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乐清 > 方志·年鉴 > 市志年鉴 > 乐清年鉴 > 2020 > 经济管理
  • 成文日期:

统计工作

发布日期: 2021- 02- 18 16 : 33 浏览次数: 字体:[ ]


GDP核算监测

分析月度数据的完成情况,查找不足,提出建议意见,形成专报供领导参考决策。定时召开GDP部门联席会议,由市领导牵头召集各核算相关部门,提早掌握各部门统计数据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高了全市GDP核算质量。指导部门统计业务工作,走访相关GDP核算部门,了解和规范部门数据上报流程。研究全市产业部门结构,根据宏观经济形势优化调整内部核算结构,争取对全市核算有利的条件。

经济运行监测

围绕全市各项经济指标,落实责任制,发挥数据优势,进行预警监测分析,服务全市经济建设。建立健全局领导挂钩联系制度,每月25日坚持由局班子成员带队走访每个乡镇(街道)和市发改、经信、商务等部门,调研分析当月经济形势,提前掌握经济走势,及时分析、查找经济运行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动态汇报、统计专报等形式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建立局领导挂钩对接重点企业制度,每月走访了解重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困题。

考核服务

根据温州市对各县(市、区)的考核法,每月对各项考核指标的数据(包括总量和增速)在温州各县市区进行对比排名,查找差距和分析原因,对落后指标提出追赶措施,并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同时针对重点指标与市考绩办联合开展调研,及时掌握指标完成进展情况。对应温州市考绩法,对各乡镇(街道)进行相关指标的考核,并深入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对指标进行解释指导。

统计服务

在编印《乐清统计简报》《乐清统计年鉴》《乐清统计信息卡》《十七强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卡片》等往年常规资料基础上,创新统计信息服务载体,新增编印《乐清经济概览》《乐清主要经济指标数据表》《乐清统计知识读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乐清市经济社会发展报告》等资料,为社会提供优质统计信息服务。同时,扩大信息服务受众群体,将《乐清主要经济指标数据表》电子版每月发放各乡镇(街道)和功能区,方便各乡镇(街道)和功能区及时了解指标进度。

固定资产投资监测

按温州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入库的要求,从分级管理、报送内容、上报时间、入库要求四个方面规范项目上报工作,要求每个新增项目都要提交完整的入库资料,并对每个项目都形成标准的电子档案,否则一律不准入库。学习温州市交叉联审的做法,对各乡镇(街道)每月新增项目,先交各板块牵头部门把关审核、再组织重点乡镇(街道)进行交叉联审、最后由局专业人员终审确定,通过严格的把关审核流程,保证每个新入库项目的质量。加强项目储备库建设,联合乡镇(街道)及市住建、发改、经信、三改办等有关重点部门,对投资项目从立项到竣工进行全程跟踪,实时掌握项目进度。

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

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乐清市正常上报单位43244家,比三经普增长51.0%,个体87329户,比三经普增长10.1%。乐清四经普工作被国务院四经普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贾楠专题调研,被中国信息报调研采访,并顺利通过了国家经济普查事后质量抽查,市统计局被评为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国家级先进集体。

统计名录库维护

通过加强国税数据比对、乡镇排摸、部门联动,加强名录库单位挖掘,做好一套表入库等工作。2019年,全市名录库在库法人单位47694家,产业活动单位3884家,全年名录库新增单位8500家,新增一套表单位192家,变更信息2000多条,修改差错2万多条。

统计基础工作

全市机构改革和村(社区)撤扩并后仍继续保留25个乡镇(街道)的117名专(兼)职统计人员,村(社区)撤扩并后新成立的村(社区)都配备1名统计人员。加强企业规范化建设。2019年,全市共有354家企业参加统计规范化建设复评,通过351家,通过率99.1%;共有77家企业参加统计规范化创建,通过77家,通过率100%。在原来“请进来、送出去”“请上来、走下去”相结合及“分分合合”模式基础上,探索开展“点单式”业务培训,全年共开展培训50多场次,培训人员400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基层统计人员业务水平。

统计普法宣传

开展送法到基层活动和统计普法进常委、进党校活动,同时在全国法制宣传日、《统计法》颁布纪念日、统计开放日等节日,开展摆摊式和乐清统计人环湖健康行等宣传方式,全年普法人数1700余人。编印《乐清统计知识读本》及其修订本,内容包含统计基础问答、常用统计术语、统计指标解读、统计信息发布、统计监测评价和统计法律法规等6个部分,发放各乡镇(街道)和全部“四上”企业,宣传普及统计基础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树立依法统计意识。

统计执法检查

强化执法稽查力度,全年稽查102家企业,“双随机”抽查39家企业,立案处理18起,罚款金额5.53万元,通过一批典型案件的处理,达到警示教育目的。按浙江省“双随机、一公开”原则,跟进浙江政务服务网行政处罚网上办理系统,已结案的行政处罚案件都及时在20个工作日之内上传至浙江省政务服务网进行公开。

(李鹏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