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乐清 > 方志·年鉴 > 市志年鉴 > 乐清年鉴 > 2018 > 街道
  • 成文日期:

翁垟街道

发布日期: 2019- 03- 14 15 : 17 浏览次数: 字体:[ ]

概述  翁垟街道位于乐清市东南面,东濒乐清湾,与洞头区一桥相连,同玉环市隔海相望,北靠乐清经济开发区和盐盆街道,西南与柳市镇接壤,陆地面积26.32平方公里,浅海滩涂34平方公里,下辖4个社区(海屿、中兴、雁塔、地团)38个行政村,户籍人口6.53万人,外来人口3.68万人。翁垟区位优势明显,为乐清柳白新区与经济开发区“两区叠加”区块,是经济开发区的主战场。交通枢纽地位突出,境内规划有沈海高速复线、温州市域铁路S2线、大门大桥一期和二期等省市交通主干道。翁垟经济发达,工业以电子元器件、电线电缆、防爆电器为主导产业,工业总产值位居乐清市前列。翁垟资源丰富,农业以海涂养殖业和特色畜牧业为主,标准塘内外养殖1.6万多亩,是浙南地区最大的水产品养殖基地之一。翁垟文化底蕴深厚,境内建有乐清最早中共支部成立旧址二六支部、国学大师南怀瑾故居等人文建筑,翁垟还是乐清黄杨木雕的发祥地,孕育了王凤祚、叶润周等6位国家级黄杨木雕大师,龙档、竹编、鱼灯等民间手工艺入选乐清市非遗名录。

综合经济  2017年,翁垟街道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33.19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30.61亿元。全街道有规上企业120家,规上工业总产值116.31亿元,同比增长17.63%。完成限上批零住宿业销售总额6.34亿元,增长534.46%,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完成招商引资6.18亿元,完成率167.24%;完成限上固定资产投资30.54亿元,完成率112.26%;完成工业性投资17.20亿元,完成率144.65%。

基础设施  完成沈海高速复线翁垟段、百花110KV供电输变工程、温州市域铁路S2线、经二河项目、翁垟污水处理厂等一批省市重点工程的政策处理工作。推进“五横五纵”道路网建设,开工建设府前路、沈海高速复线桥下空间连接线——乐翁西路,完成经二路绿化、交通设施等配套工程建设,启动镇北街、万黄公路招投标程序,交通内网主框架初步构建。打造产业平台,实现创新创业园区入驻9家企业全部建成投产;东方科技小微园区一期入驻8家企业,7家建成投产,1家正待验收,二期开工建设;翁垟智能电气园区一期15家企业全部开工建设,在全省创造“翁垟速度”;地团高科技产业园区一期招商企业11家。全年垦造水田近1000亩,已通过验收628亩,预验362亩,为全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土地占补平衡保障。

环境建设  以实施小城镇建设为主轴,积极治理人居环境,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全面推进剿灭劣Ⅴ类水工程,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完成“五水共治”重点工程投资1.39亿元,清淤河道5.75公里,建成污水管网57公里,销号37个水体断面,河道水质切实改善。深化“三改一拆”,完成旧厂区改造4.02万平方米、旧住宅区改造1.5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17.68万平方米,完成率均超100%。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创成乐清市美丽乡村精品村、乐清市美丽乡村培育村各1个。推进“大拆大整”,修缮加固C级危房19户,拆除D级危房84户,整改居住出租房、合用场所736家,“四无”企业1946家。推进兴茂路沿街外立面整治与镇中路步行街打造,改造提升4家菜市场,新建停车场8处,被省爱卫会评为省级卫生街道。

社会事业  开展文化软实力建设,完成翁垟一中拆迁征地和乐清市第四中学宿舍楼立项等工作,翁垟街道获“第六批温州市学前教育先进乡镇”“温州市社会科学普及周先进单位”等称号,南怀瑾故居成温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优秀阵地, 河西文化礼堂入选省级文化礼堂。推进平安翁垟建设,创成平安示范村2个、平安示范单位2家、平安示范企业2家。完善省级示范点“四个平台”建设,全年通过“四个平台”处置各类矛盾纠纷及安全隐患信息2145条。开展安全生产整治,关闭取缔不合格场所8家,立案查处6家,关闭非法零售烟花爆竹店13家。强化矛盾化解,司法调解矛盾纠纷案件311起,调解成功率达100%。加强民生保障,完成土地审批334户,农房改造19.52万平方米,补助住房困难户危房拆建30户,新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9个,省重点工程太阳谷养老示范基地政策处理进入收尾阶段。

党建工作  翁垟街道坚持突出引领抓党建、创新载体抓党建、攻克难点抓党建,形成了党建工作和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选优配强基层干部队伍,创新选前“四必谈”、村民代表“自荐直选”等方式方法,推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省级试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开展“百企扶千村”结对活动,帮助经济薄弱村筹资70万元,促进薄弱村和后进支部回血提升。按照“整乡推进”“全域推升”工作思路,打造了“两带、三网、四中心、五大发展圈”的党建工作格局。创建“滨海明珠”和“经二路沿线”党建示范带等“两带”;打造“互联网+村级事务”管理平台、全域党建网络、两新党建共建共享平台“三网”,推进党建工作资源共享,实现区域融合发展;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党性体检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和城市党建综合体等“四个中心”,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谋划“红色文化示范圈”“蓝色海洋产业圈”“绿色工业圈”“综合农业发展圈”“生态休闲圈”等“五大乡村发展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