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乐清 > 方志·年鉴 > 市志年鉴 > 乐清年鉴 > 2018 > 经济管理
  • 成文日期: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发布日期: 2019- 03- 15 16 : 50 浏览次数: 字体:[ ]

概述  2017年,全市共发生各类事故44起,死亡44人,同比分别下降41.3%、30.2%(按可比口径),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乐清市安监局获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先进单位、乐清市市直单位考绩优秀单位等称号。

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通过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目标管理责任制、“一票否决”制促推监管责任落实。审议通过《乐清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规定》等文件;安委会下设由分管副市长、市府办联系工作副主任、安全生产监管重点职能部门组成的6个专委会;市主要领导与各分管领导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7份,市政府与25个乡镇(街道)、4个功能区和39个有关部门签订责任书68份;对2000多人次执行“一票否决”审查。通过推进标准化创建、诚信化评估、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助推主体责任落实。新增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1家(乐清市海螺水泥有限公司)、二级3家,163家三级标准化企业期满换证,102家小微企业达标;全市规上企业隐患排查治理自报率达100%,规下企业自报率81%;累计开展社会化服务8720次,涉及金额1535.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99%、633%,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明显强化。

安全生产管理创新  率先实施“双重预防机制”构筑安全生产管理两道防线。通过“一图一牌一卡”形式创新实施“管控风险、治理隐患”双重预防机制。全市共制作发放企业安全信息公示牌1.25万个;开发风险管控系统,已对904家企业按风险等级进行分类监管。率先推进烟花爆竹综合整治试点工作。通过“三头齐抓、三时并进、三台共筑”加大烟花爆竹行业整治力度,成效显著。率先推行“两类人员”手机微信考核模式。开发手机微信考核系统,实行手机预约考试、现场采集照片、现场取证颁证,达到报名、换证、补证三“零跑”,开启安全培训考核、发证“无纸化”新模式。该系统投入近30万元,共组织手机微信考核120余场次,考核企业负责人4963人、管理人员4262人,颁发安全生产(职业卫生)考核合格电子证9225张。该项工作得到温州政务信息每日要情第102期专题刊登。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以涉尘涉氨、“四无”企业、“厂中厂”整治为突破口,推进工贸企业安全整治工作。全省粉尘整治现场会、温州市“四无整治”现场会在乐清召开。依法关闭取缔12家非法涉爆粉尘作业场所,行政拘留无证从事涉爆粉尘作业6人,依法拆除违章建筑4000多平方米,整治“四无”生产经营单位2.96万家(指无证无照、无安全保障、无合法场所、无环保措施),整治完成率268%,整治总量和整治完成率均居温州市各县(市、区、功能区)首位。开展烟花爆竹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892人次,查获非法烟花爆竹3981箱,三年累计刑事立案3起,1人因非法经营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启动第16个“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以“双微”和“七进”活动为载体,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全年累计组织各类安全宣传活动119场次,电视台、电台播放安全宣教片、宣传标语588次,播放楼宇广告1.75万次,投放大型广告宣传牌200余个,发放宣传挂图近16万份、各类宣传品40万份。创成国家一级、省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各1家(分别为正泰集团有限公司和金洋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在乐清安监公众微信号推送微信240篇,微信号多次在全国安全生产政务类公众号排名第一,在温州全市政务类微信公众号排名前十;发送微博文章330篇,微博号排名全国前十。

安全生产基础建设  强化队伍建设,在全市25个乡镇(街道)、2个功能区实现安监机构单设全覆盖,配备安监编制人员160名,实行安监业务主管、属地日常管理的双重管理体制,配备执法装备124台。组织执法人员进行业务更新培训2场次,培训人员140人次;组织省政府执法证考换证工作,其中新取证人员11人,换证18人,全市安监人员持证率92%。强化应急演练,全市累计修订完善应急预案68份,累计开展防坍塌、防触电、防火、防震等各类应急演练2352场次,市应急办、市安监局、市交通局、市卫计局联合温州绕城高速公路北线二期工程建设管理处等单位在北白象镇一施工工地举行支架坍塌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活动。强化职业卫生监管,制定完善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七个“一体化”监管执法实施方案,试点推行职业病危害分类分级监管体系。全年职业病危害申报企业1706家,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4.8%;130家企业通过了乐清市级基础达标验收,3家企业通过了温州市示范企业验收,乐清市鑫磊石材有限公司成为温州市唯一一家通过省级尘毒示范企业验收的单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