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乐清教育局 > 教育信息 > 媒体关注
浙江新闻客户端:青蓝相接 薪火相传!乐清市职产教融合推动黄杨木雕产业传承发展
时间: 2019- 10- 11 信息来源: 信息中心 字体:[ ]

日前,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举行“青蓝相接,薪火相传”2019年黄杨木雕专业非遗传承系列活动。从2014年至今,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立足乐清黄杨木雕产业,开设黄杨木雕专业,将学校教育和产业发展无缝对接。

    

高公博工作室挂牌成立

国庆前夕,高公博大师工作室落户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公博将为该校200多名黄杨木雕专业的学生授课、讲座,并以工作室为平台,积极开展各类活动,推动乐清木雕艺术的发展。近些年来,高公博大师在创作之余,还致力于推动培养年轻的木雕传承人。2017年,高公博工作室和浙江纺织服装学院合作开设了木雕艺术传承班;作为上海同济大学兼职教授,与学生亲切交流木雕艺术;被聘为宁波市文艺大师,积极推动宁波木雕与国内外木雕艺术的深入融合发展。 

与前几次的高校合作不同,这次高公博大师将传承落户在乐清市职。在“大师工作室”授牌仪式上,他觉得肩膀上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高公博说,工作室落户学校后,他会在培训乐清木雕人才以及推动乐清乃至浙江的木雕艺术上尽到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在交流和传承上,高公博大师将定期为这些木雕艺术学习者授课讲座,还将邀请更多的艺术大师到学校来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带来艺术文化灵魂上的“碰撞”。 

一路走来,高公博在传授技艺的同时,也给青年人带来了激情和希望。“木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我们要培养年轻人对木雕艺术的认识,特别是从工艺手法到艺术创作的理念全面了解。我们不是重复过去,而是创作未来!”高公博希望为热爱木雕艺术的学生架起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桥梁,能帮助他们在木雕艺术上,实现从技术到艺术上的飞跃。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主任郭艺接受采访时指出,非遗大师工作室与学校联动,对于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实践育人、传承工匠精神的理念,并对推动非遗进校园具有积极意义。学校依托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打破以往民间艺术世代相传、言传身教的传统,借助新媒体、新渠道将传统文化与时代创新潮流相结合,让内容更丰富、传播更新颖、传承更科学,为非遗文化的大放异彩创造新空间。同时,通过技艺的传授,达到文化技艺传承创新和培养“职业人”的目标,可以把传承传统技艺工作做实、做强、做大,实现学生、学校、大师工作室三方共赢。

    

拜师仪式连办四年

9月28日是孔子诞辰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拜师仪式在乐清市职报告厅举行。该校学生李敏绮、詹宇航、林冠旭、胡可、侯嘉杰等五位同学与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牟湘波、王艺、王献存等三位大师分别结对。

“青蓝相接,薪火相传”拜师仪式在该校已经连续举办四年,深受师生欢迎。拜师仪式现场,三位老师端坐在椅子上,由学生手捧芹菜、莲子、红豆、红枣、龙眼、干瘦肉条等6种礼物,献赠师傅,并向师傅三鞠躬,每次鞠躬都有着传统而丰富的含义。仪式上,师傅赠予学生一份三件套的黄杨木雕专用刀具,寓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饱含着师傅“传承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谆谆教诲。

回想起当天的拜师仪式,学生候嘉杰仍兴奋不已。这名学了两年多黄杨木雕的男孩,虽脸上还有羞涩,但对雕刻技术的理解日趋娴熟。“在学这门手艺前从没接触过黄杨木雕,现在越学越有味道,能把一块笨拙的木头雕刻成形态各异的作品,这种过程的蜕变,让人喜悦,也让我深深爱上了这门指尖上的艺术。”侯嘉杰说, 要想学好木雕这门手艺并非朝夕之间,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接下来不仅要修炼指尖功夫,打下扎实的基础,还要博采百家之长,融会贯通,创作出属于自己风格的作品。

从事黄杨木雕30多年的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牟湘波已是第二次参加拜师仪式,对于新收的弟子,给予了更多的期望。牟湘波说,黄杨木雕这门传统技艺,需要在长时间的反复实践中感悟木质纹理,在不断学习中提升艺术的修养,从而达到心手一致,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创作出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一直在黄杨木雕创作一线的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王献存,还是乐清市职的一位木雕老师,这已是他连续两年有学生拜入门下,“我跟学生们说过在校好好学习,学得一门手艺作为事业也好,兴趣也罢,当你用自己的想法完成一件作品时,你就会获得成就感,不会枉费在校这几年的学习和努力。”

