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乐清 > 方志·年鉴 > 市志年鉴 > 乐清年鉴 > 2019 > 政法
  • 成文日期:

审判

发布日期: 2020- 03- 11 15 : 32 浏览次数: 字体:[ ]


概述

2018年,市法院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强力推进办案精品化、服务精准化、管理精细化、队伍精英化,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新收案件26541件,办结26720件,同比分别减少4.3%和3.0%,收案数8年来首次下降。一线法官人均结案390.6件,主要办案质量、效率、效果指标呈现良性运行态势。

刑事案件审判

审结刑事案件1958件,判决罪犯2817人,同比分别上升4.0%和10.3%。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审结陈某旭等涉黑、涉恶势力团伙案件11件103人。首次组成7人合议庭审结周某强涉黑案,法检“两长”同庭履职,公安局长参与旁听,确保有黑必扫、除恶务尽。严厉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依法审结徐某飞等30名被告人的特大网络诈骗案。配合监察体制改革,从严惩处职务犯罪,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案件4件6人。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129人,适用缓刑704人,切实做到宽严相济、罚当其罪。

民事案件审判

审结民事案件4402件,同比上升24.1%。加大民生权益保护力度,妥处劳资、医患等纠纷290件。依法服务保障“三农”,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等涉农案件审理,司法护航乡村振兴战略。审结建设工程、商品房买卖案件513件,结案标的额2.5亿元,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深化家事审判方式改革,审结婚姻家庭案件1455件,规范人身安全保护令签发机制,设立家事纠纷调解站和反家暴维权联络站,聘任家事社工60名,依法维护婚姻家庭和谐稳定。全省首创监护权证明书、子女成长评估预警档案制度,持续织密未成年子女的司法保护网。

商事案件审判

审结商事案件7593件,同比下降21.99%,结案标的额60.3亿元。积极参与“亲商助企”“万名干部进万企”专项行动,出台《“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具体落实意见》,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司法力量。制定民间借贷审查指引,依法规制高利借贷行为,对18名不诚信诉讼人员罚款38万元,规范金融秩序。精审快办涉企纠纷4862件,平均审理天数同比减少13.8天,银泰百货等一批群体性案件得以调解结案,助力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全面推进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妥善化解涉低压电器知识产权纠纷34件,保护科技创新。加强破产审判工作,全年审结破产案件21件,涉诉标的额9.6亿元。

行政案件审判

审结行政诉讼案件213件,同比下降9.0%。加强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妥处“城中村”改造、温州监管中心项目等重点工程案件。联合环保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制定联动工作规程,审查涉环保、拆违等行政非诉案件370件,裁定准予执行327件,保障“美丽乐清”建设。推进行政案件跨区域集中管辖,依法受理洞头、永嘉等地行政诉讼案件。召开府院联席会议,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加强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助推“放管服”改革。

案件执行工作

强化执行事务精细化、规范化、集约化办理,执结案件11587件,执行到位金额30.9亿元,同比分别上升6.6%和20.2%,以较好的质效指标完成了基本解决执行难第三方评估工作,得到最高法院执行工作巡查组肯定。严厉打击拒执行为,司法拘留721人,罚款228人,追究刑事责任12件14人,违法制裁率21.2%。开展“猎赖”集中执行行动8期,顶格处罚拒不协助执行的江苏一不动产登记中心100万元。深化执行工作大格局,与公安、国土、税务、公积金等部门建立信用联合惩戒和执行协作机制,通过公安机关网上布控2957人,冻结存款1.3亿元,查封不动产1737处,曝光失信被执行人971人,限制高消费19131人,让“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成为常态。强化失信行为在综治审核中的“一票否决”作用,全年审查10883人次。创新“司法+慈善”模式,推动成立1000万元的“豸爱”基金,定向救助涉民生“执行不能”案件当事人。坚持公开透明的网络司法拍卖,成交拍品732件,成交金额18.4亿元,为当事人节省佣金3600余万元。创建拍品融资平台,为买受人融资8900万元,平均溢价率39.4%。依托“一人一案一账号”执行案款管理系统,实现进出账户全程留痕。

司法便民工作

建成智能化诉讼服务中心,引导当事人立案、查阅、文件收转自助办理,实现一站式服务、一体化运行。民商事案件当场立案率99.2%,网上立案10288件,基本实现“最多跑一次、最好不用跑”目标。健全律师派驻值班制度,接待群众1597人次,无偿代理申诉、法律援助。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为经济困难的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60.5万元,发放救助金141.8万元。传承创新“枫桥经验”,建立引导调解、特邀调解、律师调解和法官调解“四调合一”大格局,累计诉前调解纠纷2894件,推动诉讼收案同比减少1243件。深化繁简分流,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小额速裁程序审理案件10678件,有效减轻当事人诉累。

司法改革

围绕执法办案主业,推动内设机构改革,完成第三批员额法官遴选,组建新型审判、执行团队,实现84.7%的在编干警向办案一线集中。健全审判委员会工作机制,完善专业法官会议制度,99.7%案件由独任法官、合议庭直接签发裁判文书。以“三项规程”为抓手,继续深化庭审实质化改革,在刑事案件中通知警察在内的98名证人出庭作证。强化刑事辩护全覆盖,通知法律援助律师为642名被告人出庭辩护。推进智慧法院建设。推广应用“移动微法院”“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等“互联网+”实践成果,225名调解员完成在线注册,线上化解纠纷5906起,实现指尖诉讼和掌上办案。深化庭审记录改革,采用全程录音录像、智能语音识别审理案件10158件。加强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等司法公开平台建设,开展庭审网络直播542次,公开裁判文书13423份,向当事人推送案件节点信息12.6万条。

社会管理机制创新

联合柳市镇试点“法庭办案·综治合力”工作机制,整合网格员、联络员和社会贤达共治共为,化解纠纷860余件。实质性化解涉诉信访案件16起,圆满完成重要节点信访维稳工作,相关做法在全省法院推广。落实普法责任制,强化以案释法,“真假盗墓贼”等5个典型案例亮相央视,当庭宣判温州市首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责令罪犯支付生态修复费用31.9万元,58万网民在线观看。发送司法建议32条,举办公众开放日8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