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乐清 > 方志·年鉴 > 市志年鉴 > 乐清年鉴 > 2018 > 金融
  • 成文日期:

中国人民银行乐清市支行

发布日期: 2019- 03- 15 14 : 58 浏览次数: 字体:[ ]

概述  2017年,人民银行乐清市支行国家级试点农房抵押贷款工作成效显著,试点工作中期评估结果位居全国第一,上报的多篇情况专报或被省办录用并获副省长肯定批示或择优专报国办;提示乐清房产“单证”金融风险,得到市委书记批示并获得政府协调;积极开展金融支持科技企业对接活动获市长批示肯定;推动智慧支付工程使乐清成为全国首个公交领域移支付方式最全最便捷的城市;成功创建3个电子支付示范镇。

货币信贷政策宣解  召开行长(经理)联席会议,对接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反馈最新的货币信贷政策,做好汇报沟通和政策宣解,引导社会各界正确理解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内涵。强化振兴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引导信贷资金脱虚向实。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大拆大整、高科技高成长企业、创业创新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投入;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挖掘高成长、新业态的信贷增长点,搭建银政企融资对接平台,推动金融机构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意识和能力;引导金融机构拓展信用贷款、商标质押贷款等业务,加大对轻资产高成长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社会融资  开展宏观审慎评估。建立重要指标按月监测、按季提示预警制度、信贷调控约谈制度等,掌握政策调整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表外业务风险管理,保持广义信贷及贷款合理适度增长。2017年前3季度,MPA考核无C档机构,乐清市农商行MPA考核均为A;推动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增量扩面,2017年,乐清市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债25亿元,占温州全市的58%;乐清正泰集团的“绿色债”发行完成注册。乐清市首只停车场建设专项债券成功获批,该专项债券是国家发改委特批的全国仅11座城市享受优惠政策的一项债券。关注非法人金融机构信贷增长异常情况。要求个人住房贷款增速过快的机构报备该行房地产信贷政策调整及业务发展情况,做好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账户的备案工作,引导银行做好资金监管工作。

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  做好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状况监测,密切关注金融机构高于常备借贷便利利率上限从货币市场融入资金、存款准备金日终余额低于法定存款准备金要求等情况,引导金融机构提高资金稳定性。推动利率市场化产品扩面增量,鼓励金融机构发行存单产品,拓宽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2017年,全市法人金融机构累计发行同业存单37期,总募集资金52.8亿元,余额16.1亿元。12月,全市一般性贷款加权平均利率6%,低于温州全市平均水平。

国家级“农房抵押贷款试点深化模式”搭建  积极探索实践,沿着“确权、赋权、活权”的改革路径,以创新机制为重点,通过完善配套制度、建立多层次的风险补偿保障机制、丰富评估担保形式、优化处置方式、加快金融创新、重视风险防范等多维度推进试点工作,成效显著。分别在第三方担保抵押、交易流转、司法过渡期、风险补偿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政策突破。同时设立风险补偿专项基金,政府出资500万元,用于解决腾空难、部分本金损失、维稳补偿及不良处置费用,实现农房抵押贷款不良处置与善后处理的常态化、制度化。试点工作中期评估得93.85分,在全国59个试点县(市、区)中位居第一。截至2017年末,全市农房抵押贷款余额54.4亿元,比试点前增长33%,受益农户19415户,位居全国首位;农房抵押贷款不良率仅为1%,比试点前降低0.28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1.5倍以下的占比为90.98%。5月报送的《温州市创新农房抵押贷款模式推动农房抵押贷款试点增量扩面》获得熊副省长的肯定批示;11月报送的《乐清市破解“两难一低”实现农房抵押贷款“再深化”》已由省政府专报国办。

实体经济振兴  组织开展对全市高新企业的融资需求调研,引导金融机构挖掘高成长、新业态的信贷增长点,搭建银政企融资对接平台,推动金融机构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意识和能力。鼓励辖区内25家银行全部参与结对活动,与128家企业成功认领结对。2017年,全市银行机构针对结对科技企业授信32.11亿元,贷款余额20.31亿元,惠及企业87家,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85%。并编发2期工作简报,获得乐清市长的批示肯定。引导农行全国首创“农村金融互联网平台”,量身定制金融产品满足“三农”融资需求。全年通过微信、惠农通等渠道共发放“农村金融互联网平台”贷款9004笔,累计发放金额17.89亿元,贷款余额13.2亿元,其中发放信用方式贷款4176笔,累计发放金额6.71亿元,贷款余额3.85亿元。强化创业创新的金融服务,出台《乐清市创业担保贷款实施细则》,建立2000万元的创业担保基金,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7年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20万元。发展绿色信贷,通过正向激励与反向倒逼相结合的方式,加速乐清市铸造业的淘汰,顺利完成电镀行业整合过渡和转型升级。

贸易投资服务  通过简政放权、简化单证审核、放宽境外存放等举措,缩短企业办理贸易资金收付时间,便利贸易收付汇。落实温州中心支局关于支持开放型经济发展八项措施,进一步提升乐清市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水平,服务实体经济。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方便企业办理名录登记,减少企业在相关部门之间办事次数,10月份与商务局协调达成,名录登记可以由企业自愿选择由市行政服务中心商务局窗口集中收件送支局进行办理新方式或直接到支局进行办理方式。从10月下旬至年末,通过商务局窗口收件办理名录登记的企业有32家。

存款保险工作  对乐清两家法人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开展评级。加强对投保机构上报数据的核对和保费核定,指导法人机构开展投保手续办理,顺利完成2016年下半年和2017年上半年存款保险保费缴纳。做好法人投保机构风险监测和报告工作,确保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到位和平稳运行。加强存款保险制度宣传,组织银行机构累计开展存款保险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课堂”等宣传活动80余次,活动参与人数达8000余人。