该校艺教学部主任柯丽蕾说,通过拜师仪式,让更多的国家级、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走进校园,与学生交流创作心得,帮助学生提高技艺。同时,学校通过师徒相授的方法,引进更多的社会优质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木雕技艺的要领,感悟木雕创作的魅力,把手工技艺一代代传承下去。 

首发木雕文创作品

乐清市职黄杨木雕工厂作为乐清文化旅游产品的研发基地之一,首次展出20多件精美的木雕文创作品,颇为吸引眼球。

近年来,乐清市职按照“依托文化发展旅游,依托旅游创造品牌,依托品牌壮大产业,依托产业反哺文化”的思路,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推动文化资源宜游化开发,打造文旅融合的品牌产品。

“首先向大家介绍的是黄杨木雕作品《十二生肖》。”随着柯丽蕾老师娓娓道来,一件件精美的文创作品通过PPT展示在大众面前。

《十二生肖》作品由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艺术总监、浙江省首席技师、浙江省工艺美术

作品“利市鼠”,源于民间俗语“大吉利市”,鼠在十二生肖排第一,用拟人的手法,让老鼠穿上镶满铜钱的财富装,以拱手传统礼仪笑迎四方宾客,将吉祥和财富的祝福奉上。作品“如意蛇”,把蛇拟人化的创作,将蛇刻画成一条美女蛇宝宝,头上还带着迷人的蝴蝶结。它缠绕在灵芝如意上,作品寓意着事业横向发展的稳定,生活幸福安康。

在《十二生肖》的创作中,高敏娴熟地运用了黄杨木雕传统的圆雕技法,辅以装饰性雕塑和抽象的创作元素,在传统中彰显着浓郁的现代雕塑质感,在雅俗中展示着情趣的艺术魅力,在品鉴中凝聚着民间的吉祥寓意。

温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李向乐从黄杨木雕专业成立之初就在学校教学生创作,这次他带来的作品是《人体变形笔架》,作品以女生躺在平底上,身体呈S型设计,造型简洁大气,非常富有美感。

“青蓝相接,薪火相传”不仅有老师作品,学生也有不俗表现。黄博策设计的《一路向前》、孙晶晶设计的《路在何方》、方圆设计的《包》等作品,都展出了新生代木雕人的独特思维以及当代时尚的审美观。书签《一鸣惊人》是校研发团队运用乐清细纹刻纸元素创作,另外《龙凤呈祥》《戏莲茶壶》等作品均为研发团队共同创作。

据乐清市职校长林向明介绍,5年来,学校木雕非遗传承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发展规模日益稳定,专业发展品位日益提升,传承人培养崭露头角,专业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还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产业发展。未来,学校将继续推出系列产品投入市场,推动产教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黄杨木雕专业有了教材

当天下午,乐清市职还举办《乐清黄杨木雕技法》新书发布会。作者省工艺美术大师高敏带来新作《乐清黄杨木雕技法》校本教材,与各路嘉宾畅谈创作心得,回溯3年来的创作历程。

由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发行的《乐清黄杨木雕技法》校本教材,简要介绍了中国四大木雕的主要特点,让读者在了解我国木雕历史与现状及不同木雕艺术品类的特点,感受木雕艺术特有魅力的基础上,以普及教育为目的,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介绍了黄杨木雕的材质、工具、学习方法。书中将丰富的题材与内容以及相关产品,比较全面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对乐清黄杨木雕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将带来积极的作用。

书中针对黄杨木雕的工艺流程,详细介绍了从泥塑构造、选材取料、敲坯定型、实坯定格、修光雕刻、磨光擦砂、修细刻纹、油漆上光和装配底座等9道工序的技术要素与方法,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在传统技法中,由浅入深地介绍了圆雕、镂雕、浮雕、根雕、拼雕、劈雕及创意雕等技法的基础知识,让初学者在明白工艺流程的同时,能快速进入木雕技法的实践中。

提及创作的初衷,高敏坦言,作为学校黄杨木雕专业的教研组长,为了更加合理地安排课程与教学方面的衔接,使学生学到全面的黄杨木雕知识,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校方领导一直希望他能出一本黄杨木雕的教材。基于这种考虑,高敏利用2年多的空余时间,将自己30多年的创作所学到的经验,通过图文形式记录下来,并加以完善。

“在编写校本教材期间,为了更好地深入了解中国四大木雕的历史渊源,我从广东潮州到福建福州、莆田,再到浙江东阳,最后在乐清实地走访,详细了解和收集了相关素材,对我自己而言,也是一种另类的创作。”高敏说。(通讯员:郑剑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