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乐清市妇女联合会

发布日期: 2019- 03- 14 15 : 37 浏览次数: 415 来源:市社科联 字体:[ ]

概述  2017年末,乐清市妇女联合会有下属乡镇(街道)妇联25个,村(居)妇代会(妇联)962个,“两新组织”妇联组织798个,机关妇工委1个,机关事业单位妇委会(妇女小组)66个,在外商会、宗教场所、居住小区等新领域妇联组织50个,建立了全省首个县级港澳台海外妇联组织,市妇联团体会员14个。

女性社会组织培育  积极探索与社会力量合作开展工作的机制和方法,构建“妇联组织+女性社会组织”的妇女工作新模式。加快培育和发展女性社会组织,打造市级女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3个,不断健全市女性社会组织公益广场,在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配置1000多平方米的场地,为入驻女性社会组织提供场地支持、资源链接等综合服务。至年底,共入驻女性社会组织15家。发挥全省首家女性社会组织发展促进会作用,整合慈善总会、爱心企业家等资源筹资100万元开展2017年度妇女儿童家庭类公益项目创投,通过社会公投、专家复审等方式评出“爱心话聊”“蓝动全城”等十大最美公益创投项目,全年组织各类妇女儿童公益活动154次。持续开展“我与妇联的五年之约”妇女儿童公益服务项目认领,50多个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连续五年纯公益认领“明眸关爱”“温暖娘家人”等25个服务项目。全年共整合社会资金280多万元,服务妇女儿童10多万人次。

妇女创业就业服务  鼓励和扶持女性创业发展项目,持续举办巾帼创享会,推进巾帼月嫂和养老护理培训“三进”活动,全年共开展“巾帼月嫂”培训20期、“养老护理”培训18期,培训妇女3000余人,获政府补助20余万元。举办乐清市第二届女性创业创新成果展销会,通过组织近百位本土女性创业商家参展、现场开展农超对接、招募商家免费入驻“巾帼微商城”等,为全市女性创业创新搭建“网上网下”多元平台。开展各级巾帼文明岗申报培育工作,申报省级巾帼文明岗6家,1家获评全国巾帼文明岗。推进巾帼文明岗开展“巾帼百岗联村行”“惠民暖心 最美服务”等活动,构建城乡妇女发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工作格局。开展“春风送岗位”活动,培育命名第五批“女大学生创业指导和实践基地”,聘任创业指导师,助推女大学生就业创业。

妇女素质提升  构筑多层级教育培训网络,整合社会资源分层分级开展城乡妇女“六学”。历经十年做优做强“母亲学堂”品牌,举办十周年大型庆典,建立健全星级创评、百场公益课进学堂等办学管理长效机制。拓展“母亲学堂”阵地,在市爱心话聊志愿者协会、柳市镇蟾东村基督教堂等女性社会组织、企业、宗教场所、新居民聚集地及在外商会建立“母亲学堂”,推动社会化办学。至2017年底,全市共创办学堂83所,“母亲学堂”创办工作连续两年被列入市政府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精心运营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继续提升公益效能,做优34个大项的培训项目,推出13个公益项目,持续打造学生校外实践学校阵地,开设8个模块的精品校外课程,为全市妇女儿童提供高品质的文化教育服务。全年共举办三八节“健康美丽一周行”等公益活动139场,服务3.7万人次。联络各类女性群体,举办第八届科(局)级女领导干部培训班暨读书会,分别组织全市女性“两代表一委员”、市直机关中层女干部等各界女性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学习,不断提升女干部女能人的政治素养。

