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乐清 > 方志·年鉴 > 市志年鉴 > 乐清年鉴 > 2018 > 农业经济

海洋渔业

发布日期: 2019- 03- 15 10 : 12 浏览次数: 187 来源:市社科联 字体:[ ]

概述  2017年,全市渔业经济总产出22.86亿元,其中渔业产值15.85亿元(海洋捕捞产值0.62亿元,海水养殖产值12.63亿元,淡水捕捞产值0.26亿元,淡水养殖产值0.77亿元,水产苗种生产产值1.57亿元),涉渔工业和建筑业总产值5.6亿元(其中水产品加工产值5.55亿元),水产流通与服务业产值1.4亿元,出口贸易额为2446美元。渔业产值同比增长6.91%,增加值同比增长3.73%。

水产养殖  2017年,全市养殖面积10210公顷,海水养殖面积9217公顷(其中海上养殖面积1975公顷,滩涂养殖面积6458公顷,其他养殖面积784公顷),同比增长2.32%。根据《乐清市水域滩涂养殖规划》要求,标准塘以外的高涂养殖也计做滩涂养殖,同时对在不属于水域养殖滩涂规划内的养殖围塘,实行逐步退出机制,故全年围塘养殖面积减少了753公顷,滩涂养殖面积增加了523公顷。“五水共治”后,河道不再进行围栏投饲养殖。全市淡水养殖面积993公顷,同比减少33%。

水产品产量  2017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7.21万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64753吨。海水养殖中,鱼类产量3942吨;甲壳类产量6998吨,其中虾类产量4347吨,面积683公顷(虾蟹贝多为混养,虾蟹贝面积为计算后单一品种独立面积,实际混养面积要大许多),蟹类产量2671吨,面积663公顷;贝类51181吨,面积6411公顷,其中牡蛎17938吨,同比增长2.37%,蛤类产量11588吨,同比增长8.93%,蚶类产量9194吨,同比下降3.1%,缢蛏产量12359吨,同比增长1.49%;藻类养殖产量2632吨,养殖品种为紫菜,产量同比增长10.77%。

苗种生产  2017年,翁垟街道和清江镇两大贝苗生产基地共生产各种贝类苗种814.28亿粒,同比增长18.01%。紫菜养殖扩面增量,带动了紫菜育苗的萌芽,全年全市生产紫菜苗种0.21亿贝壳,实现了零的突破。蛏苗滩涂中间培育形势良好。

水产加工业  2017年,全市水产加工产量17869吨,同比增加3.22%,产值5.55亿元,其中全市水产品出口量4714吨,出口贸易额2446万美元。全市共有22家水产加工企业及数百户水产加工户,共生产水产冷冻品6725吨,鱼糜制品及干腌制品9447吨,罐制品1572吨。

休闲渔业  2017年,全市休闲渔业主要以渔家乐、农业综合观光、垂钓休闲餐饮及休闲渔船为主,并结合雁荡山旅游资源,推出休闲游,全年接待游客近17.17万人次,产值5712万元,较上年增加一倍。

受灾情况  2017年,市渔业受灾面积574公顷,水产品直接损失1792吨,直接经济损失4502万元。其中台风、洪涝受灾面积394公顷,造成水产品损失1062吨,直接经济损失2254万元;污染受灾面积10公顷,造成水产品损失50吨,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病害受灾面积130公顷,造成水产品损失380吨,直接经济损失876万元;干旱受灾面积40公顷,造成水产品损失300吨,直接经济损失290万元;损毁渔业设施(台风、洪涝)82万元。

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监测  2017年3月、5月、8月、10月,在全市海域开展了4次海水质量监测,监测海域面积260平方公里。监测结果表明:3月和5月全部海域水质为劣四类水质;8月为第二类至劣四类水质,其中符合第二类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为117平方公里,占比45%,符合第三类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为31平方公里,占比12%,符合第四类和劣四类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均约为56平方公里,各占比21.5%;10月为第四类和劣四类水质,其海域面积分别约为51和209平方公里,分别占20%和80%。与上年相比,3月和5月仍为劣四类水质;8月劣四类水质面积略有下降,部分海域改善为第四类水质;10月仍为四类和劣四类水质。全市海水中主要超标指标仍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与上年相比,近岸沉积物中铜超标率下降了63%,而粪大肠菌群出现超标;滩涂沉积物中铜超标率下降了20%,锌出现超标。全年共鉴定出海洋生物285种,其中浮游植物78种,以硅藻为主;浮游动物79种(含浮游幼虫17类),以桡足类和水母类为主;潮间带和潮下带底栖生物128种,以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为主,与上年相比浮游植物种类数略有增加,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均有下降,底栖生物和潮间带生物保持稳定。市海洋功能区包括乐清湾农渔业区、西门岛海洋保护区、乐清港口航运区、瓯江口港口航运区和乐清工业与城镇用海区等5个海洋功能区。3月、5月、8月、10月水质监测结果显示,仅乐清港口航运区8月份的水质达标,其余月份各海洋功能区水质均不达标。

增殖放流  2017年,共投入181万元,放流淡水品种1272.18万尾、海水品种7240.79万尾。

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整治  全年共检查水产养殖单位45家、育苗场11家、捕捞船11艘,通过现场检查和产品抽检、签订责任书等方式加强风险隐患的整治,有效提高了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全年完成各级水产品检测任务331批次,完成6家省级初级水产品安全追溯点建设,省级追溯点累计18家。邀请行业专家、消费者代表等公众共同参与,深入养殖现场开展快速检测,拓宽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渠道,推进初级水产品安全社会共治。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