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日报
|
概述 2016年,乐清日报社以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第一传媒”为目标,按照“新闻+服务”的理念,立足主业,突出重点,加快“三端融合”发展步伐,做大做强全媒体矩阵平台,全面打响了“乐清日报不仅仅是一张报纸”的品牌影响力。年末,乐清日报旗下用户数达539万,仅浙江新闻客户端乐清频道用户就超过63万。 主题宣传报道 2016年,围绕“十三五”“两学一做”“比学树”等中心工作及“G20峰会”“抗台”“大拆大整”等重大事件,精心策划,创新报道形式,综合运用专版、专刊、组合式报道、评论、图表、视频等多种手段,优化版面表达,将报道做出声势、做出效果。提前半月策划G20杭州峰会报道,出台24小时滚动报道预案,从8月24日—9月7日转载重量级文章,推出多个特刊。同时,拥有539万用户的乐清日报全媒体矩阵也全程同步参与,转发了峰会报道,两天全媒体矩阵的点击量30多万人次。11月30日,推出了8个版的“大拆大整”特刊,通过消息、通讯、评论、图片、视频等多种报道手法,立体式全方位地报道这场“大拆大整”战役。乐清发布公众微信号、浙江新闻APP乐清频道、乐清+APP等平台纷纷推送特刊内容,获得了读者和网友的广泛关注,总点击量超过60万人次。12月26日,市党代会启幕,乐清日报社充分发挥全媒体矩阵优势,运用文字、图片、音视频、VR等多媒体形式,通过《乐清日报》以及浙江新闻APP乐清频道、乐清+APP、中国乐清网网站、中国乐清网微信、乐报微视、乐清发布微信等多个平台进行播报,为市民、网友打造全视角、第一手的即时新闻,将党代会这一重要活动全景式展现在市民眼前。党代会开幕当天直播的总点击量近100万次。 民生报道 加大了民生新闻策划力度,打造原创深度内容,创新报道形式和视觉呈现。推出的“旭阳路草坪违停事件”“捷豹事件”“中心大道的‘麻花脸’为何治不好?”“蒋爱芬的诚信之旅”等民生报道,获得了广泛关注和好评。在做好新闻的同时,积极打造报网互动平台,5月10日,推出了网络视频脱口秀《全说相对论》,节目发布至年底点击率多次超过10万。5月26日,又推出了《面对面》原创视频脱口秀,让新闻当事人及采访人和有关人士,面对面述说新闻背后的故事。“e点爱”智慧公益平台目前已发起40余项公益项目筹款,共筹得近600万元善款,体现了乐报人“新闻为民”的报人情怀。通过打造原创和精品内容,乐清日报公共服务报道《15岁少年为何被粗铁链锁住脖子》和摄影作品《台风考验新生命》分别获得2015年度浙江新闻奖二、三等奖,实现了办报以来的新突破。 营销服务形式 报社创新合作形式,在版内版外两个维度上强化增值服务,实现了明显的增量。策划部门镇街的工作宣传,依托采编力量,灵活安排特刊、专版、系列、专栏和日常版面的重点报道,使版面宣传更契合用户的需求。发挥媒体优势,链接各方资源,为他们策划了大量有影响力的活动。将部门的版面工作性宣传和硬广打包,签订全年框架性协议。提供微信微博、网站代运营等增值服务。全市25个镇街,除柳市镇单独办有今日柳市周刊外,其他24个镇街和15个机关部门均签订了全年战略合作协议,全年来自镇街、部门的总收入超过1500万元。同时,乐清日报首次进入党报党刊序列,发行量增加20%,并列入各单位考核。乐清城市网除了常规媒体宣传和活动策划外,经营重心逐步向新建项目转移,将巨量用户资源和新媒体流量变现,推出了亲子乐、城市农场、人才网、车友会等项目。创新思路、拓展空间,继续在活动营销、电子商务、实体产业等方面发力。继续办好乐报嘉年华大型系列活动,承接执行各类活动,提升媒体品牌影响力,扩大市场份额。2016年组织了全国媒体雁荡石斛采风行、国际美食节、城市生活博览会等大型活动。乐报小记者团通过几年的发展,链接了大量商家和学校、用户资源,初步构建起了一个以中小学生为核心的资源整合、聚集平台,加速了在教育培训产业的布局。保利乐立方影院在年底顺利首映。文化综合体正在等待交付,将向市民提供多元化的文化娱乐服务。乐清日报社的新闻+服务、媒体+产业的布局已初步成形。 《乐清湾城市周刊》 4月份推出。周刊通过报道、活动等形式积极进入乐清生活的各类圈子,充分借鉴、利用新媒体技术,把提升用户黏度摆在首位,把周刊打造成面向社区、社团、社群的社交化平台。同步开通了网络版,构建与用户的交互渠道,探索线上线下真正融合的新商业模式。“互联网+乐清湾城市周刊”项目获第三届全国县市区域报经营成功案例银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