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
|
第三轮评估检查工作 收集整理台账资料30盒和相关的图件资料、备查台账资料等,编写了再评估进展报告和评估A表、B表,以及进展汇报PPT。拍摄了一部内容涵盖三个园区的地质、人文及生物多样性的15分钟高清宣传片。重新编写了《雁荡山地质科考指南》《雁荡山导游手册》《中小学生科普读物》《儿童科普图书》和《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画册》等书籍,以及编写了中文、英文、日文、韩文等4种语言文字的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折页、雁荡山园区折页、雁荡山博物馆折页等科普宣传资料。改造提升了雁荡山博物馆的序厅、标本厅、建设发展厅和科普长廊,增加了姊妹公园展廊和科普互动项目。更换了统一规范的园区的导览系统、地质解说牌和科普长廊的标识;重新编写了通俗易懂的解说系统内容。重新建设了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主碑,更新了LOGO,提升了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显示度。同时在公园的沿路沿线设置大型广告牌和道旗,营造了浓厚的地质公园宣传氛围。8月6日—9日,世界地质公园第三次评估专家充分肯定了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4年来在地质遗迹保护、科研科普、对外交流、带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所做的工作。 科普活动 组织开展第48个“世界地球日”宣传周启动仪式,摆放地质科普宣传展板,分发地质科普折页、科普书籍、光盘等资料2000余份,张挂横幅10条。联合乐清市青少年宫活动中心举办“一山一海,快乐一夏”公益夏令营活动,30名学生在雁荡山开启了为期一天的地球科学探索之旅,传播“在游中有所学,在行中有所思”的研学游新方式。面向全国各大院校、科研机构招募2017雁荡山地质科普志愿者25名,并于8月3日—9日在雁荡山开展为期一周的集中实训,旨在推广雁荡山地质地貌科普知识和雁荡山地质公园的地球科学价值;联合地质公园之家、脚爬客在全国各大高校开展线上线下科普宣传活动,通过25名科普志愿者广泛宣传雁荡山的地质价值,并由志愿者组织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广东海洋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开展了“雁荡山科普志愿者交流会”,志愿者们通过分享其亲身在雁荡山科普学习的经历,向大众宣传雁荡山地质科学价值。与大荆小学联合开展“探秘雁荡山洞穴”活动,组织100名小学生到公园内进行探秘,让学生们现场了解雁荡山的洞穴成因。全年共开展10余次科普进校园活动。在灵峰景区开展“国际减灾日”主题教育知识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手册1000余份、宣传用品200余份,并通过现场咨询使当地居民和游客们了解灾害中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识。 科研工作 专门邀请了中国地质科学院、浙江省地调院、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等地质专家来雁荡山开展科研工作,对雁荡山白垩纪火山地质和流纹质火山岩地貌景观作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并在国内外知名的报纸杂志发表雁荡山论文5篇。 公园管理水平提升工作 采取“走进来与走出去”的形式,先后与大理苍山、张家界、五大连池、雷琼、丹霞山、乐业—凤山、石林等世界地质公园,重点就再评估、地质遗迹保护、科普教育、对外交流、标识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借鉴经验,取长补短,提升公园的管理水平。分别参加在宁德举办的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年会和在合肥举办“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工作研讨会”会议,与参会的其他地质公园交流分享公园的管理建设经验。组织人员参加9月18日—23日在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召开的第五届亚太地质公园会议,向大会组委会提交论文摘要,并在大会上作展讲演讲报告;制作了宣传展板和海报,分发宣传资料,进一步宣传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与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缔结为姊妹公园,在科普、科研、管理等方面将开展合作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