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乐清 > 方志·年鉴 > 市志年鉴 > 乐清年鉴 > 2020 > 社会生活事务
  • 成文日期:

关心下一代工作

发布日期: 2021- 02- 12 16 : 30 浏览次数: 字体:[ ]


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

开展“辉煌70年·我心中的祖国”主题教育活动。深化“中国梦”“两史三爱”“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红船精神——初心与使命”等系列活动,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养。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宣讲活动。借助“百场报告会”活动载体,以党史国史、红色基因和改革开放史为题材,帮助青少年领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内涵和历史使命。全年共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宣讲报告会80余场次,受教育青少年学生超5.2万人次。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发动各基层关工委组织以“传承红色基因 争当时代新人”为主题,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如虹桥镇、南塘镇、北白象镇、柳市镇、岭底乡等关工委,利用虹桥东街红巾军起义旧址,磐石镇重石抗日展示馆,乐清市一、二战革命纪念碑,永乐抗日总队纪念馆,周丕振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引领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雁荡镇、雁荡学区关工委连续8年组织学区中小学生前往雁荡山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缅怀先烈”清明祭扫活动等。全年全市共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60余场次。组织开展送主题教育进校园。组织开展“辉煌70年·我心中的祖国”主题教育暨“老少同乐”系列活动,邀请市老干部苍松艺术团送演出进学校。全年市老干部苍松艺术团和市关心下一代志愿服务队为市实验小学、虹桥镇台联利民幼儿园、淡溪镇第一小学等5所学校送去《儿歌联唱》《十送红军》等富有教育意义的节目10多个。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禁毒宣传等实践活动。动员法律、心理、教育方面的五老专家和青年志愿者,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对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禁毒法》的宣传,引导青少年建立法治思维。开展“普法亮眼·护航青春”校园公益普法行动,全年举办普法讲座50多场次,受教育学生超3.6万人次。受温州洞头区司法局之邀,赴洞头区元觉义校、实验小学、城关小学等多所学校举办普法讲座10余场。

老少结对关爱活动

开展“十百千万”五老关爱行动,发挥老同志的指导监督及传帮带作用,开展助学、助困、助残、助医、助就业等活动,帮助农村贫困青年脱贫致富。元旦过后,浙江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省有声童行公益中心组织开展的“爱心圆梦 有声童行”温州专项资助活动在乐清市智仁乡寄宿小学举办,筹集公益助学金1.55万元,用于帮助山区学校留守儿童,并赠送价值2万多元的御寒用品。春节前夕,组织工作人员和五老代表前往仙溪镇东辽村开展“文化礼堂暖心工程”,慰问困难儿童和少数民族(畲族)留守儿童,并送去助学金1.5万元以及各类慰问品。六一期间,组织开展“老少同乐·情暖六一”系列活动;组织教育局关工委、大荆学区关工委走访慰问大荆四小、湖雾中心小学等山老区学校,为120位学生代表送去慰问品,五老宣讲团冯爱玲老师为孩子们作“热爱伟大祖国 争做文明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主题讲座,参加学生600多名;发动市爱心话聊志愿者协会、民革经济支部、南城社区爱心驿站的五老志愿者们到智仁乡幼儿园、湖雾镇春苗幼儿园等4所幼儿园开展“迎六一 送童装”慰问活动,市关工委五老护苗队队长石进才等老同志向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筹集童装800多套送给革命老区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组织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为乐清小博士学校、虹桥民工子弟学校等4所学校的150多名孩子送去价值5万多元的慰问品和助学金。发挥基层关工委和广大五老作用,组织虹桥镇、蒲岐镇、南塘镇、城南街道等基层关工委以助学慰问、送粥送温暖、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关爱行动,取得良好成效。

五老志愿服务活动

参与社会治理格局建设。探索“关工委+志愿者”的社区工作模式,组织五老协助有关部门,加大对经营性网吧、文化市场和校园周边环境的常态监督。4月23日,市关工委、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联合开展“护苗·2019专项行动”暨“五老”网吧义务监督活动。10多位“五老”监督员对市城区星河、冰点等多家网吧进行义务监督,并现场发放“绿书签”宣传资料,呼吁青年人健康上网,拒绝有害出版物及信息。发挥五老特别是退休教师的作用,继续在条件成熟的学校、社区、村居、民企建立“假日学校”。鼓励五老和社会志愿者参加“女童保护”“暑期防溺水”巡视等活动,防止非正常伤害事件的发生。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市关心下一代志愿服务分队,发动200多名五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围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组织开展结对关爱、帮扶帮困等志愿服务活动。

基层组织建设

做好队伍建设工作。及时配备补充乡镇(街道)关工委主任、常务副主任、专职副主任及专职干事,采用兼职、聘用、招募的方式,加强五老护苗队、宣讲团、关爱团、网吧监督队等4支队伍建设。做好“五好”基层关工委创建工作。印发《关于村(社区)规模优化调整工作中关工委组织设置、班子配备和人员安排的意见》(乐组通〔2019〕46号),按“党建带关建”原则,在村(社区)规模化调整建立新村(社区)党组织基础上,对应建立新村(社区)关工委,并明确关工委组织设置、班子配备和人员安排,同步建设“有牌子、有班子、有章子、有队伍、有场所、有经费、有活动”等“七个有”标准。发动村(社区)、学校、民企关工委以“五好”基层关工委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成熟一个创建一个,推进基层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发展。

教育阵地建设

创建完善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等教育实践基地,整合现有资源,推出一批管理科学、效果突出的示范基地。发挥新媒体的宣传作用,拓展与宣传部门、新闻传媒的合作,打造关工委网络宣传教育阵地,宣传推广五老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先进事迹和奉献精神,鼓励更多的老同志加入五老志愿者队伍,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林 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