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工作
|
GDP核算监测 分析月度数据的完成情况,查找不足,提出建议意见,形成专报供领导参考决策。定时召开GDP部门联席会议,由市领导牵头召集各核算相关部门,提早掌握各部门统计数据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高了全市GDP核算质量。指导部门统计业务工作,走访相关GDP核算部门,了解和规范部门数据上报流程。研究全市产业部门结构,根据宏观经济形势优化调整内部核算结构,争取对全市核算有利的条件。 经济运行监测 围绕全市各项经济指标,落实责任制,发挥数据优势,进行预警监测分析,服务全市经济建设。建立健全局领导挂钩联系制度,每月25日坚持由局班子成员带队走访每个乡镇(街道)和发改、经信、商务等部门,调研分析当月经济形势,提前掌握经济走势,及时分析、查找经济运行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动态汇报、统计专报等形式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建立局领导挂钩对接重点企业制度,每月走访了解重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考核服务 根据温州市对各县(市、区)的考核法,每月对各项考核指标的数据(包括总量和增速)在温州各县市区进行对比排名,查找差距,分析原因,对落后指标提出追赶措施,并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同时针对重点指标与市考绩办联合开展调研,及时掌握指标完成进展情况。对应温州市考绩法,对各乡镇(街道)进行相关指标的考核,并深入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对指标进行解释。 统计服务 3月,发布了统计公报;每月编印乐清统计信息卡(上下两册),及时为社会各界提供查询服务;每月印发主要经济指标数据表(红卡),每季印发乐清市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蓝卡),全年印发《乐清统计简报》27期,报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参阅;编纂了《2017年乐清统计年鉴》、统计“七五”普法宣传资料《统计法律和统计知识简要读本》和《乐清概览2016》等资料,综合整理2017年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和数据变化,不断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和内容,为社会公众获取统计信息资料提供服务。 固定资产投资监测 按照温州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入库的要求,从分级管理、报送内容、上报时间、入库要求四个方面规范项目上报工作,要求每个新增项目都要提交完整的入库资料,并对每个项目都形成标准的电子档案,否则一律不准入库。学习温州市交叉联审的做法,对各乡镇(街道)每月新增项目严格把关审核,充分保证每个新入库项目的质量。加强项目储备库建设,联合乡镇(街道)及住建、发改、经信、三改办等有关重点部门,对投资项目从立项到竣工进行全程跟踪,实时掌握项目进度。 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 通过广播、电视、网站、微信等形式,并借助文化礼堂巡演、“最美普查员”评比等平台,集中宣传农普信息。根据乡镇(街道)和村级统计人员的经验以及试填乡村表反馈信息,整理完善了乡村表每个指标的填写说明、取数来源和注意事项,并制作成乡村表填报操作手册,使填报人员更易理解和上手填报,提高了乡村表的填报精准度。该填报手册得到上级肯定并在浙江省和温州市的业务培训会上推广。2017年,全市正式登记农户普查表228745份、规模农业经营户普查表1347份、农业经营单位普查表3019份、行政村普查表962份、乡镇普查表25份。市统计局获评第三次农业普查浙江省农普工作先进集体。 统计名录库维护 探索“四级联动”机制,加强名录库与部门、乡镇、专业、企业联动,依靠共享机制推进名录库数据质量提升。对于“四上”企业申报,强化审核力度,尤其是加大对“主要业务活动”“行业代码”的规范填报审核力度,以便提升通过率。同时,动态监测跟踪企业申报进度,在第一时间对上报退回企业进行修改再上报。2017年,全市名录库新增单位5671家,变更信息4000多条,修改差错5万多条,全市名录库在库法人单位41559 家,产业活动单位4131家。 统计基础工作 乡镇区划调整后,25个乡镇(街道)都单设统计中心,共配备统计人员165名,其中专职统计人员110名。6月1日,市政府专题召开乡镇(街道)统计队伍建设有关问题会议,并形成专题会议纪要,乡镇(街道)统计中心人员一般不承担驻村任务,可享受驻村干部中等(平均)待遇。2017年年初,继柳市镇后,虹桥镇也被列入省级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示范点。 统计执法检查 通过统计基础建设、统计业务培训、年报会议和规范化验收布置会等途径开展统计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牢固树立统计人员的底线意识。推进统计法资料进党校、统计宣传纳入中青班教学内容。开展送法到基层活动,在9 月 20 日“统计开放日”发放《统计法》主要内容及法律条约500余份。印发《乐清市统计局以案释法工作方案》,在开展统计稽查的同时,将统计法规手册送到企业。全年普法人数1026人,其中科级干部52人、统计从业人员398人、部门统计人员67人、乡镇(街道)统计人员155人。全年稽查71家企业,其中立案处理7起,对市市政公用建设局和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等2家单位进行了统计巡查,并及时反馈巡查意见。通过一批典型案件的处理,达到警示教育的目的。稽查检查回访过程中,重视统计服务职能,指导企业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帮助企业查找问题原因,共同解决统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