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教育局关于印发《乐清市“互联网+义务教育”中小学校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各学区,各初中、小学: 现将《乐清市“互联网+义务教育”中小学校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相关学校认真组织,制定切实可行的结对实施方案,确保结对帮扶民生实事项目按时、高效完成。
乐清市教育局 2019年3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乐清市“互联网+义务教育”中小学校 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
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创新中小学校结对帮扶机制,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17〕25号)、省市关于“互联网+义务教育”中小学校结对帮扶工作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思路 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优势,以“互联网+义务教育”的结对帮扶形式,结合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乡村“小而优”学校创建等工作,实现城乡结对帮扶学校管理共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师生互动、差异互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让城乡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办好每一所乡村学校。 二、工作目标 全面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工作。2019年,全市城乡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学校数达30所以上,乡村学生数在100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到2021年,全市所有乡村小学和乡村薄弱初中学校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 三、工作原则 (一)整体规划,统筹实施。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温州市级结对任务和本市校网调整,整体规划我市“互联网+义务教育”工作,排定结对帮扶年度任务和推进时间表,统筹推进,确保结对帮扶民生实事项目按时、高效完成。 (二)明确职责,合力推进。市教育局办公室、计财科、教育科、教研室、教育技术中心、督导科等科室要明确职责分工,合力推进结对工作有效落实,确保我市顺利完成学校结对任务,确保民生实事项目总体目标高质量达成。 (三)突出重点,精准帮扶。结对帮扶工作要将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薄弱初中列为重点帮扶学校。 (四)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立足区域实际和需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依托信息技术,落实工作要求,开展常态化、多样化、有实效的结对帮扶工作,鼓励各校创新结对帮扶形式,形成具有地域和校际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四、结对帮扶主要形式和内容 (一)结对形式及要求 1.本市范围内城乡学校结对。统筹本市范围内的城镇优质学校与乡村小规模小学、乡村薄弱初中学校建立紧密型的城乡结对学校或集团化学校。 2.跨县域城乡学校结对。由市教育局统筹部分市域内优质学校与平阳县相对薄弱的乡村小学、乡村初中学校,建立跨县域、紧密型的城乡结对学校。 (二)帮扶形式及内容 1.城乡同步课堂。利用互联网技术,由优质学校部分学科的授课教师同时对本校学生和结对帮扶学校学生开展视频直播互动教学。使结对的学校学生实现同步上课、同步作业、同步接受辅导,结对的学校教师共同备课、共同上课、共同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共同进行质量检测,让乡村学校的学生同步享受到城镇的优质教学资源。 2.远程专递课堂。结对帮扶校际,依托“之江汇”教育广场,由优质学校针对薄弱学校的薄弱学科,系统地提供以视频点播为主的网络课程。 3.教师网络研修。结对学校的教师基于网络平台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诊断和主题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城乡教师教学整体水平。 4.名师网络课堂。有效利用省教育厅提供的优秀教学课例及微课资源,发挥优质学校名师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各结对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应明确不少于以上4种帮扶形式中的2种形式开展结对帮扶,其中城乡同步课堂为各校必选帮扶形式。 五、结对帮扶任务安排 (一)落实结对任务。根据省、市“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分配任务数和考核要求,抓好2019年结对帮扶30所学校的落实工作。 (二)确定结对名单。根据“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年度任务数确定结对帮扶学校名单(附件1),于3月29日前报温州市教育局汇总,经温州市人民政府同意后,上报省教育厅确认公布。 (三)明确结对期限。结对帮扶自2019年开始,每3年为1轮,一般结对帮扶时间不少于2轮。 六、工作职责 (一)市教育局 1.根据省、市工作要求,成立由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和结对学校负责人参加的工作专班,制定详细方案,不折不扣地做好本区域的结对帮扶工作。 2.落实本市域和跨县域结对学校,推进结对工作所必需的教育技术装备配置和工作经费的保障,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和应用实效的发挥。 3.负责本市域结对学校的组织申报、入围学校资质审核、工作方案实施、日常管理、考核评价等工作。 4.指导结对学校制订结对方案、签订结对协议、开通网络空间、总结提炼实践经验,按实施方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结对学校 1.制订方案,签订协议。结对学校按照一对一的方式制订结对方案并签订结对协议,明确具体结对目标、任务、职责分工及完成时间。 2.开通空间,汇聚信息。基于“之江汇”教育广场,开通专项网络空间,动态呈现结对帮扶推进过程和阶段成果,交流信息与经验,共享优质资源。 3.点位聚焦,探索实践。结对学校对照结对方案,围绕管理共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师生互动、差异互补的结对帮扶总体思路,开展丰富多样的结对活动,探索形成促进结对学校依托信息技术共同发展的经验和模式。 七、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教育局建立“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市教育局办公室、计财科、教育科、教研室、教育技术中心、督导科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教育科主要负责人兼任主任,教育技术中心负责人兼任常务副主任,办公室设在教育技术中心。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合理规划区域结对帮扶工作,制定本区域结对帮扶工作详细方案,及时研究破解结对帮扶工作中的难点。 (二)落实经费设备。市教育局保障相关经费和设备到位,切实保障结对学校具备远程实时交互、多媒体教学的设备配置。 (三)强化督导考核。市教育局将结对帮扶工作纳入校长年度专项考核,对照各结对学校帮扶方案,组织开展专项督导和工作绩效评价,考核结对任务完成情况和效果。 (四)加大宣传力度。市教育局在“乐清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上开设“结对帮扶”专栏,在乐清市有关媒体上及时呈现项目推进过程和阶段成果,并积极向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各结对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都要积极培育和发现典型,多形式加大此项工作的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社会氛围。 八、其他事项 (一)工作进度要求。结对帮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2019年3月30日前完成调研和确定结对学校名单,4月15日前全面完成结对帮扶协议签订和结对方案制定;5月底有关信息化设施设备全部到位,结对学校全面开通网络空间,开展实质性帮扶工作;11月底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二)相关要求 1.请结对学校于2019年3月30日前将“互联网+义务教育”中小学校结对帮扶工作联系表(附件2)和结对基本情况汇总表(附件3)电子稿报送市教育局教育科。联系人:王小强,电话:0577—61526706,13968763787,邮箱:1097695996@qq.com。 2.请结对学校于4月15日前,在“之江汇”教育广场完成专项网络空间开通,将结对方案和结对协议等材料上传空间。 3.实施月报制度。请各结对学校从4月开始,于每月的20日前将工作进展情况(附件3)报市教育局教育技术中心。联系人:陈培培,电话:0577—61520827,15067778111,邮箱:55960269@qq.com。
1. 乐清市“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学校名单 2. 乐清市“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学校情况汇总表 3. 乐清市“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工作推进情况月报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