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学生演绎网剧《一根烟的故事》 将毒品预防教育刻入心中 | |||
|
|||
话剧排演中。 毒品如洪水猛兽,青少年要从自我做起,筑牢思想防线,用健康的行为抵御毒品的侵害,在明媚的阳光下健康成长,做一个“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好少年。 近日,淡溪镇中学学生们制作一出网剧《一根烟的故事》,这是由一根烟展开的禁毒故事,讲述的是初中生梅二在网吧遇到陌生青年波哥,无意间喝了波哥递来的一瓶含有毒品的饮料,并收下波哥给的含有毒品的香烟,随后被学校王老师发现并及时制止。王老师介绍梅二去参加舞狮训练,这个体育项目不仅能用强身健体,还可以参加公益表演,从此梅二变得自信、阳光。 一根烟的故事 记者来到淡溪镇中学,学生们正拿着台词练习、排演网剧,剧本一共设计了四幕。剧中人物有老师、学生、群众演员、无业青年等,而这些角色都是由淡溪镇中学八年级学生扮演。 “同学们,看完这禁毒的影片有什么感想呢?”网剧第一幕是同学们在班级里上禁毒班会课,师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在讲述毒品的危害,下课后,唯独主角梅二坐在座位上若有所思…… 参观学校禁毒教育基地。 场景随着梅二的思绪切换到第二幕。在上班会课的前几天,梅二在网吧玩游戏时,一名陌生青年波哥跟他“套近乎”。波哥给梅二递了一瓶饮料,见梅二吸了一口,他不怀好意地说:“怎么样?感觉不错吧!”“不错!棒极了!”梅二兴奋道。波哥立刻递了一根烟给梅二说:“你还想要这感觉,就吸这根烟。以后还想要烟抽,就来这里找我。” 当王老师知道梅二的书包中藏着那根含有毒品的香烟时,用爱耐心教导梅二。“这事我会帮你保密,但你也要遵守对老师的承诺,不再去网吧这种场所,不再接触社会上的不良青年了。”可经过这件事后的梅二还是闷闷不乐,王老师让梅二去舞狮队训练。“舞狮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还可以在表演时参加一些对毒品预防的宣传教育活动。”梅二在王老师的指引下,加入舞狮队训练。 只见鼓声沉沉,狮身此起彼伏,盘旋舞动,红黄蓝绿四种颜色交织在一起,以学校的绿茵场为背景下欢腾跃动,“舞狮少年”梅二逐渐找回了从前那个阳光、自信的自己。 网剧普及禁毒知识 网剧中的主角梅二由学校八(5)班的学生梅博浩扮演。戴着一副眼镜,个子不高的他,正在与同学对台词。开始排练后,梅博浩一丝不苟,全身心置身剧中,颇有一名小演员的风范。“我拿到台本的时候,知道自己是主角后,可紧张了,经常在课余时间自己练习。”梅博浩说,“参演这个网剧后,让我学到更多禁毒方面的知识,也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毒品的危害,今后我也会向身边的同学宣传毒品的危害,让大家都远离毒品。” 学生王浩在网剧中扮演王老师,在读初二的他面对镜头时落落大方,真的像一位沉稳的“老师”,记者了解到,学校舞狮队队员们的训练也是由他充当老师的小帮手。“平时,我都是以学生的身份看着老师工作,在扮演老师之后,确实能感受到老师的辛苦和不易。”王浩说,“网剧也让我对毒品的危害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我也想告诉身边的亲朋好友,平时在外面不要接受陌生人给的东西。” “选择以香烟为切入点,是想让学生们知道在平时遇到的东西,也可能存在危害性。”淡溪镇中学政教处主任林道福对记者说,网剧《一根烟的故事》从6月初开始排演,并根据学生的表演一直在不断修改。“网剧的演绎打破了传统的禁毒宣传方式,以教育、宣传为一体的表演能让师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毒品的危害性,从而提高禁毒防范意识,更有利于学校构建健康、文明、和谐、无毒的校园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在网剧的最后一幕,梅二加入的学校舞狮队,这也正是淡溪镇中学的特色活动之一。林道福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负责人,在多年的德育管理中发现一些成绩一般的学生在学习上没有目标、自信心差。有什么办法能改变这些学生的现状?他想到了传统体育项目舞狮运动,“这是一项既能比赛又能表演,还能很好地发展学生身心的体育项目。”就这样,淡溪镇中学舞狮队在2018年成立,现有60名学生参与其中,并且受邀参加各种演出,也在一些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将禁毒深入人心 据了解,淡溪镇中学在2016年建成一个教室大小的禁毒教育基地,基地综合运用影视播映、VR体验、互动演示、画报等方法,让广大青少年充分认识到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毒品预防宣传是学校的常规宣教之一,师生对禁毒知识知晓率很高。”林道福介绍说,校园中的大花园也是禁毒教育场地,在四周设有禁毒宣传标语,园中建有两个鸟巢,里面摆放着禁毒的宣传资料供师生翻阅。 不仅如此,学校还开展了“小手牵大手”活动。每一个小小禁毒“宣传员”都有一个艰巨的任务:将自己在课堂上、活动中所学到的毒品预防知识宣传给家长。通过发放《告家长书》、给父母写一封禁毒告诫信、和家长一起参加社区禁毒宣传活动等,让家长和学生共同学习禁毒教育宣传知识。 近年来,淡溪镇中学在做好教育的同时,学校不忘社会责任,始终把禁毒教育作为安全、德育、法制、生命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持之以恒地纳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2016年还被温州市禁毒委复评授予“毒品预防教育示范校”的称号。(通讯员: 林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