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街道
|
概述 城东街道位于主城区东部,东与天成街道相连,东南濒乐清湾,南邻城南街道,西傍乐成街道,西北、北与石帆街道相依。104国道、沈海高速公路、甬台温铁路纵向过境,是乐清新的政治、文化、体育和市民活动的中心。街道总面积30.9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8090人,外来人口20158人,下辖20个行政村和1个城市社区。 综合经济 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61.26亿元,完成率108.7%。招商引资3.8亿元。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2.95亿元,同比增长26.06%;规上工业增加值4.38亿元,同比增长13.2%。引导企业小升规5家,企业新三板挂牌1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71亿元,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6.03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实现2200万元;投入R&D经费3500万元。实现限上批零住餐业销售额27.71亿元,同比增长51.2%;实现规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234.7%;实现外贸出口销售额4.17亿元,同比增长23.7%。引导完成服务业企业规下转规上2家,商贸企业限下转限上2家。全年完成粮食生产5400吨,播种面积1.3万亩,街道被评为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加大农业基础建设力度,打造高标农田1914亩,耕地垦造591亩,土地复垦15亩,标田肥力提升2个村。 民生事业 全年新型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28292人,打造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点2个,启动梅湾村民办养老院建设,发放慈善救助金47.55万元;丧葬礼俗整治累计为民节省费用1000万元以上。发展教育事业,城东一小迁扩建、城东二中滨海校区建设加快,申报创成温州市学前教育先进街道。2017年举办了第二届全民运动会,顺利通过省级体育强街道复评。各项计划生育奖励和扶助政策全部落实,卫计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环境整治 城中村改造完成半沙村整村拆迁、东山南村1300户签约任务;85户D级危房全部腾空拆除,13户C级危房完成整治;整治“四无”生产经营单位1651家,任务完成率330%;整治城东一中周边生产企业和作坊31家,违章面积3.4万平方米。完成11个村“无违建创建”建档定位工作。拆除违法违章建筑面积13.27万平方米,改造旧住宅区5万平方米,改造旧厂区3万平方米。推进“剿灭劣V类水”行动,完成主要河道排污口封堵及整治,建设二级管网3条,三级管网8个村,15条劣V类水质河道完成剿劣销号;整改生态鸭场4户,拆除并关闭鸭舍养猪场46家,拆除面积3.2万平方米。清理整治脏乱点500多处,私坟生态化改造26座。落实晨曦路和伯乐东路“门前三包”责任制,整治建成区主干道环境;石龙村被评为温州市第十三届文明村。新增申报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和精品村各1个,开展“山海之城·幸福城东”全省摄影采风活动。 社会管理 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依法维权的能力。检查各类企业271家,整改隐患677条,挂牌整改企业1家。重视食品药品安全,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加快“四个平台”和“一三五”应急处置规范化建设,组建市民监督团,建设社区微型消防站11个,登记核查外来人口19926人,开展禁毒、社区矫正、重点人群管控等工作。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22起,全年各类信访息访14件,做好一带一路、厦门金砖会晤、世界互联网大会及党的十九大等重要时期安保维稳工作。 城区建设 104国道虹桥至乐成段改建工程(城东段)、市域铁路S2线一期工程(城东段)完成交地,五环路工程(东山南村段)完成155户征拆,清东路延伸线、新迎宾大道完成征地,晨曦路建成通车,乐清北互通工程完成政策处理,蛎灰窑垃圾填埋场整治及终场处置工程进场复工,甬台温高速复线工程顺利推进。 职能改革 加快“最多跑一次”改革,公开服务项目,畅通服务渠道,实现“最多跑一次”服务到村入户。实施“微改革”,在基层卫计服务上创新实践信息技术,成功创成温州市级优质服务街道;创新截污纳管工程管理模式,打造“街道—监理—村庄”三级污水工程质量监管体系。 党建工作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成21个村居组织换届工作;推进“整乡推进”和示范带建设,打造104国道党建示范带1条、美丽乡村党建示范带1条;开展党建擂台赛,强化各村工作交流;建立党日活动现场督查实时反馈平台。深化 “两新”党建,宝龙电子集团党支部争创温州市级示范点,红润别克党支部和城东商会网络党支部创建乐清市级示范点。从严管理党员干部,坚持住夜值班、驻村走访、驻企服务制度,严格按照干部提拔任用程序提拔干部3名;通报工作不力干部2名,调整岗位1人。处理党员违纪立案9起,开除党籍6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重点对珠垟村、北沙角村开展作风巡查,加强三资管理,实现村务管理依纪依法、规范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