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乐清职业教育发展驶入“快车道” | |||
|
|||
职业教育在改革发展的大形势下,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更好地提升职业教育人才素质、扩大就业,培养新时代“工匠”人才,9月18日,乐清市政府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友好协商,本着“优势互补、互惠双赢、真诚合作、务实重效”的原则,签订了合作协议,乐清职业教育发展将驶入“快车道”,走上创新发展的新征程。 提升职业教育含金量 秋意渐浓,凉风习习。在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汽修专业实训基地,学生们正在使用VR开展虚拟实训。这所学校与跃华集团、乐清市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合作共建的121汽修专业校企合作共同体,被评为浙江省校企合作共同体。2019年11月,该校新能源汽车维修产教融合实训中心被列入2019-2020年度省产教融合工程项目名单。 近年来,乐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有序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2020年我市各中职学校共招收初中毕业生4200人,其中18个专业与高职院校共同联合招收中高职一体化5年制的初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3226人,1438名毕业生参加高考(不包括中高职一体化专业的毕业生),其中38人考上本科院校,1434人考上高职院校,上线率为99.72%,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中职学校是学生培养的孵化器,中职教育就是赋予学生一技之长,培养适应生产、服务一线需求,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具有基础性知识、技术和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市教育局职成教科负责人表示,为全面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质量,去年起,围绕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我市的产业结构,加大了各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和调整的力度。新设与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等密切相关的专业3个,今年又新增专业6个,调整专业2个。现全市有省示范专业2个、省特色专业1个、温州市示范专业3个。市职业中专引入乐清黄杨木雕、细纹刻纸等非遗文化课程,雁荡山旅游学校开设书法、烹饪、健康保健、茶艺、影视鉴赏等选修课程,推进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实施精准教学和精准培养。 “我们还积极安排教师参加温州市级、省级、国家级培训,加强学科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连续16年举办全市师生技能大赛,去年,22人在省级以上师生技能大赛中获奖,获奖人数列温州市前三。”该负责人介绍。 记者了解到,除了促进中职质量提高,乐清还提升中职教育办学条件。近年来,加快推进4所公办职校建设,投入超9亿元。同时,还投入近8000万元,建设了市职业中专“VR+专业”汽修实训基地、柳市职业学校电子电器专业实训基地、虹桥职业技术学校智能+实训基地,改造升级了雁荡山旅游学校省示范专业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 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 职业教育一头连着产业,一头连着教育。 “新学期一开学,我便进入合兴集团实验中心,学习焊接等技术。”就读于虹桥职业技术学校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的高二学生连文忧申请到合兴集团实验中心进行岗位实践,缓解了今年企业复工复产用工缺口问题。 在虹职,这样的学生有很多。2015年10月,该校在校企联合办学基础上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工作。“我们结合乐清特有的经济产业结构,确定模具制造技术为试点专业,与合兴集团等企业通过整合教学以及实训条件,分工合作、协同育人,开展‘双主体育人’机制实践,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校本教材、制定管理制度、探讨四合一(导师、师傅、学生、企业)多方评价办法,联合开展招生招工,形成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并积极推行三证制(毕业证、技能证书、行业协会认证书),初步实现了技能技术型人才的精准供给和高端就业。”虹桥职业技术学校负责人说。 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单凭学校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企业的助力。我市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通过“政策+经费”“专业+产业”“名企+大师”“课程+素养”四大组合拳,把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结合起来,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为企业培养适应性强的实用人才。 “职业院校通过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协议,实现了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强强联合。校企合作模式,越来越受到学校和企业的欢迎。”柳市职业技术学校负责人介绍,同虹职一样,柳职紧贴电气产业,与德力西电器有限公司、人民电器集团浙江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等40多家企业和行业协会建立了实习基地和稳定的校企合作伙伴关系,开展订单班、现代学徒制培养,设有德力西班(电器专业)、人民电器班(电器专业)、佑利集团班(数控专业)、紧固件班(模具专业)等,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搭建学生成才立交桥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是深圳市政府办的一所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根据2018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全校累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93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5项,省部级项目162项,市区级项目281项。 此次“牵手”,双方将共建乐清职业技术学院、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中心、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应用技术研发院、海外技术服务中心和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等,此外,还将逐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联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是我市探索中职学生成才的新途径。”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达成此次合作前,乐清曾派遣调研组前往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交流学习,从实训基地建设到人才培养机制再到师资队伍的打造,寻找参考性的学习模板。“我们将通过与高校的合作,帮助学生搭建成才立交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管理水平,乐清职业教育的‘春天’指日可待。”该负责人说。(通讯员:陈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