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志愿 锦囊送给你
|
7月29-30日,今年高考首轮志愿填报开始。80个志愿如何排列,专业和院校怎样选择……高考志愿填报成为最近家长和考生最为关注的热门话题。近期,政协乐清日报社委员工作室也接到不少咨询电话。连日来,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带着考生们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话题,咨询了乐清市教育考试中心主任杨复生和乐清中学校长陈佩军等,结合业内人士的相关建议,汇成一份高考志愿填报锦囊,供考生参考。 80个志愿尽可能填满 各类别志愿设置 今年由于招生政策和选考科目要求等的变化,市教育考试中心主任杨复生提醒考生填报志愿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今年首次实施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部分专业、专业类明确提出了对物理科目必选的要求。今年在我省招生高校的选考科目要求充分体现了国家需要、高校要求和个人爱好特长相结合的精神。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院校各专业(类)的选考科目要求分为6类: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2门科目,考生均需选考方可报考;2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3门科目,考生均需选考方可报考;3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不提科目要求,考生选考无限制,均可报考。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务必看清楚具体要求。 普通类平行录取实行专业平行志愿,以一所院校的一个专业(类)作为一个独立的志愿单位,考生每次可填报不超过80个志愿。普通类平行录取考生分三段填报专业平行志愿。其中第一段志愿填报安排在7月29-30日;第二段安排在8月25-26日填报志愿;第三段安排在9月5-6日填报志愿。每一段专业平行志愿均实行一轮投档,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一旦被投档到其中一个专业志愿,其余专业志愿即失效。考生应充分利用志愿填报数量所保证的机会。今年招生政策总体平稳,但也有首次实施强基计划和选考科目要求适当调整等方面的变化。为增加录取机会,建议考生尽可能填满80个志愿,精心安排志愿次序,合理拉开一定的梯度,勿轻易放弃。 对分段线不等于批次线要有更清醒的认识。我省新高考招生取消高校批次,各类别按照考生成绩分段录取。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分段线不能与原来的批次线简单类比,有的上了二段线的考生会因为自己的要求过高或选考科目适应面不广,导致录取在专科专业。 相对来说,二段比一段波动大,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二段线也不等于本科线。宋志吒是柳市中学的高三班主任,据他介绍,去年有一名考生考了560多分,填报的志愿大多是二段的公办院校,不填民办院校等,就滑档了,后来去了高职院校,很可惜。二段的考生在剩余计划出来后,可重点关注一段剩余计划进行捡漏。 杨复生提醒考生尽量提前进行志愿填报,不要拖到临近截止时间再提交,以免发生意外情况而无法提交,给自己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假如考生错过规定时间,就不能再进入填报系统修改和确定志愿,也不接受补报志愿。在截止时间前,考生可多次登录系统进行志愿修改、提交确定,系统始终以其网上最后一次修改确定并成功提交的志愿为准。在所有志愿填报完成后,一定要做一次全面检查,确保志愿合理定位、排序,并符合自己的真实意愿。 普通类 提前录取院校设5个院校传统志愿,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专业平行志愿分三段填报志愿,每段均可填报不超过80个志愿。 强基计划,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四所高校三位一体招生,浙江警察学院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均在普通类提前录取工作开始前先完成录取;接着进行军队、公安、定向招生、地方属等院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及经过批准的国际关系学院等院校、航海类等专业的提前录取传统志愿投档和录取;其中,提前录取一段投档完成后,进行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地方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投档和录取。 提前录取院校专业(类)不分批,符合相关院校、专业报考条件的一、二、三段考生,在7月29-30日一并填报志愿。已被提前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志愿投档和录取。 艺术类 合理安排“冲、稳、保” 第一批为专业校考和经批准列入该批录取的其他艺术类本科专业志愿,设2个院校传统志愿,每所院校设3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艺术类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录取院校设1个院校志愿、3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第二批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按艺术各类别综合分成绩分两段填报志愿,每段均可填报不超过30个志愿。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时,同一次填报志愿的专业类别必须相同。 80个志愿如何冲、稳、保?乐清中学校长陈佩军列出了三种常见的“冲、稳、保”比例类型——50:20:10(冲击型)、30:30:20(稳健型)、10:50:20(保守型),选择哪种因人而异,但他个人倾向“冲击型”的填法。他提倡高分考生应重点把力气花在“冲”的志愿上,冲击按常理来说填不上的大学和专业,填报比自己的位次段高一个档次的志愿,说不定就能为自己争取意想不到的好机会。 “冲的院校很重要。”小吴高考那年压线被华中科技大学录取,没有浪费一分高考分。