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乐清文化研究工程 继续开展乐清历史文化专题研究、乐清名人研究、乐清历史文献整理等研究工程。深入研究乐清精神的历史脉络、文化渊源和现实意义,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乐清基因”,弘扬与时俱进的乐清精神,以优秀的文化研究成果推动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编纂出版《乐清文献丛书》第三辑的《郑云衢集、郑郁集》和《石农存稿·百甓斋日记》,《乐清学人文丛》系列的《洪禹平文集》,编辑出版《夏承焘研究》。继续编纂《浙江通志·雁荡山卷》和《乐清市志》,为地方文化整理、研究作贡献。举行《洪禹平文集》首发式暨洪禹平、许宗斌先生纪念座谈会。8月15日,市社科联、市文联和市图书馆联合组织召开《洪禹平文集》首发式暨洪禹平、许宗斌先生纪念座谈会,乐清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赵乐强、副市长陈微燕等市领导,洪、许先生的家属及生前部分好友、学生参加了座谈会。会上,洪禹平先生之子洪王轲将洪禹平先生的手稿资料委托给市图书馆管理使用,并举行了手稿捐赠签约仪式,市社科联将《洪禹平文集》捐赠给图书馆留存。举办刘黻800周年诞辰学术交流活动,11月9日—11日,邀请台湾历史专家黄宽重先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研讨座谈,并举办了一场报告会,开展人文社科普及教育,受到一致好评。 社科知识普及 巩固现有平台,推进社科普及常态化。继续与市图书馆共同办好“梅溪讲堂”,坚持每月一次讲座,持续普及人文社科知识,深入挖掘“乐清文化因素”。与市文明办、市电视台共同办好“樟树下讲闲谈”专题栏目,该栏目是一档由乐清文史专家用方言讲述本地历史文化的电视系列片,在各大媒体网站播出《乐清古刹》《乐清旧书院》《白石三月初十集市》等24期节目。创新科普宣传的形式渠道。3月,与市委宣传部联合开展“我为村和社区组织换届选举做对联”活动,通过文件、微信公众号、网络等多种渠道收到稿件2000多件,评出获奖作品32件。同时,注重以文化礼堂为载体,增加文化礼堂内涵,不断将社科知识向农村、社会延伸,服务农村、社区,助推基层发展。开展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建设。5月—7月,指导永乐人民抗日自卫游击总队纪念馆开展创建社科普及示范基地,9月,该馆被命名为温州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开展一年一度科普周活动。9月22日,与城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中心公园联合举行了开幕式,9月—10月间,市社科联及下属各社科类社团,各社科基地相继开展了讲座、读书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宣传及活动。 地方志工作 继续推进《乐清市志(1991—2013)》编纂工作。3月,召开《乐清市志》入传人物征集方案专家讨论会,发文公开向社会征集入传人物;4月,启动方言篇方音实地调查工作。至年底,全市137家承编单位初稿基本定稿67家,完成方言篇初稿、入传人物初选,以及大事专记——民营经济综述资料长编。年末,《乐清年鉴(2017)》由线装书局出版。全书图文并茂,有类目38个,分目360条,条目1582条,并配有图、表和彩照,近890千字。7月,刊印《乐清方志》期刊第三期。修订完善《浙江通志·雁荡山卷》第五章、第七章、第八章志稿内容。11月16日,乐清市历史学会地方志分会成立。地方志分会服从市地方志办公室业务管理,历史学会副会长谢加平兼任地方志分会会长。 剿灭劣V类水理论宣传工作 开展理论阐释、课题研究等工作,从理论宣传方面参与“五水共治”、剿灭劣V类水工作,重点把握三个环节:根据文件要求,制订《乐清市“社科理论工作者深入治水一线”调查行动方案》,分解工作任务,落实责任,明确工作内容和具体步骤,结合市社科联线上有关工作任务,把开展相关的理论宣传和课题研究工作作为切入点,开展剿灭劣V类水方面的理论阐释、课题研究等相关工作;并进一步下发了《关于做好乐清市2017年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暨剿灭劣V类水专项课题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加强与有关部门、社科社团在五水共治、剿灭劣V类水工作方面的沟通对接,充分发挥社科联广泛联系社科理论工作者的优势。2017年,共开展2个课题研究,完成了1篇研究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