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乐清 > 方志·年鉴 > 市志年鉴 > 乐清年鉴 > 2018 > 乐清市政府
  • 成文日期:

行政服务工作

发布日期: 2019- 03- 14 15 : 17 浏览次数: 字体:[ ]

概述  2017年,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审管办)贯彻落实上级重要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政府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全年共办件174445件,其中即办件98938件、承诺件75507件,承诺件提前办结率99%以上。

“最多跑一次”改革  全面梳理和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按照省、温州市关于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部署要求,出台《关于开展“最多跑一次”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分类梳理的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各部门对照《全省系统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事项指导目录》, 分三批开展“最多跑一次”事项梳理,同时对第1、第2批公布的“最多跑一次”事项对照省《指导目录》进行规范比对。在浙江省政务服务网乐清平台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1162项,并实行动态调整。组织编制审批服务事项标准化服务指南。根据《关于印发行政许可事项编码规则和行政审批事项服务指南编制规范的通知》(浙审改办〔2017〕1号)要求,制订《标准化服务指南编制要求》,以标准化促进规范化、便捷化,保障改革真正落地。要求各相关部门在编制过程中进一步减少申报材料,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审批事项无关联的材料一律取消;申请材料表述明确易懂,消除“奇葩”证明,消除“XXX等材料”“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等模糊性表述和兜底条款,压缩审批自由裁量权;提供示范样本、常见错误示例、常见问题解答,让办事群众看得懂、记得住、办得了。推行机器换人24小时政务服务。借鉴银行ATM机的自助服务理念,将工业领域“机器换人”引入政务服务,建设推广政务自助服务终端,努力通过“机器换人”来实现减员增效、提速便民。市行政服务中心、虹桥镇行政服务中心、城南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盐盆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以及虹桥镇溪西、建强等试点村已布置终端机60余台,柳市镇、虹桥镇、城南街道、中驰湖滨小区已设置4个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群众不用排队、不用赶在部门上班时间,在家门口的自助终端机上刷身份证和人脸识别验证后,提交相关申报材料的扫描,即可在终端机上“一窗受理”相关业务。

“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  市政府出台《乐清市行政审批“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推进方案》,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对市行政服务中心大厅进行改造升级,设立投资项目审批、商事登记、不动产登记、分中心、其他综合事务等板块综合受理窗口。将涉及基本建设项目审批的发改、国土、住建、水利、环保、人防、消防、气象等部门的60余项审批服务事项统一纳入投资项目审批综合受理窗口。按照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的有关要求,实行分阶段、多部门、多环节的流程再造和整合,分阶段编制审批事项的受理清单,由投资项目综合受理窗口实行统一收件、内部流转、统一出件,切实发挥投资项目综合受理窗口的集成服务效应。商事登记综合受理窗口实行商事登记的多证联办、免费代办。出台《乐清市商事登记(证照联办)“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实施方案》,将外贸企业、食品生产经营、内资娱乐场所等28个行业近50个证照纳入“证照联办”范围,按照“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同步审批、统一发证”的工作流程为企业办理登记业务。同时,在全省率先推行企业注册登记免费代办,采用政府购买服务形式,由代办机构为企业无偿代办,已累计办理3000余件。将国土、住建、财税3家单位整合设立不动产登记综合受理窗口,实行一次性收取房屋交易、税收征管、不动产登记所需的全部材料,3家单位内部流转、同步审核、窗口领证或快递寄送证件,实现不动产登记55项业务全过程“最多跑一次”。因场地条件限制未能整合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的部门办事大厅,如公安出入境、车管所、人力社保、公积金中心、婚姻登记中心、地税办税大厅等设置为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分中心,按照“一窗受理”改革的要求进行改造,优化内部流程,办理系统纳入统一受理平台监管,实现办理过程和结果接受监督,待条件成熟时再整体纳入市行政服务中心。对于年办件量少、与其他事项关联度低、未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置常驻窗口的部门的审批服务事项,按照省里规定的“应纳尽纳、不留死角”的要求,设置“其他综合受理窗口”作为兜底,由市审管办安排人员代为咨询、受理,移交给各相关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审批,实行统一监管。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向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延伸,全市25个乡镇(街道)均建立便民服务中心,推进“最多跑一次”向“最近跑一次”延伸,方便群众就近办事。

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  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园工业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流程的意见》,以企业办事“一次不用跑、最多跑一次、我来跑一次”为目标,以互联网信息技术创新为手段,全面推行无偿代办制、承诺备案制、模拟审批制等机制,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简化审批程序,推进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提速提效。推行审批事权委托下放,按照“能放则放、一放到底”的原则,进一步推动重心下移、减少审批层级,依法依规下放一批市级审批权限,激发经济强镇和功能区的发展活力,先后向柳市镇、雁荡山旅游功能区下放审批权限104项和30项。2017年出台《乐清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部分投资建设项目审批职能委托下放工作的通知》,重点向乐清经开区和乐成中心城区放权,将涉及基础设施、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等57项审批权限下放给乐清经开区和乐成中心城区审批,加快项目落地。推行园区一次性捆绑审批,在全省率先开展了“规划环评+环境标准”改革试点,实行环评审批备案制,审批时间(含公示)从17个工作日改为即办,中介服务节省60%以上,不仅实现了“最多跑一次”,而且提高了办事效率,真正方便企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