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去登山 勿忘保护膝盖
|
秋高气爽,正是登山的好时节。登临峰顶,极目远眺,周围美景尽收眼底,这种感觉很畅快。许多人爱登山,将它作为运动健身的好方式,但也有人不敢去爬山,原因是登山会对膝盖造成伤害,尤其是一些年纪比较大的市民,对此尤为顾虑多多。 登山会伤害膝盖吗?记者咨询了市中医院骨科的赵医生,他对此说法表示肯定,同时提醒市民,登山要讲方法,否则可能会导致受伤。 据介绍,登山过程中,承压最大的人体组织就是膝盖,那么在登山时该如何保护膝盖呢? 首要的一点是速度不要快。人在上山时,膝关节在不停地弯曲,半月板、关节面的摩擦加剧,髌骨和股骨内、外侧髁会承受压力。如果速度快的话,摩擦更大。所以要放慢速度,慢慢往上走,各关节之间的摩擦力才不会太大,对膝盖能起到保护作用。同时慢爬也能节省体力,人不至于太累。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难,是因为重力与作用力方向相同,下山的重力重心是向下,人体自身的作用力也是向下,这样平衡较难掌握,下山时速度如果太快,前冲力过大容易发生危险。而相比上山和平地行走,下山对膝盖伤害更大。因为上山时膝关节负重等于自身体重,而下山时除了自身体重以外,膝关节还要负担下冲的力量,承受的重量是人体重量的3-5倍,加大了对膝关节的磨损。而且,当大腿过度劳累的时候,人在走路时就会不自觉地“锁关节”,就是把腿部伸得笔直,这样能够缓解大腿内侧肌肉的压力,但是很容易造成膝肌肉劳损、脚裸肌肉劳损和脚扭伤。所以下山速度要缓慢,步伐要小,切不可跑步下山。此外,戴上护膝也是保护膝盖的方法。 其次,正确的姿势能把登山对膝盖的冲击力降低,如不要伸直腿往下走,前脚向下伸接触到下一个台阶时,膝盖要微微弯曲,前脚掌先着地,再全脚掌着地,可缓冲膝关节的压力。尽量选择土路,脚底平贴地面滑行,如果有松软的土地、草地、碎石坡可以走,就尽量避开水泥石级或石阶;坡度陡的话,可采用“之”字形的路线下山。 另外,登山之前做点热身活动也很要紧,如压腿、屈膝、活动脚踝等,可以让关节、肌肉、韧带等得到良好的预热。老年人爬山时可以带一根或者两根登山杖,增加了支撑点,登山时膝关节受到的压力会大大减轻,同时扶住手杖的上臂部位还能分担腿部的负重。而对于膝盖已有损伤的市民来说,医生建议尽量不要选择登山这种运动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