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跳房子”学分类 盐盆小学这项课间活动其乐无穷 | |||
|
|||
学生们玩“跳房子”学习垃圾分类。 “下课啦!去跳房子喽!”最近,每当下课铃声一响,乐清市盐盆小学一二三年级的学生们便飞奔出教室,跑到门外的水泥地上开始玩“跳房子”游戏。与传统“跳房子”时扔沙包、石子不同的是,这些学生边跳边唱,唱的儿歌内容还是时下最热门的话题——垃圾分类。 “你拍一,我拍一,不要随手丢垃圾。你拍二,我拍二,尽量少用塑料袋儿……”昨日上午,记者来到盐盆小学,看到该校还在建设中,部分低龄段的孩子暂时被安排在临时过渡的教室里上课,因校园活动场地有限,老师在教室门口喷绘的“跳房子”成为学生们课间活动最好玩的游戏。 只见水泥地上喷绘了四处“跳房子”的格子,颜色根据“可回收、有害、易腐、其它”四大类垃圾桶分为蓝色、红色、绿色和灰色,格子里写了不少垃圾分类小常识,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动作,边唱边跳。记者在现场看到,学生们有序分成4组跳,每个人跳时嘴里念着“垃圾分类”的儿歌,脚下跳着格子,忙而不乱,歌声、欢笑声飘荡在一起,给建设中的校园带来了勃勃生机。 说起垃圾分类“跳房子”游戏的由来,该校德育处主任杨丹飞告诉记者,今年,随着“垃圾分类”知识在校园的普及,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通过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宣传栏、班会课、创意垃圾桶制作、变废为宝手工制作、寻宝活动及知识竞赛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垃圾分类知识在孩子们心中已有初步印象。在宣传过程中,老师们发现活动效果要好于反复说教,尤其是低龄段的学生,学习后容易淡忘。一次偶然中,她想到儿时玩过的跳房子游戏,认为将垃圾分类知识和此游戏结合起来是个不错的创意,而孩子们的想象力也是无穷的,一个地面游戏可以边跳边唱玩出无限精彩,既丰富了课余生活,又让学生巧妙地掌握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寓教于乐,一举多得。 4种代表不同垃圾的“跳房子”游戏图案刚喷绘到水泥地面上时,学生们不知道具体怎么玩,但个个跃跃欲试。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学着唱和跳,他们很快掌握了技巧,如今已玩得很溜了。 二(3)班学生于筱怡说,她平时就有学舞蹈,这次特意跟音乐老师学了几个“跳房子”的动作,很漂亮,跳得很开心。学生王嘉彤骄傲地告诉记者,他和家人一起制作的废纸箱变垃圾桶的手工作品在学校举办的创意垃圾桶制作活动中拿了一等奖。另一名学生杨怿辰说:“以前我也不怎么会垃圾分类,学了‘跳房子’后,我知道水果皮要扔进易腐垃圾桶,面包的袋子要扔进其他垃圾桶里。” “关于垃圾分类,我觉得要做的首先是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一颗种子,继而让它发芽、成长。”该班班主任王玉湘笑说,通过几次主题班会的教育,孩子们对垃圾分类有了初步了解,也认识到其重要性和艰巨性,但复杂的分类知识,对低年级孩子来说难度不小。杨老师推荐的儿歌加跳房子游戏,这种既动嘴又动腿的活动形式活泼有趣,既提升了学生们的兴趣,又拨动了孩子们玩耍的兴奋点,使他们从被动学习变成乐于接受,在不知不觉中把分类知识牢记心中。后来,她还把这项“跳房子”游戏延伸到家庭,通过让家长和孩子一起亲子互动,把垃圾分类知识由学校传播到家庭中去。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通过垃圾分类“跳房子”游戏及相关知识的普及,盐盆小学学生的行为习惯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以前课间喜欢窝在教室或在操场上疯玩的学生,如今玩“跳房子”玩上瘾了,有时还要排长队,一位难求。孩子们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后,在学校就餐时会自觉践行光盘行动,减少垃圾产生。每天午餐后,在学校的易腐垃圾桶前,总能看到桶边站着一排孩子,他们自觉把吃完的水果皮扔进垃圾桶里,校园卫生也更加整洁了。此外,学生和老师们的求知欲变强了,他们经常会为一个垃圾该扔哪个垃圾桶而开展讨论等,垃圾分类投放的知晓率和准确率明显提高。(通讯员:杨海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