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乐清 > 图片信息
  • 成文日期:

我市渔业资源修补工作启动 6000万颗泥蚶苗播种乐清湾

发布日期: 2021- 10- 26 08 : 41 浏览次数: 字体:[ ]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黄瀚 摄

10月22日上午,在乐清湾西门岛附近海域,随着近6000万颗泥蚶苗陆续投入大海,乐清市渔业资源修补工作正式启动。

当天10时许,运送泥蚶苗的船只从西门岛码头驶出,前往附近潮区海域。经渔业专家对该品种进行质量验收和数量核对后,工作人员将一袋袋直径约0.5厘米的泥蚶苗投放入海里(见图)。

“根据《浙江省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实施方案》要求,本次投放的泥蚶苗种壳长不小于5毫米,增殖放流后2-3年便可达到捕捞售卖标准。”乐清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提高泥蚶苗的成活率,工作人员特地选取已在滩涂暂养2-3个月、生理机能较为平稳的泥蚶苗,并在投放时特地选择离岸2公里左右的潮区无养殖滩涂,确保泥蚶成长。

“乐清被誉为‘泥蚶之乡’,乐清湾清江以北更是被列为泥蚶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通过采取人工增殖手段,一方面可以恢复本地野生海洋生物种质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提高渔业资源生产能力,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还能起到宣传保护海洋资源、促进渔民增收的效果。”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以来,乐清已投放草鱼苗1966.9万尾、赤眼鳟666.7583万尾、黑鲷苗234.45万尾、日本对虾苗2313.792万尾。今年除了投放泥蚶苗外,市农业农村局还将根据季节和渔期投放不同苗种,进一步丰富乐清湾渔业资源。

据了解,渔业增殖放流项目经过多年的实施取得了喜人成效,乐清湾海域的渔业资源衰退势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目前,乐清湾滩涂贝类自然资源得到一定的恢复,近海的大黄鱼、黑鲷、斑鰶、三疣梭子蟹等资源有所增加,有效促进了近海渔业资源的修复振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