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乐清 > 方志·年鉴 > 市志年鉴 > 乐清年鉴 > 2020 > 农业经济
  • 成文日期:

农业

发布日期: 2021- 02- 24 14 : 44 浏览次数: 字体:[ ]

概述

2019年,市农业农村局以打造“千万工程”升级版为龙头,以乡村振兴“六千六万”行动为抓手,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建设,推动农村发展高水平、农业发展高质量变革。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73亿元,同比增长0.77%;农业增加值21.07亿元,同比增长0.54%。乐清获评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先进市、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地区推进试点市,大荆镇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乡村振兴“下山头村”样本经验获省委车俊书记批示肯定,石斛田园综合体列入省级建设名单,“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列入国家级新增拓展试验任务。

粮食生产

2019年,全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1.66万亩,比上年增长6.3%,粮食总产12.66万吨,增长3.9%。单季晚稻4.86万亩,产量2.21万吨,连作晚稻面积10.47万亩,产量4.61万吨。

特色农业

2019年,蔬菜瓜果类播种面积12.74万亩,增长4.9%,总产量17.77万吨,增长3.1%,其中蔬菜(含菜用瓜)种植面积10.69万亩,增长5.9%,总产14.55万吨,增长3.8%。果用瓜种植面积2.05万亩,增长0.4%,总产3.21万吨,增加0.3%。茶园采摘面积2.1万亩,产量237吨,产值1.53亿元。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定性监测10221批次,25个乡镇(街道)均已完成300批次快速检测任务。全年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级定量抽检1039批次,完成食安委950批次的指标,合格率98%以上。先后开展了“绿剑”春季、夏季、秋季集中执法,“三大一严”专项行动,元旦、春节等重要节假日期间高毒农药监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集中执法,农业“两项”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特定季节特定农产品(草莓、杨梅、柑橘、各类果蔬、禽蛋)专项检查等系列专项行动,出动执法人员1400多人次,检查农资经营单位312户次,农产品生产基地263家次。

产业融合

依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优势,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智慧农业转型。大荆镇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田园综合体石斛”列入省级建设名单,“慢方适”入选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启动编制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规划。推进农业“互联网+”建设,实现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农业生产融合,乐清获评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先进市,累计推广农业物联网基地6362亩,益农信息社覆盖所有行政村。

农业“机器换人”

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激励作用,鼓励和支持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全年发放农机购置补贴895.02万元,其中中央补贴605.83万元,省级补贴92.97万元,县级配套补贴126.41万元,县级附加补贴69.81万元,受益农户788户。完成报废农业机械68台,更新5台,拨付省级报废补贴资金8.01万元,中央报废补贴资金2.05万元。建成水稻产业“机器换人”示范乡镇3个、示范基地6个,成功创建省级水稻产业“机器换人”示范市。

农业面源污染整治

推进农业生态循环建设,成功获评全国第一批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市(县),创建清江镇、南塘镇、石帆街道等镇街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石帆街道率先实施秸秆全量化收集打捆资源化利用,全街道可收集秸秆3500亩;分东西两片在南塘镇和淡溪镇创建农业废弃物有机肥料化利用生物科技公司,全年最大量可资源利用秸秆、畜禽排泄物、石斛废弃基质等农业废弃物15万吨,可生产有机肥4万吨;全年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8.17万吨,利用率96.22%,未出现秸秆焚烧现象;推广沼气燃料化用户660户。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肥料及农药施用量。全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59.5万亩次,减少化肥用量205吨和商品有机肥0.75万吨。建立沃土示范方25个,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方33个。全市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18.4万亩,覆盖率68.9%,种植业绿色防控技术推广18.8万亩次,建设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2个,减少农药使用量60吨。对全市的农业废弃包装物进行回收、归集、转运和处置,全年农废回收40.10吨,回收率103.35%。处置目标量34.92吨,已处置39.25吨,处置率112.4%。新建PPP模式组织1家,日处理畜禽排泄物约60吨。推进养殖场集粪棚改造,完成34家500头以上养猪场集粪棚改造,甄选乐清市湖雾赤砂养猪场建成绿色循环体1家。创建美丽牧场3家;完成农牧对接的绿色循环体建设3家;制定出台生猪增产保供政策,鼓励发展万头猪场建设;2019年,乐清市被评为第三批浙江省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

生态循环农业

推进节水、节药、节肥及农牧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防控农业面源污染。全市共建有9项13处沼气工程,总池容0.36万立方米,年生产沼气总量17.8万立方米,总推广沼气燃料化用户660户;利用沼气发电装机总容量140千瓦,年发电量8.13万千瓦时;沼液肥料化运用8.67万吨年;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8.17万吨,利用率96.22%;累计总推广运用农村太阳能热水器面积7.88万平方米;建成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5条;建成省控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点(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1个。

农业品牌建设

启动“乐耕清耘”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培育。依托地理标志优势,加快形成“雁荡山铁皮石斛”“雁荡毛峰”品牌效应,雁荡山铁皮石斛列为“温六味”之一并亮相北京世园会,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雁荡毛峰”等乐清茶品在温州早茶节获奖数名列首位。成功承办全省种植业“五园创建”现场会。推进铁皮石斛食药同源工作,乐清市获评“浙江省特色药膳发源地县(市、区)”,雁荡山铁皮石斛药膳获“首批浙江省十大药膳”称号。举办第三届名特优农产品博览会,吸引游客6.18万人次,5天现场成交1036.2万元,同比增长84.6%。

(郑新煜)

0