小吴的妈妈分享了她的报考经验,要对比最近两到三年的录取位次号,她是比较后选好了冲的院校,华中科技大学在武汉,是她比较看好的院校,小吴先是选择了取分相对低一点的工程力学专业,顺利进入该校后,成功转专业进入他心怡的老牌专业——能源专业。 “‘冲稳保’的分配关键在于考生对自己如何定位,他们可以从前两年院校、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情况中获得自己大概的定位,进而选择合适的志愿分配方式。”不过针对于今年的志愿条件限制的增加,杨复生建议将“保”的专业放得比预期分数再低一些。 体育类 学校专业城市哪个优先 对学校、专业、城市的选择,关乎着一个人的未来,故陈佩军认为学生应带着规划填志愿。 毕业后想直接工作的人,应重点考虑便于快速就业的专业;有明确目标想去某个城市工作的人,应重点考虑那个城市的好学校、好专业;确定要读研究生的人,应重点考虑大学的层次,大学的层次直接影响在国内的保研率以及出国读研的院校的层次;想出国深造的人,可以重点考虑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和专业,为未来的出国求学铺路;明确想从事某一特定行业的人,应重点考虑行业性大学和专业,如师范大学、军校、警校、电力大学、财经大学等。 “规划”还包括家庭经济实力、学科兴趣、自身特长或性格等,但多数情况下是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各种情况进行规划,方能更好地作出选择。 业内人士建议考生,填报志愿要结合国家、社会需要和自身实际。第一步,选择不同梯次的院校。根据考生位次和总分(艺体类为综合分)分段表、各校往年投档线等资料,选择不同梯次的院校。可以使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方法选择院校。第二步,筛选不同梯次的专业。从选定的院校中,根据往年专业录取情况,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是估计录取可能性不大的专业删除,筛选出拟报考的不同梯次的专业。第三步,根据个人意愿,综合考虑院校性质、地域、喜欢程度等因素,选自己喜欢、符合个性特长及院校选考科目范围的专业,从高到低排列,正式确定志愿。这里要特别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特别重视院校的招生章程,确保符合报考条件。有的专业受视力、色觉、器质性健康状况的限制;部分院校按专业学习要求,会对单科成绩和外语口语等方面提出规定;独立学院、民办院校和中外合作专业收费较高,志愿选报时还应考虑家庭经济状况。 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按体育综合分成绩分两段填报志愿,每段均可填报不超过30个志愿。 符合体育特招生条件的考生,还可以再填报相应传统志愿,设1个院校志愿、3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调剂志愿。特招生录取院校志愿仅限省内院校。 单独考试招生 实行专业平行志愿,考生可以填报不超过30个志愿。其中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定向招生安排在平行志愿投档前完成录取。注意,考生只能按相应类别填报志愿,不得跨类填报。 征求志愿 适当妥协可“低分”进名校 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和单独考试招生视情设征求志愿,征求志愿的院校专业志愿设置与相应类别的平行志愿一致,但各类别最终是否征求志愿根据缺额计划情况而定。 在选学校时进行适当且合理的妥协,可以达成“换分数”“赚分数”的效果,甚至可以用“低分”进入名校。 陈佩军的建议是用距离换分数。大部分家庭都希望孩子可以在离家近的地方读书,那么选择离本省较远的某些好学校,竞争会相对变小,如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四川大学、郑州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 用异地校区换分数。很多名牌大学除主校区外还有异地校区,两者分数或多或少都有一定差距,如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哈工大威海校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中山大学珠海校区…… 用名牌大学的中外合作专业、中外合作创办的学校换分数,换句话说就是用高额的学费换分数,这是“中外合作”的普遍特点,较知名的中外合办学校有宁波诺丁汉大学、温州肯恩大学、昆山杜克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很直观的例子有厦门大学,2019年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的金融学、会计学专业最低录取分为654分,是本部所有专业中最低的,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最低录取分则至621分。 用“提前批”的招生政策换分数,如“三位一体”、免费师范生、军事公安院校、农林海洋专业。 除此之外,选择一般或冷门的专业、新招生的学校或校区、名气大但非“双一流”的大学(如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等)也可能达到类似效果。 志愿兼报 艺术类、体育类考生可兼报普通类志愿,原则上按先艺术类、体育类后普通类的原则进行。下列情况艺术类、体育类、普通类之间不能兼报: 艺术类第一批(含艺术类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录取院校)与普通类提前录取院校不能兼报; 艺术类第二批第一段及体育类第一段(含体育特招生)与普通类提前录取院校(不含公安院校)、普通类第一段平行录取院校不能兼报; 艺术类第二批第二段、体育类第二段与普通类第二段录取院校不能兼报。 弄清易混专业名称 高校专业名称千千万万,有的名称看似差不多或是只有一字之差,但所学的内容却有着天壤之别。如“金融学-金融工程-金融数学”“土木工程-建筑学”“口腔医学-口腔医学技术”“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信息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曾有一名乐清学子冲着亚洲第一的“口腔医学专业”填报了四川大学,却没留意填成了极为相似的“口腔医学技术”,前者重在培养牙科医生,后者重在研究牙科所需的材料,侧重方向完全不同。 所以,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务必要弄清易混的专业名称,千万不要等到录取结束时后悔莫及。 扫一扫 看高考志愿常见问题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