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乐清 > 方志·年鉴 > 市志年鉴 > 乐清年鉴 > 2020 > 社会生活事务
  • 成文日期:

民政工作

发布日期: 2021- 02- 12 16 : 40 浏览次数: 字体:[ ]


概述

2019年,市民政局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绿色殡葬改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全市民政资金支出19791.6万元,其中乐清市地方财政支出民政事业费14652.3万元,上级补助民政事业费5139.3万元。

社会救助

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将每人每月737元提高至804元,全年共发放低保金7268.73万元。至年底,全市共有低保对象6638户9427人,低边对象1724户5012人,特困对象371户377人。将新增低保和低边申请对象纳入低收入核定平台,对符合条件的困难户及时纳入低保和低边范畴。将全市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调整为19860元/年,1655元/月,实现城乡同标。加强临时救助,3月15日出台《乐清市临时救助实施细则(试行)》,明确救助对象和救助标准,规范救助材料和救助程序,确保精准救助。全年共下拔乡镇(街道)临时救助款326万元,临时救助“利奇马”台风受灾困难群众713户1362人,补助金额116.65万元。加强救助管理工作,全年共救助求助人员452人次,劝助、引导268人次,救助精神病25人次、未成年2人次、危重病人1人次。

殡葬改革

巩固丧葬礼俗整治成效。2019年扩大丧事集中办理范围至18个乡镇(街道),辐射104万人口,占全市人口的80%。全年共有办丧7113例(其中集中办丧4958例),纠正各类违规办丧70例,市整治办与乡镇共推迟火化34例,问责165人次。加强市殡仪馆硬件设施建设,投用守灵室53个,建成家属休息室44个,建成停车场2个提供停车位260个,设立吸烟区,完成周边餐饮服务单位厨房、外立面和排污管网建设。为偏远地区办丧群众开通6条定制公交班线,覆盖约30万人口,全年服务1229户次;实行丧事手续办理“零跑”,全年共办理5019例,获得温州市长姚高员的批示肯定并要求全市推广;实现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开具、丧事手续、户籍注销、社保金、丧葬费和各类抚恤金发放(停发)、低保和残疾人补贴停发等相关身后“一件事”线上联办,群众“零跑”。8月,乐清丧葬礼俗工作作为样板在全国殡葬法规政策和信息化建设培训会上作经验交流,市殡葬综合改革工作获温州市首届改革创新十佳实践案例,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范瑜、办公厅副主任王克强来乐清调研时对乐清殡葬综合改革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疏堵结合,做好绿色葬改。出台私坟“禁新”责任制,实行禁新工作“零容忍”,对监管不到位的予以问责,同时,市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对乡镇(街道)私坟“禁新”工作予以补贴。全年共查处新建、翻新私坟124座,治理私坟474座。完成乐成街道济头村私坟墓区园林式改造试点,改造私坟300余座,涉及改造范围约40亩。推广新式葬法。建成以树葬、草坪葬为主的公墓5个,总面积9亩,可满足4000例骨灰的安葬需求;建成盐盆街道樟北村、樟南村及清江镇三塘村等骨灰堂项目3个;新审批公益性公墓30个,其中花坛葬8个、骨灰堂4个、骨灰墙2个。

城乡社区规范化建设

完成村(社区)规模优化调整工作,全市911个行政村优化调整为472个,减少行政村439个,设立新村202个,新建社区42个,撤并率48.19%。组织实施专职社区工作者招(选)聘,共录取296名作为市第一批专职社区工作者,并投入2220万元资金选优配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开展村(社区)民主协商工作,全面推广“红色议事厅”做法,民主协商覆盖率100%。落实智慧村务通平台启用任务,至年底,466个村(社区)开通了智慧村社通,覆盖率90.66%。

社会组织培育

开展2019年度公益创投活动,征集公益项目22个,投入资金52.5万元。加强社会组织年检工作,强化社会组织监督管理,开展社会组织“双随机”抽查工作,按不低于6%的比例,组织专门力量对64家社会组织进行专项审计和检查。开展社会组织评估工作,2019年共有35家社会组织获得评估等级。建立社会组织异常名录和“黑名单”制度,将5家社会组织列入社会组织异常名录,32家社会组织列入严重失信名录。开展社会组织清理规范工作,2019年共完成83家僵尸社会组织的退出工作,其中注销51家,撤销32家。开展打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共劝散取缔非法社会组织7家,其中联合公安、民宗部门取缔非法宗教组织2家。引导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扶贫帮困、防灾减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各类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利奇马”台风抗台救灾。乐清市蓝天应急救援中心、乐清市龙之野救援服务中心等6家救援社会组织投入各类车辆、冲锋舟等救灾装备50多台(艘),出动志愿者690余人,参与转移安置群众600余人次,各社会组织对灾区捐款捐物1400余万元。

社工人才培育

联合市委人才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等单位发文,鼓励全市行政事业单位40周岁以下干部职工报考,并将新增社工考试通过人数列入对乡镇(街道)平安考核内容,组织报考人员进行考前培训,出台考试通过奖励机制,2019年共有1279人报名参加考试,185人通过国家社会工作者考试,其中助理社会工作师147人、社会工作师38人。

婚姻收养登记

2019年,全市共办理结婚登记7378对,离婚登记2724对,补发婚姻证件1704本,收养登记10例,查阅婚姻档案3000余人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引入专业社工机构承接婚姻家庭辅导项目。同时,推出无午休制度,打造人性化服务窗口。

社会福利工作

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新增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10家、养老机构床位2000张。继续对乡镇(街道)敬老院公建民营和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实现社会化运营,已实行公建民营9家、社会化运营290家。完成621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14家养老机构综合责任险投保工作。打造乐清养老标杆项目,引进国内大型养老企业2家,其中光大百龄帮重庆康养产业集团公司作为二中宿舍改建养老院项目入驻运营商,浙江恒益养老有限公司作为社会福利中心入驻运营商。启动全市居家养老照料中心星级评定工作,共评出四星7家,三星109家。开展全市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抽查,每季度进行一次全覆盖检查,全年共检查机构120家,发现隐患160处,发放隐患整改通报8份、停业整改通知书2份。扩大养老服务补贴对象范围,2019年全市享受养老服务补贴对象6470人。邀请专家对180名养老服务机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委托培训学校在全市分5个片区开展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培训,共培训740名护理人员。完成231家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保障孤儿供养福利,共向28名孤儿发放救助款59.21万元,向70名困境儿童发放救助款110.74万元,安排10万元省级福彩公益金用于孤儿助学工程。做好福利彩票销售工作,实现中福在线销售3725万元。做好残疾人权益保障与集中就业指导工作。全年全市27家福利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3亿元,为2200多人解决劳动就业,其中安置残疾职工780人,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100%,残疾职工参保金额1062万元,全部从业人员劳动报酬11895万元,其中残疾人员劳动报酬2964万元。

(薛 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