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
|
概述 2017年,乐清市广播电视台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获全省县级广播电视先进集体特等奖,乐清人民广播电台获全省县级台第一名,获上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十强台第一名,再次成为双料冠军,实现外宣工作双料“四冠王”,乐清电视台获全省县级台一等奖。 主题报道 播出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基层组织换届、“两学一做”等主题报道439条。完成“移风易俗”“剿灭劣V类水”“大拆大整”“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等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报道1000条以上。广播节目相继推出《喜迎党的十九大》《聚焦党的十九大》《治水在行动》《万朵鲜花送雷锋》《最美乐清人》等专栏,特别是在正能量人物的报道上,采集人物30多个,有近一半被中央台录用。电视节目策划推出《开局十三五 奋力树标杆》《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做创业创新典范》《砥砺奋进的5年》《改革进行时 迎接党的十九大》《改造城中村 吹响集结号》《剿灭劣Ⅴ类 治水再出发》《新时代 新征程》等30多个新闻专栏,其中《乐清新闻》栏目共制作播发新闻2788条,《陈佳讲新闻》栏目制作播发新闻2468条,《乐视会客厅》栏目制作播发访谈节目43期,镇街合办栏目制作播发新闻1231条。 舆论监督 全年共承办了“剿灭劣V类水”“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为主题的3场电视问政,开展新闻舆论监督,助推重点工作顺利开展。广电市民监督团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创国卫”等重点工作开展社会监督:分赴相关乡镇街道,先后组织了50多次活动,对“门前三包”“最多跑一次”等工作进行社会公开监督;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点监督和助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广播栏目《民生995》全年共播出82期,电视新开办的《代表在现场》栏目分别制作播出了5期和3期,坚持用事实说话,开展常态化电视媒体监督,对群众和代表关注的问题、现象等进行曝光跟踪,全年共开展监督类宣传报道177条次。 民生报道 广播与交警等部门紧密合作,为听众提供即时路况信息,每天路况信息量达数百条,周一周五交通繁忙时段,全天的路况信息量达1000条以上。举办了“送春联”、植树、“文明出行——礼让斑马线”、大转盘抽奖、“走进最美乡村教师”户外直播报道等听众喜闻乐见的落地活动。 电视改版推出了《乐淘乐清》《家在乐清》《智慧乐清》等生活类节目,播出了120多期;《走遍乐清》以人文旅游为主线,创作完成了乐清古道、家风家训、雁荡山、非遗、乐成八景、乐清历史人物、乡约乡游等系列共计59篇;《樟树下讲闲谭》栏目将乐清的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以全新的文史类电视节目形式呈现给电视观众,制作完成了《乐清最后的盐坦》《乐清米塑》等节目。《走近新农村》栏目顺利通过省对农节目五个一工程考核,获得鼓励奖。成功策划组织《乐清“十大创业新秀”电视评选》《“6.26”易制毒化学品知识电视竞赛活动》《“12.4”国家宪法日活动暨法治演播基地授牌仪式》等大型活动。依托公益联盟和市民监督团两大新闻行动品牌,开展新闻行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监督活动”“六一为孩子圆梦”“八一拥军慰问新闻行动”“金秋助学献爱心”等新闻活动深受观众喜爱。 外宣工作 重视讲好乐清故事,唱响乐清声音,塑好乐清形象。2017年,广播外宣工作继续在全省排名第一,实现“四连冠”,全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累计录用稿件50多篇,省台录用稿件70多篇;以人物报道作为重点突破口,深入挖掘各条战线的人物典型,采写的《老党员李权》《捐赠造血干细胞的顾海丹》《听漏队长马文波》《熊猫侠高鹏程》《方言达人包文朴》等人物典型,在《难忘的中国之声》播出,这些报道将被国家声音档案永久收藏。电视新闻外宣工作稳中有进,被中央台录用播出15条,浙江卫视录用160多条,温州台录用170多条,其中50多条报道在央视、浙江卫视新闻联播等栏目的重要位置播出。 事业建设 优化新闻采编流程,8月成立了融媒体新闻指挥中心,通过每日编务会,整合广播、电视、新媒体三大中心的采编信息,打通广播、电视、新媒体等播放平台,推进广电传统传播方式与新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等方面的融合,实现重要新闻报道新媒体首发,确保了新闻的时效性。同时,在新媒体上加大人员和技术设施投入,完成PC端和“乐清新闻”APP开发建设,形成“两微一端”的传播体系。3个微信公众号关注粉丝36.5万人,微网站独立访客145万人,总访问量380万次,总阅读量2245万,初步形成了广播、电视、新媒体互为补充的全媒体传播;并具备了手机实时现场图文+视频直播能力,成功直播了温州市县市区“比学树”乐清现场观摩活动、温州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比学赶超”活动走进乐清、电视问政等30多场重大宣传直播任务,直播能力居全省县级台前列。基本完成400平方米演播大厅改造工程,保障了节目制作和活动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