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管理
|
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通过银行业评价办法引导有关银行稳妥推进农房抵押贷款业务提质扩面,截至2017年末,农房抵押贷款余额54.4亿元,比年初增长5.21亿元,同比增长10.59%,贷款余额居全国各县(市)首位。率先在全国推行农房公积金贷款业务,至12月底,已发放贷款501笔,余额2亿元。深化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省级试点工作,2017年试点范围扩展至9家,全年累计贷款金额7.43亿元,试点以来累计签发保单10909笔,累计贷款金额21.34亿元,业务规模居全省各县(市)首位。引导银行创新推出多项金融产品,农行在全国率先建立农村互联网金融平台,基本实现贷款全程线上完成;乐清农商银行全省首发浙江农信“浙里贷”产品,贷款模式取得重大突破。 地方资本市场培育 建立由35家企业组成的企业上市梯队,分三个批次主攻IPO。出台《关于支持企业上市的十条意见(试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兑现企业股改挂牌上市财政奖励资金1756万元。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募集资金5.5亿元,新增报省证监局辅导备案企业1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新增签约三方中介机构计划IPO的拟上市企业11家,各类企业直接融资额达185.98亿元。引导乐清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加快多元化扩张,推进并购重组。正泰电器通过定向增发直接融资137亿元,其中21亿元投资建设乐清传感科技产业园,促进物联网传感器产业在乐清的落地;电光科技设立了教育并购基金,计划在乐清建设高端幼儿教育项目;金卡智能定向增发14.17亿元并购苍南的仪表行业龙头企业天信仪表集团有限公司。 地方金融组织监管 陆续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排查、重点时段金融风险排摸、清理整顿交易场所“回头看”等重要工作,累计开展地方金融组织现场检查和风险排查16批次,排查机构800余家,出具《整改通知书》和《风险提示书》45份。推进地方金融风险防范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畅通与各乡镇(街道)及有关部门的信息互通和共享渠道,将“地方金融风险防控”列入对平安建设“负面清单”考核,实现重点乡镇(街道)全覆盖。创新宣传培训模式,提升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以综治视联网的视频培训会形式,对全市25个乡镇(街道)的综治办负责人和网格员共计1700余人进行业务培训。联合乡镇(街道),以“金融风险防范知识巡讲”进文化礼堂、悬挂横幅、有奖竞答、发放宣传册和宣传品、在村居(社区)公告栏或显眼位置张贴宣传海报等多种形式,累计开展宣传活动8次,分发《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等宣传资料4000余份。 企业金融风险化解 发挥主办行牵头会商机制,协调其他债权银行对涉及担保企业多、银行融资量大的重点风险企业实行“共进同退”,全年共帮助42家企业获得信贷支持38.85亿元,帮助25家企业摆脱“两链”风险。将“企业金融风险化解”作为“十百千”助企服务活动的重要内容,共受理助企服务员收集的企业“两链”风险问题45个,化解率达100%。市帮扶办、市财政局、市银监办等部门对重点银行行长进行约谈,制定不良贷款化解方案并督促落实。各银行充分利用打包核销、上划清收等政策红利和灵活采取信贷展期、利率优惠等多种措施处置不良贷款,不良余额较年初下降8.24亿元,不良率1.91%,低于温州平均水平。将“树信心铸诚信”试点延伸至柳市镇,发挥镇、行业协会贴近企业掌握实情的优势,加强对企业的动态管理和资产监管,对11家帮扶类企业开展协调,涉及金额14.45亿元,形成市镇联动的常态化企业帮扶工作机制。制定了2017年银行业考核评价办法,通过不良率指标、万人评议、创新产品等方面对银行进行考核排名,以地方性财政存款激励各银行积极做好企业风险化解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