房产“单证”金融风险提示  乐清市不动产单证现象较为普遍,是温州辖区乃至浙江省特有的“地区特色”。自2016年8月乐清市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后,要求不动产抵押登记需同时提供房产证和土地证,许多企业和个人因双证不齐全导致无法办理贷款抵押或续贷,初步统计单证抵押贷款约100亿元,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引起群体上访和金融风险事件,乐清支行高度关注,立即部署各银行机构开展风险排查,同时书面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报告,得到市委书记批示,市政府牵头多次召开会议共商共议,解决不动产单证历史遗留问题。

企业破产重整工作  与市法院、市帮扶办建立了沟通渠道,在企业破产重整方面实现信息共享,及时跟进辖区一企业破产重整进程,督促主要债权银行推进重整工作,并及时整理上报有关案例材料。6月,管理人就该企业重整方案在主要债权人中征求意见,主要债权人已同意债务分配方案,并在债权人会议上通过,12月30日已出判决书。

支付结算服务  电子支付示范县(市)创建工作初见成效。制订创建工作方案,明确主办行、协办行分工责任,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与市商务局联合印发文件全面指导、督促、推进创建工作开展,年末已建成3个电子支付示范镇。推广智慧支付+交通出成效,建成全国首个公交全支付县级市,在市区128辆公交车上安装智能刷卡机具,实现移动支付全覆盖,截至10月,现金结算同比减少10个百分点,银联卡每日结算笔数达1100余笔。开展“两员队伍”培训,完成服务点分类评级工作,建立健全助农服务点219个,彻底解决金融服务空白村问题,实现全辖金融服务全覆盖,全年助农服务点业务量89.04万笔,金额68107.6万元,建成助农服务点+90个,占比40.9%。严厉打击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完成联合整治非法买卖银行卡信息专项活动,加强银行卡、特约商户实名制落实,上报堵截电信诈骗信息1例,堵截冒名办卡信息2例,下发风险提示2例。

国库服务  组织开展国库业务全面自查,梳理完善内控制度,编制完成包含15个岗位职责、11个管理制度、13个操作流程在内的国库内控管理制度体系手册和国库岗位代班操作手册,有效规范工作流程。全面加快国库信息系统推广运用,顺利完成TIPS二代上线工作。银税合力推进网签电子纳税,助力纳税人最多跑一次,通过宣传推动,10月—11月,全市5843户签订了纳税协议,网签率94.70%,高出全省平均14.32个百分点。联合财政部门组织6家集中支付代理行开展集中培训,顺利开展国库集中支付资金“T+0”清算模式,12户集中支付备用金专户全部清理完毕。开展国库资金运行情况分析,预测国库资金变化趋势及其对经济金融运行的影响,发挥国库部门信息支持和决策参考作用。

发行管理  保证现金供应,及时预判现金投放回笼趋势,全年发行基金投放119.89亿元,回笼35.88亿元,净投放84.01亿元,其中残损币收回7.22亿元。推进库房规范化建设,顺利启用联网方式办理现金支取业务。积极开展“反假货币,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和“银行结对市场优现金流通服务”活动,共有68个网点结对了60个市场,全年共开展305次活动,网点参加人数1154人次,兑换客户17436人,共兑换残损币166.74万元;投放小面额20元以下新券219.68万元。试运行银行机构间零币集中兑换机制,已有17家银行参加兑换,共兑换20元券以下595.9万元,有效增加了零币供给。

信用体系建设  强化征信查询服务,全年共受理个人信用报告查询3.12万笔,同比增长25%,受理企业信用报告查询655笔,同比增长14%。扩大“整村授信”服务和范围,全市有343个村开展“整村批发、集中授信”,授信农户5.5万人,累计授信金额98亿元;评定县级信用村3个,市级1个,复评县级信用村6个。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致力于打造地方精神品牌,共同推出“最美”系列贷款扶持政策,对29名“最美温州人”和31名“最美乐清人”共授信2380万元。率先完成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全年任务。核心企业注册开户2户,注册农户193户,完成应收账款融资155笔,融资总额近1061万元。广泛开展征信教育和宣传。借助蒲岐抬阁民俗文化活动、“征信知识进校园”放飞风筝活动、“信用相伴,舞动人生”广场舞展演活动、中小学生诚信教育书法和绘画比赛、百姓舞台等多种载体宣传普及征信知识,提升百姓征信意识。

反洗钱工作  加强对法人机构高管履行反洗钱职责的监管,完成对辖区两家法人机构的初评。加大对义务机构的监管与问责力度,提升金融机构重点、可疑线索报送质量,全年移送公安系统可疑交易报告2份。完善反洗钱协作机制,积极开展与相关部门的对接工作,2017年,在一电信诈骗资金案件中,徐某以刑法312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已成功宣判。

“两管理、两综合、一保护”工作  完善综合评价机制,分别对辖区内26家在商业银行机构开展年度综合评价并进行通报,有效发挥综合评价的引导作用。统筹安排检查计划,对两家机构开展综合业务检查力度,并和专项业务检查有机结合,拓展检查广度和深度。对1家机构企业信用报告异常查询进行现场核查并针对其违规行为分别对机构和2位责任人处以5万元、各1万元罚款,首次实施“双罚”。全年共对4家机构和3名责任人处以34万元、3万元罚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3·15金融消费维权、5·15防范经济犯罪宣传、金融知识普及月等大型宣传活动。建立完善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建设工作机制,积极组织开展指标体系的填报和分析上报工作。开展金融消保检查,组织辖区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自查自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