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乐清 > 方志·年鉴 > 市志年鉴 > 乐清年鉴 > 2020 > 社会生活事务
  • 成文日期:

劳动就业

发布日期: 2021- 02- 12 16 : 48 浏览次数: 字体:[ ]


劳动用工综合管理

严格执行劳务派遣、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审批制度,依法规范劳务派遣机构用工行为,经审批劳务派遣机构20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45家。开展薪酬调查工作,共调查企业82家。建立国有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出台《乐清市市属国有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办法(试行)》,从企业员工总额控制、人员招录、人员流动等方面规范用工管理。开展乐清市第八届优秀高技能人才评选活动,产生市优秀高技能人才24名,开展2019乐清市技能大师工作室评选和历届技能大师工作室考核评估工作,评出技能大师工作室5家、优秀技能大师工作室3家。以劳动关系协调员、安全评价师、企业班组管理等为重点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全年培养各类高技能人才4939人。

劳动保障监察

创建“无欠薪”市,按“属地管理、主管负责、分级处置”原则,依托各基层防欠薪工作领导小组,欠薪案发后由属地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召集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处置,取得良好效果。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清理整顿、互联网企业劳动用工执法服务、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企业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根治欠薪夏季行动等专项行动和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工作,共督查各类用人单位344户、人力资源服务机构64家、互联网服务企业119家。全年累计处置工资拖欠案件262件,涉及工资金额672万元,其中10人以上劳资纠纷群体性事件14起,涉及人数306人、金额387万元;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移送公安案件6件,涉及人数147人,金额161万元,案件数量同比大幅下降。

劳动争议调处

推进乡镇(街道)“1+X”模式劳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设立“劳动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工作平台。建立健全基层调解、监察、仲裁“三位一体”机制,建立健全集体劳动纠纷应急预案、重大案件多方联动调处、重大问题联合会商等工作机制,及时化解劳动纠纷。推进规上企业以外设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工作,全市已建工会组织企业设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1355家。推进要素式办案模式改革,提升仲裁工作效能。2019年,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共处理案件642件(其中立案618件,审结案件607件,按期结案586件,不予受理24件),涉案申请标的30441.93万元,结案标的2052.5万元。案件按期结案率95%,调撤率74%。推进信息化仲裁工作,市数字化智能仲裁庭被评为“省级示范仲裁庭”。

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

提升工伤认定的办案质量和办事效率,全年共作出工伤认定2246起,核定工伤保险待遇2631起,支付金额7423.51万元。全年工伤事故发生率0.49%,低于温州市区0.57%的水平。全年共组织劳动能力鉴定11次,鉴定1504人次。

就业援助

加强帮扶在校大学生和毕业5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和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就业困难人员、持证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45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处在2.01%的较低水平。全年发放就业困难人员公益性岗位补贴55.21万元,惠及115人;发放就业困难人员一次性生活困难补助43.3万元,惠及433人次;发放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21.87万元,惠及83人;为温州日报乐清发行站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社保补贴16.18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18个,安置22名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同时为158名生活困难的就业困难人员做好认定工作。创建再就业援助基地72家,带动近3000人实现再就业;25家基地享受就业扶持政策。初步确定石马、东山南、宋竹三个社区为浙江省第二批高质量就业社区(村)申报对象。超额完成温州市民生实事项目,推进家庭服务业提质扩容;全年培训家政服务人员1016名,包括育婴员三级98人、四级480人、五级104人,母婴护理员174人,老年照料160人;创建乐清家政服务超市(示范店),并对外预营业。

惠企稳岗工作

自2018年在温州市率先开启企业稳岗补贴网上申报系统以来,落实惠企政策,推进企业减负。实施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下调至0.5%政策,全年为企事业单位减负约4200万元;返还社保费2.88亿元,惠及企业10161家;发放企业稳岗补贴564.86万元,惠及企业344家。协助税务部门做好企业吸纳重点群体税收优惠资格认定工作,全年认定税收减免企业440家,认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012人。聚焦精准扶贫,两度赴对口支援地区壤塘县开展大型专场招聘、外出务工培训和巡回招聘活动,累计提供600多个就业岗位,现场达成初步用工协议7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2人);累计培训56人。全年在乐清城区、虹桥、柳市等片区举办公共人力资源系列招聘会5场,参会企业840家,提供岗位3.4万个。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全年发放职业培训补贴152万元,惠及3674人。推进技能水平提升行动,全年发放技能提升补贴985.4万元,惠及3705人。

创业帮扶

向退伍军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发放创业场租补贴6.55万元。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80万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1530万元,涉及企业10家,个人贷款550万元,涉及19人;受理创业担保贷款贴息26笔,发放贴息41.59万元。青年(大学生)创业孵化园运行良好,自2015年上半年建成以来,先后入驻35个创业团队;2019年在孵企业15家。以“乐在其中·童创未来”为主题,携童年玩乐、培训教育、家庭健康三大项目,成功参展2019浙江·温州创业创新博览会,并获优秀组织奖、最佳人气奖和优秀创新项目奖。

(赵佰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