妇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承办温州市“五水共治巾帼行”——剿灭劣Ⅴ类水专项行动现场会,组织开展“大手牵小手 共护母亲河”亲子绘画等系列活动,指导各乡镇(街道)推进组织一场剿劣行动、寻找一批治水典型等“五个一”主题活动,上下联动掀起治水工作新高潮。深化“美丽庭院”创建活动,联合文明办、农办在全市创建美丽庭院2000户,创成整村推进的温州级美丽庭院示范村2个、示范户100户。健全每月15日全市“巾帼志愿者活动日”长效机制,凝聚女子民兵治水队、女党员义工队等巾帼志愿者队伍力量,积极开展治水治堵、扶贫救困等志愿活动。推进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指导各地通过举办“粉干西施”传统技艺大赛、最美旗袍秀、广场舞展演等各类文体活动,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家庭文明建设  调整优化市妇联机关部室职责,重新修订三定方案,增挂家庭儿童工作部牌子。深化“平安家庭”创建,持续推进“不让毒品进我家”系列活动,发挥市反家暴志愿者协会、一村一队“平安妈妈”志愿者队伍等作用,通过进村宣传、入户调解等方式,促进家庭平安、社会和谐。抓住“三八节”契机,全市上下联动多层级召开“家庭家风家教”工作推进会,通过学习宣讲、创先评优、好家风好家训征集等方式掀起“三个注重”工作热潮。连续五年举办全市家庭文化节,持续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联合市文明办打造“景贤人家”家风家训传承基地,采用项目认领形式连续三年推出“带着妈妈去旅行”情暖母亲节活动,整合和居志愿者协会等社会资源,组织开展大型相亲自助酒会、和居邻里美食大比拼、“爱心满盆”编织大赛等系列“家”文化主题活动。深化书香家庭创建,联合举办“书香乐清 读书之城”全民阅读活动暨书香嘉年华,常态化推进每月一期“心绘堂”、每周一期“快乐周末”等亲子阅读活动,引导广大家庭以学兴家、文明立家。

家庭教育工作  继续深化省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试点县建设,规范运行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打响“小海星”家庭教育工作品牌,持续推进“乐清市十万父母进家校行动”。完善家教阵地“网上+网下”服务模式,联合开展第四批乐清市示范家长学校评定、第九批温州市级示范家长学校的申报参评,持续打造“小海星”家庭教育学堂、FM995电台空中课堂、巡回课堂、微信有声课堂等家庭教育阵地,指导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创建一个百人以上家长微信群,积极推广温州家教云课堂。至2017年底,全市共举办各类家庭教育主题讲座135场、亲子阅读公益沙龙213期、空中课堂172期。持续运行“小海星”心理咨询室,采用坐班、热线接听、网上咨询“三线并行”的方式,无偿提供家庭教育、心理疏导等服务,已累计服务1500多小时,提供咨询102人次,服务惠及近万人。指导并发挥社会化运行的“乐清市家庭教育学会”作用,通过举办讲师团集中备课会、开办“共读一本书”家长读书会、推出菜单式点课系统、送教下乡巡讲、开展课题调研等方式,提升家长科学育子理念,促进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妇儿发展规划  推进“十三五”妇女、儿童发展两个规划的宣传与实施,制定《目标任务分解表》,编制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推动部门制定实施方案、做好年度指标统计。召开妇女儿童工作会议,部署“十三五”工作任务,开展指标统计监测培训。弘扬先进性别文化,连续十五年推进由妇联主席主讲的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进党校中青班主体班次,打造《乐清日报》每月专版、乐清电台每周专栏等传统媒体和“一站两微”新媒体相结合的全覆盖宣传阵地。全市共建成包括“一站两微”在内的“妇”字号新媒体工作阵地16个、微信QQ群近3000个,“网上妇女之家”已成为宣传妇女儿童工作、展示妇女儿童风采的重要窗口。2017年,市妇联获评全国妇女新闻宣传阵地建设先进单位。

