名”培育试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2家、省级企业研究院9家。创成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工业设计基地被评为省级示范基地,温州乐清产业园正式挂牌。服务业加快转型。南虹广场等一批重大现代服务业项目建成投用,打造温州市服务业集聚示范区3个,三产占比从39.1%提高到49.2%。雁荡山月光小镇列入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名单,全市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6.3%。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建成一批文创园、电商园、众创空间,宋湖里坊被认定为首批省级文化创意试点街区,成为中国电商百佳县市。农业加快转型。建成高标准农田16.6万亩,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建成清江北塘、石帆霞雪等现代农业园区,雁荡茶叶、智仁竹笋、淡溪杨梅、仙溪花卉苗木等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态势良好,获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铁皮石斛生物产业基地、省级农业产业集聚区。

坚持产城融合不动摇,城市形态不断优化。乐清城市框架持续拉开,中心城区加速拓展,柳白新区加快建设,港口新城完成规划编制,城市化水平达67%。功能品质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八纵十横路网和三纵二横绿带基本建成,旧城“二区五路”完成改造。乐白路延伸、环城东路延伸、清远路延伸、东山路、五环路一期等交通治堵工程建成通车,新增公共停车位6317个,投放公共自行车5750辆、使用量达1105万人次。市政设施逐步完善,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投用,新建市政燃气管道56公里。交通路网进一步完善。104国道虹桥过境段改线、雁楠公路乐清段、中心大道北白象段一期、疏港公路南岳至乐成段、大门大桥二期、旅游环线一期等工程建成投用,乐清湾港区一期工程实现开港。要素支撑进一步增强。建成500千伏乐清变和一批220千伏、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正泰农光互补发电站和85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新增垦造耕地1.2万亩,完成批而未供土地清理1.4万亩、供而未用土地清理3.3万亩、城镇低效土地再开发5696亩。招商引资和乐商回归成效明显,路之遥·奥特莱斯商业广场、正大新生活城市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有力推进,乐商回归到位资金31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

坚持专项治理不动摇,环境面貌不断改善。乐清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好环境专项治理系列组合拳,环境面貌不断改善。治水成效明显。楠溪江引供水工程和虹桥、大荆等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城市给水管网改扩建工程完成并网,建成各类污水收集管网1850公里,新建改建供水管网600公里,主要河流水质有较大改善,成功夺得全省治水最高奖“大禹鼎”,成为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市。拆违治乱成效明显。拆除处置违法建筑1440万平方米,完成“三改”面积1580万平方米,腾空拆除危旧房690户,整治“四无”生产经营单位1.8万家,创成温州市级无违建镇街2个。污染治理成效明显。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深入推进,环保产业园区建成投用,完成燃煤锅炉淘汰改造600台,淘汰黄标车1.3万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削减,预计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17.8%。绿化美化成效明显。新建改建滨水公园78个,新增城镇绿地面积6450亩、城市慢行绿道28公里,创成省级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柳市创成省级园林镇。农村垃圾减量化处理省级试点顺利推进,建成美丽乡村精品线3条、精品村41个,淡溪镇获评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乡镇。

坚持民生普惠不动摇,发展成果不断共享。十大民生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顺利完成,市财政用于民生领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2%,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9%和9.7%。社会保障得到强化。创成省首批创业型城市。新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数10.5万人、住房公积金参建人数8.3万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达507家。深入实施扶贫攻坚行动,全面消除年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4600元的低收入农户,完成农村困难家庭危旧房改造1141户。落实用地指标631亩,解决农村住房困难户1.97万户。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建成投用12所中小学校和9所公办幼儿园,省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94.4%,等级幼儿园覆盖率达88.1%,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31个,市图书馆、文化馆、新体育中心等公共文体设施建成投用,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市复评,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科普示范市。竞技体育创造佳绩。建成市二医、市三医迁扩建工程,创建省等级卫生院20家,创成省卫生强市,通过创国卫国家级暗访考核。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人口计生重点指标大幅改善。外事侨务、对台、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新成绩。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统筹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生产、消防、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安全工作,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全面下降,圆满完成G20杭州峰会等重大活动维稳安保任务,成功实现省平安县市“七连创”。

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政府效能不断提升。重点领域改革力度加大。成功列入省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和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农房抵押贷款列入全国首批试点,累计列入省级改革试点项目20项、国家级改革试点项目4项。行政许可、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分别减少46项和41项,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度、授权率均居全省前列;柳市列入国家首批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连续五年被评为省小城市培育试点考核优秀单位。法治政府建设力度加大。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2201件。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切实加强行政复议应诉工作,撤变率和败诉率明显下降。推行综合行政执法,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廉洁政府建设力度加大。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三公”经费年均降幅达18%。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累计查处违纪违法案件1934件,挽回经济损失5273万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