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下午,在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组织下,乐清市曲艺协会的五位老师带着温州非遗文化——温州鼓词走进了虹桥镇第一中学,为全体八年级师生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温州鼓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德其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温州鼓词的特点和优势。“嘚嘚嘚……”“吁……”现场,陈老师还表演了一段马蹄声和马嘶鸣的口技,生动逼真的模仿让整个会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也让同学们对接下来的节目满怀期待。 

节目温州鼓词拉开了演出的序幕。大幕两边拉开,两位身着红艳长裙的鼓词艺术家并排坐中央,手捧各自的乐器展现在观众面前,就像花骨朵绽放露出的美丽花蕾。一段前奏悠扬轻快,眼前好似呈现出一片美好乡村的景象,小街市井伴着两三声吆喝……鼓词人的一颦一笑,一唱一和,恰如其分,让人如临其境。随后,三位艺术家同台演绎温州莲花。她们手持一支道情筒、一副竹板,配上牛筋琴、琵琶等,把《黄三袅与林宝郎》的故事演得绘声绘色,让同学们在“哩啊哩啦,啦个里铜发”里感受到曲艺文化的美妙。 表演结束后,一部分感兴趣的同学恋恋不舍地留在报告厅,和鼓词艺术家们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和互动。陈老师告诉同学们,自己从17岁开始学习鼓词,从艺已45年。他这一辈子都热爱鼓词,会一直坚持下去。面对同学们对鼓词难懂,远离现代生活,难以传承的困惑。陈德其老师指出,鼓词艺人们也在积极创新,将流行音乐、现代乐器融入其中,还可以用普通话传唱,做到与时俱进。 
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不仅让同学们体验到鼓词文化的魅力,也激起了他们对鼓词文化的兴趣。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担负起学习、传承和发扬非遗文化的重任,让鼓词这种充满韵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久不衰。(通讯员:瞿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