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商圈服务大提升行动方案
|
|
为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加快“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公共场所延伸覆盖进一步加快商圈建设,推进商贸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特制定乐清市商圈服务大提升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以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为重点,坚持改造提升和新建培育并举,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聚集商圈服务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规范化“五化”要求,提升商圈智慧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商圈智慧化服务功能、提升商圈智慧化环境管理,实现政府公共服务和商圈场所公共服务有机融合,促进商圈经济繁荣。加快乐清东南沿海高能级商贸功能区、具有国际品牌集散功能的现代商贸示范区、国内小康型生活性服务的标杆城市建设步伐。 (二)工作目标。到202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争取1个商圈列入省级智慧商圈试点,规划建设2个商贸项目,打造3条商业街区。 二、主要任务 (一)提升商圈智慧化基础设施建设 1、完善智慧商圈规划和功能定位。科学规划商圈布局,从空间功能、形态融合上,做到高品位规划设计。在市区重点打造南虹广场、正大新生活商业综合体、江南里步行街、蝴蝶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形成时尚消费、休闲游乐、教育培训为一体的综合经济商圈;同时,结合地域特点和产业特色,创新商业模式和业态,实现差异化发展,着力打造业态齐全、消费集聚力强、辐射范围广的智慧化商业地标。根据重点乡镇的区位和经济特色,大力推进北白象奥特莱斯商业广场、百佳广场、虹桥天元广场综合体、柳市现代购物中心和大荆商业综合体等项目建设,重点培育柳市、白象、虹桥、大荆四个商圈。 2、提升商圈智慧设施。统筹规划智慧街区、5G 试点等综合性公共服务系统和商业设施建设,探索推行互联网时代商业运营新模式,融入新技术、新理念,推进智慧商圈建设。在商圈内启动无线WIFI全覆盖、消费者行为研究、大数据分析等项目,实现商圈数据获取智慧化、商圈消费智慧化、交通引导智慧化、物流配送智慧化、公共服务智慧化等。 3、打造智慧月光经济街区。以乐清市主城区为中心,虹桥、柳市等片区为辅,各区特色街区为节点,构建“月光经济”发展空间格局。鼓励主要商圈和商业街区与餐娱、文化、旅游、休闲等紧密结合,适当延长营业时间。发挥特色餐饮优势打造深夜食堂,挖掘文化旅游内涵打造夜文化IP,找准夜间购物定位打造特色商圈,创新体育健康业态打造活力场所,细分研学培训市场打造消费热点,推动消费模式升级。 4、建立便利生活服务圈。坚持发展社区便民商圈统筹协调、同步推进,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和网络。改造提升中金邻里中心、银祥邻里中心等一批邻里中心项目,打造便利放心、创新集约、绿色舒适的社区商业生态圈,满足居民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增添民生发展获得感,增强城市经济活力,提升城市商业形象。 (二)提升商圈智慧化服务功能 5、鼓励信息化改造。鼓励企业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行数字化业务改造,推动实体零售向引导生产和创新生活方式转变,开展精准服务和定制服务,做精做深体验消费。支持百货商场、大型超市拓展线上业务,发展一批智能化、体验式零售网点。推动商业街区、大型购物中心、商品市场引进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通过移动支付、现场体验、信息共享等开创消费新模式。 6、引导商贸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以实体零售商场、商家为依托,整合商家、商品和服务资源,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打造统一的商圈电子商务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积极发展商品和服务全景展示、网订店取、移动支付、智能配送、实时评价、先行赔付等新型商业模式,为传统实体商家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为消费者提供网上购物与实体店体验相结合的消费新模式。 7、培育商业零售新业态。加强新零售市场主体引进和培育,大胆探索“无人销售”商店、自助提货柜、扫脸支付等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支持消费领域创新型企业在我市拓展新零售业务。在中心城区合理布局便利店、连锁超市和生鲜超市,并在各社区及居住小区发展社区小店新零售业态,实现新零售对居民日常消费的全覆盖。 (三)提升商圈智慧化环境管理 8、提升商圈智慧环境。开展商圈景观灯与广告融合规划建设,深化绿化景观改造,根据商圈整体属性和不同商业区快的特性,系统化布局商圈景观升级,融功能性、现代化于景观,提升商圈体验感。增设夜景灯光设置,营造舒适、宜商、美丽的商圈消费环境;结合商圈历史文化和时尚元素,设计一个展现商圈特征、辨识度高的商圈专属标识;打造一批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繁华时尚元素、青春潮流基因或主旋律色彩内涵的网红打卡点或直播基地,吸引群众打卡签到。 9、提升商圈智慧管理。对商圈人流数据进行获取、统计与监控,提供政务和宣传消息的推送;与当地消防、公安、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进行数据互通,提供消防报警、防盗报警、活动审批、店招设置等服务;实现商圈人流动态、业态景气程度、商业热区等统计监测和消费分析,促进商圈业态优化布局和商业结构调整;严厉打击价格欺诈、虚假宣传、侵权假冒等不正当竞争和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行为,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创造公平有序的消费环境;鼓励商家建立完善ODR平台在线消费纠纷处理机制,建立放心消费街区。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切实履行属地职责,大力推进智慧商圈建设,宣传、发改、财政、自然资源、住建、交通、文旅、卫健、大数据、公安、市场监管、邮政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投资促进等部门,相关街道社区等单位要加强指导服务,上下联动、密切配合,形成齐推共促的强大合力。 (二)注重规划引领。依据商圈现状热点、优劣势,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结合各商业网点规划,确定商圈重点商贸流通设施的总体布局、分区定位、建设规模、业态结构等内容,绘制中长期发展蓝图。利用集聚优势,进一步强化商圈专题招商,突出现代商贸、数字生活新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休闲、星级酒店、特色品牌餐饮的行业布局。 (三)积极改善营商环境。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释放经营主体活力。大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流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更加优越的区域发展软环境。 (四)加强宣传推广。加强对商圈整体策划包装,发挥媒体宣传和舆论导向作用,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和网络等,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吸引国内外知名商家、品牌入驻,在激活扩大本地消费的同时,吸引集聚外来消费,促进商圈持续繁荣。 乐清市商务局 2020年8月1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