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管理
|
概述 2019年,全市渔业经济总产值24.05亿元,同比增长4.51%。渔业产值18.60亿元,其中海洋捕捞产值0.26亿元,海水养殖产值15.67亿元,淡水捕捞产值0.29亿元,淡水养殖产值0.54亿元,水产苗种生产产值1.84亿元。渔业产值增长17.11%;涉渔工业和建筑业产值4.69亿元,同比减少18.01%;涉渔流通和服务业产值0.76亿元,同比减少45.8%。 渔业养殖 全市养殖面积8122公顷,减少1.2%,其中海水养殖面积7745公顷,减少1.26%。海水养殖面积中,海上养殖面积694公顷,滩涂养殖面积5835公顷,其他养殖面积1216公顷。全市淡水养殖面积377公顷,与上年持平。 水产品产量 2019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73502吨,同比增长3.89%,其中海水养殖产量68471吨,增长6.32%。海水养殖中,鱼类的产量为2299吨;甲壳类产量为5455吨,其中虾类产量2800吨,面积325公顷(虾蟹贝多为混养,虾蟹贝面积为计算后单一品种独立面积,实际混养面积要大许多),蟹类产量2655吨,面积545公顷;贝类产量57108吨,面积5752公顷,其中牡蛎产量23550吨,增长22.04%,蛤类产量12547吨,增长13.83%,蚶类产量10226吨,增长13.35%,缢蛏产量10785吨;藻类养殖产量3458吨,养殖品种为紫菜,产量增长32.19%。2019年,全市淡水养殖产量2177吨,同比减少24.75%,淡水捕捞2416吨,同比减少5.40%。 苗种生产 2019年,全市苗种持续上年较好行情,各育苗场不间断生产苗种,翁垟街道及南塘镇两大贝苗生产基地全年共生产各种贝类苗种4565亿粒,同比增长8.05%。 水产加工业 2019年,全市水产加工产量1.45万吨,同比减少19.85%,产值4.69亿元,其中水产品出口量2043吨,出口贸易额1148万美元。全市共有17家规模水产加工企业及数百户水产加工户,共生产水产冷冻品5312吨,鱼糜制品及干腌制品7941吨,罐制品1221吨。 休闲渔业 2019年,全市休闲渔业产值3365万元,同比减少52.75%;接待游客19.5万人次,同比减少47.11%。 受灾情况 2019年受第9号“利奇马”台风影响,全市渔业受损严重。全年受灾面积8122公顷,水产品直接损失2982吨,直接经济损失8443万元。其中台风、洪涝受灾面积8042公顷,造成水产品损失2882吨,直接经济损失5269万元,造成渔业设施损毁2994万元;病害受灾面积80公顷,造成水产品损失100吨,直接经济损失180万元。 增殖放流 2019年实际近海增殖放流2014.8万尾,内陆增殖放流3366.72万尾,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年度计划。 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整治 全年完成省、市、县三级共356批次初级水产品抽检工作,检查结果均合格;并针对养殖单位储存和使用违禁药物现象开展专项抽查,未发现养殖单位储存和使用违禁药物的现象。 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 至2019年末,已创建成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4家,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1家。 (李 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