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越幼师风采】张倩倩:一个小男孩改变了我的教育观,谢谢亲爱的孩子!
一个小男孩改变了我的教育观,
谢谢亲爱的孩子!
记得青年学者孙云晓著的《向孩子学习》一书里曾经提到,欣赏孩子的优点是向孩子学习的首要条件。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孩子的创造是预知未来的,向孩子学习,与孩子互相汲取对方的力量,尊重孩子生命发展过程中的独特规律,尊重孩子的成长需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与孩子一起成长。这应该是激励现代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动力。请聆听乐清市中心幼儿园张倩倩老师与小男孩蔡小泡的故事。
入职前的困惑
入职的第一年,我带新小班。开学第一天的场景令人记忆犹新:班上的一个男孩子因为拉肚子来不及把大便拉在裤子里了,我协助他一起处理。当时那触目惊心的一幕令我难以忘怀,无助的我,急忙向保育员阿姨寻求帮助。那年我21岁,大学刚毕业,自己还是个刚出校园的孩子,还没学会给孩子擦屁股,换裤子呢。这件事让我开始怀疑人生:难道我辛辛苦苦考上编制就是为了当保姆吗?我大学学的专业知识是干嘛用的?那段时间,我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上班,常会质疑自己的工作价值,我的人生意义难道要在给小孩“换裤子”、“洗屁股”中实现吗?
答案显而易见,当然不是!了解幼儿园老师职业的人都知道,我们幼师是有专业素养的,而且学问可深着呢!
遇见后的惊喜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一位男孩,是他,让我对幼儿园工作产生了极大的转变。
他的名字叫蔡小泡,很聪明,但很调皮好动。小班刚入园,其他孩子们都在适应新环境、处于入园焦虑的时候,他不寻常,第二天入园就不哭不闹,对班级的玩具极感兴趣。刚开始,我和搭班林老师都感到很欣慰。
可是好景不长,当大家都稳定下来了,他开始制造麻烦了。班上时不时有孩子被他弄哭,经常有小萌娃挂着鼻涕来告状:张老师,蔡小泡抢我玩具。不仅如此,还和男孩子打架,他在同龄中属于人高马大,经常把同学弄伤,其他家长常在微信上向老师告状。那段时间,真是一听到“蔡小泡”的名字,我就头痛,以至于小朋友一喊“蔡小泡”的时候,我的神经高度紧张,眉头不由自主地皱了起来。
在一次次批评声中,泡泡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变本加厉”。老师批评他,他还表示无所谓,觉得自己就是这个样子了,小朋友都不愿和他玩。特别是在我参加团队赛课的时候,我在班级里试教,我抛出一个问题,蔡小泡经常给我各种五花八门的回答,让我很头疼。
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带孩子们在户外晒太阳时,耳边又响起了熟悉的告状声“张老师,蔡小泡在搞破坏.......”当我正想过去批评的时候,我看到泡泡认真凝重的小脸蛋,在观察着什么东西,手上拿着一个小树枝在泥土里钻洞洞,持续了整整五分钟。我把在喉咙里的话咽了下去,我很惊叹他的注意力竟能坚持这么久。突然,从泥土里爬出一只小蚂蚁,蔡小泡兴奋地叫着:“蚂蚁蚂蚁!"我蹲下身问道:“泡泡,你在干什么?”他说:“我在找蚂蚁”“你找蚂蚁做什么?”“妈妈说蚂蚁在地下”接着泡泡继续去寻找蚂蚁了。留下了我一人在原地思考着......
事后,我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告诉了蔡小泡妈妈,妈妈告诉我:昨天给他讲故事,讲了蚂蚁王国的故事。她说:张老师,你发微信过来,我还以为他又闯祸了呢......听到老师表扬他的孩子,妈妈表示特别的开心。
静待花开,携手成长
从那以后我决定开始重点关注蔡小泡的行踪。当孩子们传来告状声的时候,我会先等一等,蹲下来,用孩子的视角来看看他的世界。蔡小泡对动物和大自然特别地感兴趣,我抓住了这个点,我发现在班级里讲动物世界的时候,他听得格外仔细。对于动物,他懂得比别人都多。我请他当小老师,给小朋友们讲讲动物。慢慢地,他越来越自信,身边也多了好朋友。
试想,如果当时的我二话不说冲过去就是批评,会发生什么?没错,我剥夺了他探索世界的机会,我可能不会有机会发现他认真的一面。对,我们大人往往缺少耐心,太容易着急了,总会忙着去批评孩子,对于孩子发生的争执总是刨根问底。、其实孩子需要的只是我们提供适宜的场地、充足的时间,适宜的工具,供他们自由自主的探索真善美的世界。
我想,在我未来的工作生涯里,会与更多的“蔡小泡”一起成长!
谢谢亲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