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
|
防汛防台 2017年,受“纳沙”“海棠”“泰利”等台风和6·11暴雨影响,全市严格按照“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工作方针,实现安全度汛总目标。对全部小型水库安装自动遥测水雨情监测站,投入150万元在城区旭阳路和白石铁路桥下下穿式通道口设置水位监测仪器和LED预警显示屏等。投入310万元,购置了联合疏通车、管道机器人、水陆两栖车、冲锋舟、抛绳器、消防专用救生衣等先进实用抢险救灾器材。安排100万元基层防汛体系考核以奖代补资金,并将考核纳入“五水共治”考核分,以考核促进基层防汛体系管理规范化和长效化。2017年,市防汛防旱办被省防汛防旱指挥部评为温州地区唯一一个“防汛综合工作优秀防指办”。 “五水共治” 2017年“五水共治”重点项目计划实施86个项目,总投资25.1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6.3亿元,完成率183.8%,投资体量、项目数均列温州第一,投资完成率在温州“三区两市”中排名第二。市控七里港、公利闸两个水质断面通过省销号验收,省控蒲岐水质断面氨氮、总磷均值优于2016年,北白象县控水质断面氨氮、总磷均值已达Ⅴ类水,619个劣五类小微水体全部通过温州销号验收。2017年,乐清平原河网氨氮、总磷浓度分别同比下降31.4%和15.1%,水环境质量逐年好转。全市所有河道按照县级、乡镇级、村级三个管理层级,配齐配强各级河长。劣Ⅴ类水质断面所在河道由市委、市政府和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河长,其他县级河道由市四套班子领导担任,所在乡镇(街道)负责人担任乡镇级河长,同时乡镇级以上河道视需要配备河道警长。全市共配备44名县级河长、825名镇级河长、979名村级河长、76名警长,已分别挂钩到所有河道、小微水体,实现河长制全覆盖。严格河长巡查制度,完善河长制信息化管理制度,推广使用河长APP。2017年,市水利局再夺全省最高治水奖项“大禹鼎”。 重点水利工程 2017年,温州市下达水利建设投资任务8.72亿元,完成9.48亿元,占计划任务的109%。乐虹平原防洪二期、防洪二期配套工程、乐柳虹平原排涝一期工程、大荆溪防洪一期工程、标准海塘、柳白三山水闸、长石岭水库、淡溪水库、乌牛溪(永乐河)等十项重点水利工程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 2017年,水利工程标准化创建工作任务为8类、36个项目、7座水文测站、3座中型水库等,所有创建项顺利通过省级验收。为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市水利局与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了《乐清市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资金管理办法》,在温州地区率先实现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 水行政执法 2017年,继续结合“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等活动,组织了273次大规模拆违行动,总共出动1500余人次,投入经费110多万元,拆违面积22.67万平方米,成功拆(清)除柳市镇寺前村和吕庄村段、大荆镇龙避岙村、南塘镇江宅村、北白象镇潘珠垟村等5处违法占河建筑。 “最多跑一次”改革 依法精简审批事项,梳理出“最多跑一次”事项30项,所有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28项审批事项进驻审批中心并授权到位,网上预审率达100%。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变“实地跑”为“数据跑”,推行事项“随手办”。各类审批事项提前办结率100%,平均提速38%。 水利基础工作 完成了乐柳虹平原防洪排涝规划和大荆溪中小流域综合整治规划审查,编制了《乐清市农田水利“十三五”规划》《乐清市水资源综合规划修编》和《水资源调度方案的政府采购招标文件》。全年受监项目124项,其中在建工程50项,基本完工51项。组织开展水利安全生产检查,全年共排查水利工程一般安全隐患140项,已全部完成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