妇儿合法权益维护  强化源头维权,积极发挥性别平等评估机制作用,推动将社会性别平等纳入乐清市政策措施制定之中。强化维权帮扶,持续打造市妇女儿童维权中心,整合市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市妇联法律援助工作站等传统维权阵地,吸纳李西琴工作室、合美婚姻家庭工作室等女性社会组织力量,实行全周无休轮班制,无偿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法律援助、心理疏导、调解帮扶等服务。配合法院家事审判改革,推荐妇联干部参与家事纠纷调解。强化宣传教育,开展“三八”维权周、“6·26”国际禁毒月、“11·25”反家暴周等三大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开设每月一期“合美婚姻家庭心剧场”,推出每月一期“以案说法”大讲堂,通过组织典型案例庭审观摩、城市定向赛、行为艺术、有奖问答等活动,提升了妇女知法守法用法水平。

妇儿民生关爱  整合80个部门及社会力量,常态化推进母亲节贫困“两癌”妇女帮扶和“六一”儿童节特殊困境儿童关爱行动。注重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春蕾计划”“共享蓝天”等特殊困境儿童关爱行动,牵头组织由市领导带队的“六一”慰问团分赴各小学、幼儿园开展慰问,联合拍摄关爱留守儿童微电影《守望》并成功入围乐清市第二届微电影创作大赛,持续举办留守儿童家乡美景一日游、关爱自闭症儿童全城骑行等公益活动,推进儿童成长环境检测,不断优化儿童成长环境。全年共帮扶“两癌”贫困母亲75名,发放救助金15万元,结对“春蕾学子”180名,发放助学金23万多元。新建乐清市儿童保护志愿者协会,公开招募志愿者,成立儿童保护讲师团,深入开展儿童保护巡讲,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基层妇联组织建设  扎实推进基层妇联组织规范化建设,联合市委组织部制定出台温州首个县级《乡镇(街道)、村居妇联组织格局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完成区划调整新设立的8个乡镇妇联的组建工作,于6月底完成全市962个村(社区)的“妇代会改建妇联”工作,增配村妇联执委7215名,建立以服务大局、创业创新等为纽带的三大类村级功能型妇女小组3360个,壮大农村妇女工作体系。推进群团改革1+6亮点项目,联合市财政局下达群团改革1+6亮点项目补助专项经费,坚持月报制度,拓展基层组织、商务圈、非公企业等领域中的妇联改革亮点。建立健全市、镇两级妇联团体会员制度,新建乐清市女知识分子联谊会等市级团体,全市共有和居志愿者协会、旗袍文化促进会等市级团体14个,乐清圈、店商协会等乡镇(街道)级团体53个。推进柳市镇省级镇街妇联区域化建设试点镇建设,通过创新建立镇级妇联常委会、打造“十分钟妇建圈”等方式,不断深化区域化建设。推进新领域妇女组织建设,全市共建两新组织妇联组织798个、在外商会妇联组织6个、城镇居住小区妇女小组9个、宗教场所妇女小组35个。建立了全省首个县级港澳台海外妇联组织。

妇联干部队伍建设  配强专职妇联干部。推行妇联系统干部上挂下派锻炼和导师带培,健全乡镇(街道)妇联主席季度例会、考绩考核等制度,加大推优荐才力度,切实把好妇联干部上岗准入、在岗管理和推荐提拔“三道关”。加强村级妇联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制定村妇联“任务清单”、评选“最美村妇女主任”等方式,提升村级妇联干部履职能力。联合市财政局制定出台温州市首个《村(社区)妇联工作奖励补助制度》,面向全市962个村居(社区),采用以奖代补、分档奖励的方式,解决了长期以来村级妇联主席待遇落实难问题,有效激发了村级妇联干部活力。配精兼职妇联干部。经市委批准,市妇联增加执委2名、常委2名,增配挂职副主席1名、兼职副主席1名,并结合专业特长明确挂职副主席工作分工和兼职副主席项目负责制度。全市共配备市级挂职副主席1名、兼职副主席3名,配备镇级兼职副主席50名、增设执委140名。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先后两次组织市妇联和乡镇(街道)妇联干部赴义乌市、台州路桥、杭州余杭等地学习考察先进妇女工作经验,举办镇、村两级妇联干部千人培训大会等,提升了改革创新理念和工作能力。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