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乐清 > 方志·年鉴 > 市志年鉴 > 乐清年鉴 > 2018 > 街道
  • 成文日期:

乐成街道

发布日期: 2019- 03- 14 15 : 31 浏览次数: 字体:[ ]

概述  乐成街道成立于2011年6月,位于浙东南沿海、雁荡山麓,东濒乐清湾,北依括苍山脉,区域总面积67.04平方公里,下辖34个行政村和9个城市社区,有户籍人口8.7万人,常住人口11万人,是乐清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城市基础设施最为完善、商贸业最为繁华的街道。乐成街道着力打造“商贸乐成、山水乐成、人文乐成”,致力成为乐清宜商宜居宜游的现代都市核心区。

综合经济  2017年,乐成街道狠抓创新、投资两轮驱动,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全年实现GDP总额75.3亿元,比上年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19亿元,增长26.7%,完成率100%。工业经济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工业产值28.09亿元,科技型企业产值占比超过40%。农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年实现农业产值8000万元,完成了800亩农田提升工程;做好畜禽强制免疫、森林防火、农村土地确权等工作。坚持做实服务业,全年服务业产值51.32亿元,占GDP总额的68.15%,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城镇化建设  推进无违建先进镇街创建,拆除违法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完成率181.5%。做好城乡危旧房排查整治,完成一户一档的调查录入与相关整治工作,录入城乡危旧房19834户,其中排查出农村危旧房C级20户、D级82户,并全部完成治理改造。文明创建提档升级,开展“门前三包”工作,在27条主要街道实行了“门前三包”“路长”负责制,在全市每月一条街PK活动中均获第一名,各季度文明指数测评排名也均居第一。推行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分类收集、定点清理”处置试点工作,设置辖区内试点12个,建成垃圾分类亭123个,整治垃圾脏乱点322处,清理垃圾4522吨。“五水共治”持续推进,如期完成辖区内8条河道的剿劣任务并通过验收;投资2400万元,对251个入河排污口进行彻底整治,完成3级管网32.6公里,建设隔油池3座、公厕4座;启动潘湖溪湖上岙段河段整治工程和马路渎河水质提升工程,完成了银溪上游的河道整治工程。2017年,乐成街道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省示范文明城市创建验收,成为温州地区唯一一个“浙江省幸福街区”,东塔公园被确认为省级综合优质公园,秦垟南村获得“全国示范文明村”称号。

旧城区改造  快速启动和完成了西门片城中村改造征收拆除工作,仅用130余天时间全面完成西门片区235户拆迁对象的签约、腾空和拆除任务,创造了“西门速度”,通井街区块征收工作进入扫尾状态。旧城区改造有了新进展,完成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的道路、管线整治和沿街建筑立面整治一期工程,全面启动保护区内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缮;通井街道路拓宽工程已完成招投标,沿河商业街和西塔公园建设已进行地质勘探,南门A区北首地块的滨溪公园景观绿化工程、建虹北路道路延伸和管网铺设工程均已进场施工;居仁巷实现贯通,完成东云北路路基工程,建成了邮电巷、港桥头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70个。

旅游事业  发展城北片旅游项目,推进黄檀硐古村落开发提升工作,完成古罗汉松主题公园建设和景区内道路拓宽工程,同时开展景区入口占地500亩彩色森林建设。完成灵山景区内2个4A级公厕、2座规模较大的民宿和望星谷户外露营基地建设。打造秦垟南村环村景观公路。启动水塘山亲子教育基地建设项目。

社会事业  2017年,乐成街道城乡居民参保人数为3.3万人,共筹资857.6万元,就医7.5万人次,报销金额2154.9万元,新增低保户65户、112人,共发放低保金416.7万元、困难救助15.2万元和居家养老资金51万元。开展扶贫、救灾、助学、扶残等慈善救助活动,共发放救助款70余万元。推进丧葬礼俗整治工作,建立健全了各村的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等“一约四会”。组织全街道2840名党员干部签订了《推行移风易俗改革丧葬礼俗》承诺书。加强丧事管理,将城区26个村(社区)全部纳入丧事集中管理,并严格城北社区17个村的丧事管理。全年开展丧事管理386起,出动执法管理人员3088人次,查处违规办丧2起。拆除违规新坟85座,整改41座;完成对白岭线沿线207座私坟的统一拆整。

文化事业  对“景贤人家”家风家训传承基地进行了二期提升,以治心、治水、治景、治乱、治廉“五治”并举,形成“一溪两岸三桥四馆五廊”布局,建成“景贤人家”家风家训特色文化示范带,《景贤人家》参加温州村歌展演获得最佳表演奖。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及优秀人物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表率作用,评选出15名“最美乐成人”,设立了“左易最美治水人”等28个民间道德奖项。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在社区文化中心、农村文化礼堂、民间文化场所举办大型演出22场,举办“道德讲堂”“最美宣讲”“传统民俗活动”“读书会”等158场。

平安建设  加强平安队伍建设和管理,建立“四个平台”体系,处理各类事件4553起,录入平台信息7727条;创新载体,开展“平安商铺”示范街创建活动。以平安村、平安社区、平安单位创建为基础,全力推进消防安全管控,全年新排查居住出租房和合用场所7400多家,停水停电562家,查封421户。同时结合“平安商铺”建设,打造“东浦涧”消防驿站,成为全市第一个集宣传、培训、教育、演练为一体的样板微型站。围绕“控制总量、优化结构、规范管理、提升服务”的总体目标,率先创新“135”工作模式,实现对新居民的有效管理,全年共登记流动人口1.9万人,登记备案出租房4351户。2017年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绩效考核再次获得全市第一,实现“十连冠”。信访和社会矛盾有效化解。强化信访化解,超额完成息访化解任务12件,处理浙江省统一政务平台信访件267件(其中市长热线181件,来访来信等86件)。多方协作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共调解案件1900余件(其中调处非正常死亡25件),涉及当事人5300多人,涉及金额4500多万元,案件调处成功率98%,特别是平稳调处6·13鸣阳路火灾事件。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加强对重点人、重点事及重点场所的排查、整治和管控,确保十九大、互联网大会等国家重大活动期间社会稳定。

基层民主党建  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讲活动,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全面抓好意识形态建设。按时完成43个村、社区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并获得了乐清市“村、社区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先进单位。规范两新组织阵地建设,全面实现“支部亮牌子、党员亮身份、工作亮承诺”,新建两新党支部16个。进一步壮大党组织成员,全年共接收预备党员40名,转正66名。加强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完善代表接待日和代表活动制度,全年共接待选民58人次,开展相关活动35次。做好政协委员联络组工作,发挥政协委员智力密集优势,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获市政协“先进委员联络组”称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